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ea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超聲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本院收治的肺叶切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全身麻醉,试验组在全身麻醉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48 h内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肾上腺素水平及苏醒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6、1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8 h内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的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的程度及次数,减少应激反应,不会影响患者苏醒。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应激指标 VAS评分 全身麻醉
   Analysis of Analgesic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Parathoracic Nerve Block in Patients with Lower Pulmonary Lobectomy/ZENG Caihong, LIU Xiangjie, WU Xufang, GUAN Bairui, YANG Xi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05): 0-05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para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in patients with lower pulmonary lobectomy. Method: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lobotom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ure general anesthesia,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ultrasound-guided parathoracic nerve block before general anesthesia. Pain scores at rest and activity 6 and 12 h after surgery, total amount of PCA pump and times of pressing within 48 h, epinephrine level and recov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pain scores at rest and activi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6 and 12 h after surgery,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total dosage and pressing times of PCA pump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ithin 48 h,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pinephrine level 24 h after oper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covery time, extubation time and recovery tim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para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can be used in patients with lower pulmonary lobectomy to reduce the degree and frequency of postoperative pain, reduce the stress response, not affect the patient’s recovery.
   [Key words] Ultrasound-guided parathoracic nerve block Stress indicators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 General anesthesia    First-author’s address: Jiangmen Central Hospital, Jiangmen 52905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05.014
   下肺叶切除术是一项创伤较大的手术,术后疼痛明显,应激反应较激烈[1]。而手术前麻醉的质量对于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有较大的影响[2]。在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是单纯全麻,但是此种麻醉方式术后疼痛控制并不完全理想,仍会引起患者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为了提高麻醉质量,考虑局部麻醉支配肺下叶的神经可能会有好的作用,但是进行胸椎旁的神经解剖位置的特殊性,麻醉操作的难度很大。超声通过物理方法可以看清楚局部的解剖结构,可以在超声的引导下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入胸椎的脊神经根,达到了局部阻滞神经信号的传导,可以达到局部阻滞神经的作用。故本次研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0月本院收治的需行下肺叶切除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需行下肺叶切除术;(2)无血液系统疾病;(3)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精神病;(2)胸廓畸形;(3)合并肝脏及肾脏等重要功能衰竭;(4)穿刺部位存在感染;(5)近期有口服止痛药物的病史。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本研究均已获得患者家属签署的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术前准备,如禁饮食,常规血液检查后及生命体征监测,所有患者麻醉前30 min均予以苯巴比妥钠(生产厂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381,规格:0.1 g︰1 mL)0.1 g;阿托品注射液(生产厂家: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1257,规格:1 mL︰0.5 mg)0.5 mg肌肉注射。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全身麻醉,试验组在全身麻醉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方法:予以面罩吸氧,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H42022076,规格:2 mL︰0.1 mg)0.2 mg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生产厂家:Fresenius Kabi AB,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23,规格:20 mL︰0.2 g)以1 mg/kg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2 mL︰10 mg)0.07 mg/kg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注射液(生产厂家:The Wellcome Foundation Limited,注册证号:X20000153,规格:20 mg︰10 mL)0.2 mg/kg静脉注射,均以输液泵控制静脉输入速度,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输入麻醉药物,术后结束前予以连接镇痛泵。术中监测血压,调整麻醉药。
   试验组在行全身麻醉手术之前予以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具体方法:患者取健侧卧位,在T4~5间隙穿刺,常规皮肤消毒后,然后铺巾,将超声探头用无菌薄膜包裹起来置于肋间隙手术切口处。然后予以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再找到合适的角度以神经阻滞针朝向头侧进针,在超声的引导下让针尖达壁层胸膜及肋横突韧带之间。回抽针管,无血液及气体,注入0.5%的盐酸罗哌卡因(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37,规格:10 mL︰100 mg)剂量以2 mg/kg计算。触摸患者感觉不到温度时,确认麻醉成功,然后开始行全身麻醉,麻醉方式同对照组。
   两组患者术后48 h以内均予以静脉自控镇痛方式,具体用药方案: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加入0.25%氟比洛芬酯(生产厂家: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5810,规格:5 mL︰50 mg),盐酸托烷司琼(生产厂家: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982,规格:5 mL︰5 mg)及0.025%地佐辛(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329,规格:1 mL︰5 mg)各1支静脉泵入。PCA首次剂量4 mL,后以2 mL/h的速度泵入,自主按压快速进入0.5 mL/次,锁定时间为10 min。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术后6、1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进行[3],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轻度影响睡眠;7分及以上表示重度疼痛,影响睡眠。(2)48 h内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肾上腺素及苏醒情况。苏醒情况包括: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时间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4~72岁,平均(55.26±15.25)岁;平均病程(4.28±0.62)年;肺癌25例,肺脓肿6例。试验組男17例,女14例;年龄43~71岁,平均(55.18±15.19)岁;平均病程(4.32±0.28)年;肺癌26例,肺脓肿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术后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比较 试验组术后6、1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比较 试验组48 h内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术后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手术结束时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的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苏醒情况比较 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手术切除肺叶是临床上外科常见的手术,对于术前麻醉的深度要求较高。在临床上,传统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是通过麻醉全身来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为手术提供条件[4]。但是全身麻醉并未针对手术的局部进行,专一性不强,易导致术中局部麻醉不到位,麻醉质量不高而加大创口局部应激反应,使术后疼痛明显[5]。术前科学的镇痛针对手术局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支配肺下叶的神经来自胸椎旁神经,在全身麻醉前行局部麻醉神经阻滞是首选的针对局部镇痛的方法[6-8]。但是由于胸椎旁神经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常规的麻醉操作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药物不能准确到达神经根部,达不到麻醉效果。超声可以使麻醉操作视野变得清晰,引导麻醉药物准确到达麻醉部位[9-10],为麻醉的操作提供了可行性的条件,全身麻醉前局部进行专一的麻醉是否可以提高麻醉质量值得研究,故本次研究研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通过超声直接到达脊神经根,专门针对手术部位进行针对性麻醉[11-12]。麻醉操作需要经过人体表层到里层不断深入以到达麻醉部位,超声的引导可以进一步使麻醉药物准确到达麻醉部位,减少因麻醉操作引起的组织损伤变大,引起患者术后疼痛进一步加重[13-14]。
   术后因为创伤会导致机体疼痛不适,疼痛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明显。术后疼痛需要予以药物控制,术后用的止痛药量越大说明疼痛越明显。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6、1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48 h内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轻患者术后12 h内疼痛,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及次数。可能原因是在全身麻醉前行胸椎脊神经根进行麻醉后,可以最大程度的麻醉手术操作部位,提高了麻醉深度,术后局部麻醉药物仍旧发挥药效,减少了术后12 h内疼痛程度[15-17]。因胸椎旁神经阻滞是专门针对神经进行阻滞,术后对于神经的电传导被阻滞后,对于术后的疼痛感阈值升高,术后疼痛次数减少,加用止痛药物的次数减少及用药总量明显减少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是机体的应激系统[18]。机体受到刺激时,会刺激交感神经作用于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升高越多,说明应激的激活程度越大。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术后24 h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可能原因可能跟交感神经的抑制有关,因交感神经元位于胸腰段脊髓的侧角内,向前向后具有许多分支支配相应的器官发挥其作用[19-20]。针对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交感神经的活跃,减少了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术后患者的苏醒的时间是体现麻醉效果的指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越长,说明麻醉对患者的影响越不利。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不会影响患者的苏醒时间,此研究结果与张青春等[10]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的程度及次数,减少应激反应,不会影响患者苏醒,可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亚平.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22):182.
  [2]邱柳基,陈裕强,徐瑶,等.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9,44(9):1014-1016.
  [3]孙玉峰,吳宏伟,杨小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及镇痛效果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26):141-143.
  [4]赵秀凤,刘川.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3):1978-1980,1983.
  [5]郑永锋,丁国文,任正兵,等.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和前锯肌阻滞用于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的比较[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6):520-523,527.
  [6]滕培兰,徐德荣,王宁,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预防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PTPS)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176,178.
  [7]吴振威,李振平,袁孝忠,等.超声引导两点法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7):612-615.
  [8]钱怡.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5):4-5.
  [9]杨建兵,王浩杰,严峰.超声引导下胸椎旁多节段神经阻滞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11):20-21,23.
  [10]张青春,范丽梅.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0):72-74.
  [11]赵春群.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的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9,4(10):110-112.
  [12]侯丕红,鲍红光,李金生,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5):421-424.
  [13]常惠霞,贾海鹏.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2):81-82.
  [14]黄亮亮.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在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2):135-137.
  [15]田晓涛,张宪宦,韩景田,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食管癌全麻患者术中应激状况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2(12):1458-1460.
  [16]郭庆聪,袁淑贞,何炳华,等.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心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36):29-32.
  [17]邓育富,成韶,谭熠.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2):3427-3430,3433.
  [18]吴佳,陈龙,陈悦,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1):1826-1828,1842.
  [19]曾晓燕,李红艳.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8,30(8):87-88.
  [20]刘颖,谢冕.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8,27(9):688-692.
  (收稿日期:2020-12-05) (本文编辑:刘蓉艳)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极大地扩展了互联网的范围。随之而生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发展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发展也逐渐进入了智能化时代。论文探讨大数据发
山东省章丘市圣井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基本素质、良好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校现有教职工113名,其中中学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58人,本科学历91人,专科学历22人,学历达标率100%。有5人获地市级荣誉,29人获县级以上荣誉。  近年来,圣井中心学校在市教育体育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进,教师要转变观念,奠定“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价值观基础,绿化课堂教学,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结合起来。  绿色语文  当21世纪走来的时候,创新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也成为这个世纪的主旋律,更成为跻身于世界之林的法则。“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缺乏创新素质的学生将为时代所淘汰。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说有诸多方面,但最为关键的是教育
阅读理解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小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掌握并不理想。大部分小学生都把阅读理解视 为难点,他们无法理解文章的含义,组织语言的能力薄弱。特别在小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作者,乃至编者之间的对话。而这对话更多的是多元互动、多向交流。相比传统教学中的“哑巴英语”,它更注重实用、突出语用,而对话更是趋向高效的主要途径。现实中,很多教师也注重对话,积极创设条件给学生对话搭建平台,然而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有师生对话、小组交流,但大多流于形式。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把握对话深度,真正成为点燃高中英语激情的引擎,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抓住
作为地理教师,今年一个有关中国人口问题的考题让笔者深深震撼:中国目前“失独”家庭将达1000万,其中非正常死亡的孩子占53.3%,“失独”给家庭带来的痛是无法磨灭的。近几年,媒体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者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数字也越来越令人惊心。是什么原因要让孩子放弃自己如花的生命或者剥夺他人本不应被剥夺的生命呢?从事班主任工作20多年来,笔者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思考一个问题——关于生命的教育。之前,笔者一
自然资源是属于全体人类的所共同拥有的,而在我国,是国家政府代表我们行使对其的使用权。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制度并保证它的运转。 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是国有资产基础
水电站进行自动化监测是现阶段我国对水电站大坝管理的重要措施,这也是评估水电站大坝安全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大坝工程,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化及信息化非常发达的时代,任何行业工作的开展都依赖着计算机的辅助,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不例外,随着当前档案资料的日渐增多,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根
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神经营养因子(NT-3)、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7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