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阅读中的文化差异及学习方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与其他西方國家的文化大有不同,英语阅读学习面临隔行如隔山的巨大压力。如何化解这种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主要围绕英语阅读中文化差异的表现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学习方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文化差异;学习方法
  引言:随着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英语逐渐成为中国对外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人们对学习英语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但在现实学习中,学生在阅读英语作品时面对一些单词或者句子常常表现出“摸不着头脑”的状态,这是因为没有充分掌握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
  一、英语阅读中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词汇方面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首要条件,英语词汇通常会极大的反映出文化的不同。有些单词在汉语里能找到意思相同的词语,在阅读时碰见这些词汇,中国学生往往不会考虑单词背后的文化差异。但是语言和文化毕竟是有所不同的,一种语言中有些词语在其他语言中无法找到与之意思相匹配的词汇,这种情况叫词汇空缺。比如:英语中的pink lady直译是粉色女人,而实际是指一款鸡尾酒;blue boy字面翻译是蓝色男孩,实际上却是指做过变性手术,从男人变成女人的人。中国学生如果遇到这些词汇,若没有对相应文化背景有过了解,便无法正确理解文章主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词语来自于风俗习惯或宗教信仰,比如:swan的字面意思是天鹅,但在英语中常常暗指一些才高八斗的诗人,而汉语里天鹅却与诗人毫无半点渊源。
  2.俗语方面
  文化差异在俗语应用上也非常明显。比如:一个中国年轻人突然收到中国室友送的一堆零食,问其原因,室友表示想让其陪自己去逛街,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这位年轻人听罢便说:“无缘无故送我东西,这就是传说中的黄鼠狼给鸡拜年”。两个中国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只有旁边的外国室友楞在那里不知所云。这个比喻惟妙惟肖的刻画了中国年轻人当时收到零食时的内心活动,但由于外国室友既没有见过黄鼠狼,也不曾听闻黄鼠狼与鸡发生过的故事,所以不明白这个对话中的笑料在哪里,从而一脸茫然。
  3.篇章方面
  篇章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汉英篇章中存在诸多不同。在英语中,逻辑思维直接决定篇章的结构布局,在句子和段落之间得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一定要注重篇章结构上的布局和表达的合理性。而汉语则恰恰相反,通常只在乎对意义的集中表达,不追求逻辑的严谨。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这是因为英语深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环境、逻辑学以及数学的影响,无论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还是段落与段落之间均被逻辑上的顺序联系起来。所以在阅读英语篇章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汉语和英语在篇章结构上的不同,用英语语言的逻辑思维来了解文章大意,通过标题来估测中心思想,分析每个段落中的过渡句,从而通晓文章思路,这样便能做到高效阅读[1]。
  二、英语阅读中文化差异的学习方法
  在了解英语阅读中的文化差异后,高中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应探索合适的学习方法,具体如下:
  1.加强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
  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基本要素,直接关系着最终的阅读结果。学生如果无法明白文章中一些词汇、句子以及段落的意思,便难以通过文章提供的线索和相关信息来领悟文章要义。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能加快阅读速度,还能辅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要点。高中生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技巧,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2.树立文化的敏锐性
  高中生之间可经常交流,相互推荐一些有名的文学作品,并将其作为阅读目标,因为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是十分丰厚的。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不自觉的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相融合。比如,在学习到西方一些著名节日时,可以深入了解与研究一些相关的诞生背景等知识。另外,高中生要主动阅读一些英语文化和历史方面的资料,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做比较,增强自身对文化的敏锐性。
  3.充分体现高中生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之前,同学之间可以通过提问,来相互验证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贴合文章中心思想,从而完成一次头脑风暴,产生一个数据库,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其依据给出的内容信息来推测文章内容。文章阅读过后,学生要深入探究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对两种不同文化做对比来归纳文化差异,同时发出主观色彩的提问[2]。
  自读法的应用:
  自读法是提升英语阅读水平的重要举措,其主要包含四项内容:速读、精读、听读、检验。这种方法能辅助学生增强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探究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速读,速读是自读法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速读能提高学生快速阅读能力以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速读开始前,通过布置问题、设计任务,以此明确阅读目的。
  第二:精读,精读是自读法的核心内容,学生要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还要在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完成精读后,同学间要相互提问,共同探讨,以此解决精读中遇到的疑难点。
  第三:听读,这个步骤需要在完全理解文章主旨和处理完不懂内容后再进行。学生进行听读,模仿其中的语调、语速、语音等等。
  第四:检验,这是自读法中不容小觑的步骤。经过检验,学生也可以清楚了解自身的学习水平,找出不足之处,并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以此保证学习成效。
  结论:综上所述,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学生常常受到文化背景、语言技巧、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干扰,对于阅读效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还要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语言差异。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应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增加知识储备,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饶芳瑜.在英语阅读中不同的文化差异分析研究[J].内江科技,2016,37(12):115 103.
  [2]廖昱瑜.探析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英语阅读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N].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4):12-14.
  (作者单位:湖南省平江县第二中学414500)
其他文献
自然界木本植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面对淹水带来的胁迫伤害,木本植物对淹水的生理生态响应及适应机制的研究,不仅可以从机理上解释河岸带和消落区树种分布的规律,对于大型水库消落
学位
语音增强旨在抑制含噪语音中的噪声并保证增强语音的质量。传统语音增强算法如谱减法、维纳滤波法等,不适合处理非平稳噪声,是因为没有考虑信号的先验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
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ProteinKinaseRPK)是动物细胞信号转导中重要的信号介导因子。随着拟南芥基因组测序计划完成,发现在植物中存在大量与动物中受体蛋白激酶结构相似的蛋白
语音增强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电子和通信前沿科技的进步,语音增强技术及DSP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以此为基础的语音信号处理系统被广泛认可并应用在多种领
云南石林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世界地质公园。根据石林地区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的样地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云南石林地区喀斯特山地植物区系从科到种的组成特征,并对该地区不同人为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肿瘤,虽为良性,但具有极强的侵袭性,主要表现为长骨干骺端的大范围骨质破坏、明显的复发倾向和少数肺转移。手术治疗是
在移动云计算网络(Mobile Cloud Computing,MCC)中,用户通过异构移动网络获取云计算服务,其中无线资源和云资源都可能成为系统性能提升的瓶颈。然而目前的移动云计算网络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