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校训“四字八词”雷同等4则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62084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高校校训
  “四字八词”雷同
  据《武汉晨报》报道,近日,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的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有些大学校训甚至完全相同,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该报记者搜罗整理了武汉本地39所大专院校的校训发现,“求实”“创新”“厚德”“博学”雷同率较高,其中有11所学校校训竟都出现了“创新”一词。
  而与此相对的是,超六成大学生直言对校训“不感冒”,认为只是“摆设”。
  这真是一个荒诞的现实:虽然一些大学的校训中写着“创新”,但这些校训却并无创新之词,反倒像是“抄袭之作”。
  高校自主招生考黄绮珊歌词
  考生连呼“坑爹”
  前不久很多高校进行了自主招生测试,其中华东师范大学的语文试题部分因为太活络,形式上远远不同于高考试题,让不少考生直呼“坑爹”。
  华东师大的语文测试题只有三道题,第一道是“经典解读”,要求考生对出自《孟子》和《老子》里的文言文“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进行解读。这几句文言文并非出自教材,考生准确理解有些难度,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文言文水平。第三道题是分值为70分的话题作文,要求考生根据美国某中学的校训“慢慢来”写一篇千字以内的作文。
  让考生感到无法适应的是第二道“歌词解读”题,分值占到150分总分当中的40分。歌词为黄绮珊演唱的《离不开你》当中的一段,要求考生回答四道小问题:“你认为,唱歌人的身份是什么?唱给谁听?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如果是学生唱给老师听的,请用300字描述内容和情感。”“请再设想一种身份,用300字描述内容和情感。”“不同人的身份,对同一歌词的解读不同,引起你什么样的思考?”有考生对此直呼“坑爹”,在微博上感慨:“坑啊!出卷子的老师是芒果粉(‘芒果’指湖南电视台)还是黄绮珊的粉?”
  对此,有语文教师表示,之所以自主招生语文试题与高考差别太大,让相当一部分考生感到不适应,是因为要体现高校的“自主性”,“如果和高考试题一致,那么测试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报考这些高校的考生一定要视野开阔、阅读面广,且善于打破常规思维。”
  艺术院校幕后专业
  报考升温
  今年除了以往较热门的表演、播音主持等专业,许多幕后专业也开始升温,导演、摄影、文学等专业报名考生数量均有所增长。
  今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报名人数下降,而从事幕后工作的导演、文学、摄影等专业报名人数大幅上升。在报名的1.6万余名考生中,除了4569名报考表演学院的考生外,另外约1.1万名考生选择了报考电影幕后专业,占此次报考总人数的71%。导演系报考人数达到1820人,比去年增长了51%。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文艺系主任郑月介绍,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综艺节目编导方向是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虽然专业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很高,但每年报名人数都在上升,今年的报名人数就比去年增长了近100人。
  对于幕后专业受考生热捧,北京电影学院有关负责人说,整体而言,幕后及新增专业方向的持续升温与中国电影事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密不可分。以文学系为例,近年来国家影视产业发展迅速,而电影创作始于编剧创作这一观点也越来越被大众所认可,编剧在整个电影创作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这吸引了很多有志于投身电影事业的年轻学子选择报考文学系。
  幕后专业报名的增长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艺考的理性回归,考生从盲目报考到开始关注自身发展,这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调查称高考
  热门专业就业遇冷
  最近一次的“腾讯-麦可思2013届应届大学生毕业流向跟踪调查”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有实习(工作)经历者签约率高,制造大类、工学专业签约率较高,制造业、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目前签约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早几年高考时大家一窝蜂填报的所谓热门专业,出现了签约率下滑的情况。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下降较快的专业为生化与药品大类、公共事业大类;本科为医学、经济学;硕士为农学、教育学、管理学。
  (编辑 蓝忆)
其他文献
乌鸦鸦鸦叫,春天来临了,  农夫种玉米,美餐犒我饱。  水鸭鸭鸭叫,春天运气好,  池冷变温暖,结伴游泳笑。  青蛙蛙蛙叫,跃出地泽沼,  公平共和煦,爱春偕歌鸟。
A mother duck was hatching (孵化) eggs. On a beautiful sunny day, the eggs broke open. One of the little ducks looked very different and ugly. It was grey in color and was bigger and stronger than other
The verb“go” is one of the first verbs to learn in English, but many students make mistakes with it, especially in the past tense —“went”.  1. He usually goes shopping at this store.  He went shopping
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作为论据,以此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引”得“滥”而不精、不准,“引”而不“析”、不“证”,使议论文变成“观点加引语”,这是中学生运用引证法的常见失误。作为理论论证的重要方法,怎样发挥引证法权威性和说服力强的优势呢?《真话的“敢说”与“乐听”》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吴良伦  据载,宋真宗有一天与大臣一起
1. 我们班有两个女同学去买珍珠奶茶,进去买了奶茶出来时,刚好隔壁店有一男孩冲楼上喊人:“喂,小洁!”  我那同学顿时提着奶茶蹲下去,并大声叫:“不要抢我啊!不要抢我啊!”  此刻众人万千目光集于她一身。  我另一同学也赶紧捂脸,问她干吗大叫。  她答:“刚刚不是有人大喊抢劫吗?”  无语……  赶紧拉着她走人……    2. 我表弟上小学时,有一年放暑假,老师要求每天写一篇日记,他天天在家疯玩,
近年来,一些省市把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列入了高考的内容,扩大了高考的选材范围,丰富了高考的命题形式。笔者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省市加入这一行列。因此,对这方面的试题做一点评析介绍,将有助于我们备考。  文学名著试题  一、 设置文学名著判断题  设置该类题型,走在前面的是福建和江苏,两省的高考试卷从2008年就开始设置名著客观试题(江苏卷以附加题的形式出现),至今已有四年。2011年,江西卷也出现了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喜欢字写得好的试卷,这不是废话。  很多其他学科的老师,都在异口同声地说,字写得好的卷子就是让人看了舒服!  我参加了多年的高考语文阅卷,而且一直承担作文评分任务。对于考生的书写,我确实有着别样的感受。  那么,考生的卷面,尤其是字写得好,对我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一者,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  字写得好的,一般卷面也整洁些。这样的卷面总给人一种美感。美,谁会拒绝呢?我自然乐意看
This is a great classroom activity that works particularly well with classes that are normally a little shy and reserved. Sometimes you need to get quiet students up and out of their desks to get them
像any time, each time, the first time之类的短语,表面上看好像是名词性质的短语,但实际上它们都可用作连词,用以引导状语从句。  1. any time  any time 的意思是“随时”“任何时候”,用作连词时,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表示“无论什么时候做某事”。如:  You can come up and see me any time (that) you li
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高中生来说,无论是主观身心发展还是客观学习难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临着新的考验。高一新生不能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环境,几乎成为通病。高一第一个学期很快就将过去,但是有不少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高中学习生活,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些心理问题的困扰,甚至有的同学还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中强迫症就是比较多发的一种心理疾病。什么是强迫症?它是如何引发的?我们又该怎样避免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