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肝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肝癌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MRP1和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作用,探讨HBx影响肝癌生物学特性如多药耐药性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瞬时转染HBx基因的方法建立细胞模型,分别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HepG2细胞的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和VEGF的表达情况.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诱导后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了解HBx转染后细胞耐药性的变化.结果转染前后相比,转染HBx基因的HepG2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和VEGF基因表达水平比转染前均明显上升(P<0.05),转染后MRP1基因表达量与转染前之比分别为3.11,MDR1为3.70,VEGF为2.83.Western blot显示转染后MDR1蛋白水平上升1.10倍,MRP1蛋白上升1.74倍.MTT结果显示转染后细胞IC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nexinV-FITC/PI检测提示阿霉素诱导后转染组凋亡率明显低于于对照组的(9.8±1.5)%、(17.8±1.7)%.结论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可能与肝癌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特性如多药耐药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正>白细胞跨内皮迁移至血管壁间隙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必要步骤,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是此过程早期重要的一步。白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是组织损伤和炎症
蚕豆(Vicia faba L.)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由于蚕豆种子萌发期对盐分较为敏感,同时萌发期又是植物整个生长过程的起始,使得土壤中盐分的累积严重限制了蚕豆的生产。因
由于历史上威海气象站的迁移和其他原因,某些气象资料出现不连续性,本文首先采用SNHT方法进行检验,找出可能存在的间断点,然后用T检验法对间断点进行进一步检验,分析两种检验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
主要介绍了某型牵引电机外油封在数控车床上的精加工过程。细致而深入地分析了因刀具原因造成工件尺寸得不到稳定控制、刀具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最终通过改进刀具的装夹方式
会议
目前,大部分地市地下电缆及其通道尚未建立起独立、完整、高效的管理体系,电缆通道的巡视检查、检测维护主要依靠人力,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效率不高且效果不明显,
<正>这篇文章缘起于对河北博物院"欧扇千华"展览中几把欧洲折扇所描绘的画面——"牧羊女"的好奇。"牧羊女"形象来源于西方宗教绘画常见的主题——摩西解救叶忒罗的女儿,这些
由于历史上威海市气象站的迁移和其他原因,某些气象资料出现不连续性,本文首先以邻近测站作为参考站,采用SNHT方法进行检验,发现气象站的迁移是产生间断点的主要原因,检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