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高职学生在学习《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前后的调查对比分析,探讨了我校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目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策
  
  一、调查背景及对象
  
  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引导高职学生合理规划高职学生活,走向理想的职业人生。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校开设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更好地了解开设本门课程对高职学生大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课程开设前和开设后两次调查。学习课程前发放调查问卷540份,回收问卷532份,有效问卷530份;课程结束后又发放问卷540份,回收问卷530份,有效问卷520份。本次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学校选修本门课程的本科学生,涵盖了学校各个学院的大一到大四的理工科和文科学生。
  
  二、学习课程前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对比分析
  
  (一)对职业环境认识方面差异明显。在对职业环境认识方面,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即:是否了解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了解喜欢职业的具体内容程度、了解喜欢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了解喜欢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学习课程后,“非常了解”一项人数比例明显上升,说明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对职业环境的认识有所加强;“不了解”职业环境的比例明显下降,由学习课程前不了解职业环境四项内容的比例为7.9%、34.2%、34.8%、35%,学习课程后分别下降到11.2%、12.2%、20.5%、25.9%。说明学习课程后对职业环境的认识较学习课程前明显有所提高,与学习课程前对环境的认识对比差异明显。
  (二)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和技能差异明显。调查发现,学生使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来指导和规划自己的学习由学习课程前的9.4%增加到28.6%,而没有运用的比例由56.4%减少到36.2%,证明学生学习课程之后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以致用。同样,在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上。学习课程前后也有差异。根据学习目标制定且落实学习计划情况由原来的10%增加到14.8%,而沒有制定的人数却从43.8%减少到33.3%。可见,在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技能上有所改观,尤其是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明显有所转变,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也说明学校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刚刚起步,不仅要开设相应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课程,还需要从多方面创设条件,加强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三)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时间、指导内容和范围等方面的期望无差异。从课程开设时间来看,学习课程前后无差异,40%左右的同学认为从大一开始比较好,另外35%左右的同学则认为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说明大多数同学多倾向于从低年级开始开设并能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从指导内容和范围来看,学习课程前后也无差异,亟需多方面的职业生涯指导,但学习课程后从对比可以看出,学生对职业指导的需求更迫切,比例明显上升。学生亟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项目主要有7项。其中。最大需求是想了解自己专业与职业发展的有关内容;其次,想通过职业咨询专业教师帮助自己进行职业定位。
  
  三、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加强职业生涯指导。虽然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真正普及的面还不够广。从以上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和技能以及亟需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来看,学校不仅要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和职能部门,做好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开发工作,而且要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应该打造一批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资队伍,或者加强与专业的职业生涯机构合作,借助先进的职业生涯指导产品、职业技能训练资源和良好的职业培训师资,共同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既要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高职学生客观了解自我,又要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协助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咨询需要。
  (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水平,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水平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依据。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高校也要为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提升进行导航,对学生实施系统的教育培训和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锻炼,通过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强的参观、考察乃至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使高职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思考,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也进一步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不断实现短期目标,逐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三)加强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交流和合作。目前高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上的交流与合作方式是多方面的,其中校企合作已经得到高校、企业和学生的普遍认可。要共创育人条件,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要共建育人平台,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拟定教学计划,使育人目标和用人标准有效衔接,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合理衔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准确衔接。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适应性,共同搭建起校企合作的育人平台。这样不仅给学生创造了认识企业、参与实践、检验知识的机会,而且使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方法得到加强,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
其他文献
生命价值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价值主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文化素养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生命价值体系。我们必须提倡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命价值观。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战胜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人贵有思想,思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花朵。17世纪的数理科学家巴斯卡尔说得好:“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而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的全
采取转换思维、疏堵结合、完善制度、强化自律、创新管理等方法补齐短板,同时也很有必要采取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强度和惩治力度等多管齐下的整治措施。招投标是市场经济条件
摘 要:伴随企业价值代替利润成为企业竞争的目标,企业价值创造逐步成为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和营销手段等各领域的重点。理论界从各个视角来解释企业价值创造,把研究层级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因此寻找新的价值创造路径的实务应跟上理论的发展,并践行理论依据、证实理论核心理论为纲要,本文旨在从不同视角分类企业价值创造、阐述相关理论,并根据不同的财务路径深化企业价值的发展,对已研究的领域进行更具体的探讨,望为理论和实务
立足公平竞争,完善评标公平、完善评判标准的公平、完善标后监管的全程公平,才是遏止良者无奈、夯者胡来的重点。法律法规是对法人、公民、市场行为活动最严肃、最有效的规范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其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资本市场的各个领域.20世
每当我的不满、愤慨或恼怒等负性情绪被硬压下去以后,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泰然自若,仿佛已经风平浪静,实际上我的内心深处依旧波涛起伏。袁浩飞人的意志或许可以控制情绪变动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74-1.5  本文在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等理论对企业原有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改善和丰富,以求构建出适应企业发展的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更为有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财务评价内容包含众多方面,并且影响评价内容的因素非常之多,所以,要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和实行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招投标机制驶入正规.它的实施体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公共精神是指引政府公共行政的价值导向,是保障政府公共性的道德规范。它要求政府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公心的原则为公众利益服务。近年来,公共精神备受关注,不仅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