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东部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分析

来源 :地质与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大陆动力学原理及地幔热柱多级演化观点,通过对中国北东部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分析,提出了地幔热柱的多级演化、中下地壳塑性层流及拆离带附近的岩浆房、上地壳的隆陷、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及深大断裂的沟通是形成中国北东部中生代大规模火山活动的构造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依斯林斯基关于空间罗经的思想,提出改造国产航海-Ⅲ型罗经实现空间罗经的设想,并对非理想情况下的稳态误差和第一类机动误差进行了分析,借助于计算机进行仿真,从而说明了
本文应用平面连杆机构的结构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八杆以内(含八杆)、含有任何级别杆组的单自由度机构运动分析的通用方法,该方法不需要给出机构中各基点的位置初值,并且能找到机构
晚石炭世侵入岩与得尔布干成矿带多金属成矿有密切成因联系.从半拉山侵入岩序列的地质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晚石炭世侵入岩的形成环境和侵位机制,认为半拉山序列侵入
本文对25SCY14-1B型轴向柱塞泵进行了恒定载荷,冲击载荷,高速及高温等四种工况下的可靠性研究,较完整地掌握了该泵的失效机理,失效模式,失效分布,对泵的寿命特性进行了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
研究区内晚三叠世土门格拉群(组)、结扎群、巴塘群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夹于金沙江缝合带南侧和前缘隆起带之间,呈NW向带状分布.笔者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
中国东北晚全新世火山活动十分强烈,1200AD±的一次活跃期及其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已被很好地研究。根据历史记载、热释光测年和^14C测年等资料,在1720AD±存在最新的一次
对浙江省内花岗质岩石样品薄片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定,试图建立矿物学与微构造之间的联系,确定裂隙分布矿物学控制因素,并调查微裂隙与交代变质蚀变之间的关系.薄片显示花岗质岩
1 过去三年的工作情况2008年以来,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大干苦干,全面完成了各年确定的工作任务.领导班子团结,职工队伍稳定,各项
阿希金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陆相火山岩中,成矿与破火山口(火山机构)环状断裂构造系统有关,属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大型金矿.阿希金矿近矿围岩蚀变为硅化、绢云母
从东北部陆缘贵金属、有色金属矿集区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入手,应用成矿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初步确立不同成矿系统的形成条件和时空演化的成矿动力学模式,即太古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