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引进10个糯玉米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闽花甜糯136、荟甜糯139、花甜糯251、闽甜糯818、华耐甜糯101等5个品种长势强,整齐度好,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分别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45.91%、37.61%、29.53%、29.31%、25.4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适宜在明溪县扩大示范种植。
关键词:糯玉米;新品种;产量;比较试验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8.10.005
Abstract: We used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to compare ten introduced waxy maize varieties with ‘Suyunuo No.5’ as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nhuatiannuo 136’, ‘Huitiannuo 139’, ‘Huantiannuo 251’, ‘Mintiannuo 818’ and ‘Huanaitiannuo 101’ had strong plant vigor, better regularity of population, high adverseresistant capacity and high yield. Their yields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by 45.91%, 37.61%, 29.53%, 29.31% and 25.48%,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y could be suitable to popularize and demonstrate in Mingxi County.
Key words: Waxy maize; new varieties; yield; comparison test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鲜食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和糯玉米,由于鲜食玉米具有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1-3]。明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2018年从福建省种子总站引进10个糯玉米新品种,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从生育期、产量、主要性状进行品种对比试验[4-8],以期筛选出适合明溪县栽培的、综合性状优良的糯玉米新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为明溪县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等提供助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糯玉米共10个新品种:华耐甜糯101、珍甜糯108、珍珍糯600、华耐甜糯102、闽花甜糯136、闽甜糯818、湘农白糯3号、荟甜糯139、花甜糯251,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均由福建省种子总站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明溪县城关乡城东村湖溪洞,地理位置E 117°09′、N 26°24′,海拔346 m,田块地势平坦,砂壤土,肥力中等,地力较均匀,阳光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捷,前作冬闲田。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 15 m2,株行距 0.32 m×0.60 m ,折每667 m2種植3500株。
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播种期3月27日,定苗期4月26日。每667 m2施肥:基肥施复合肥25 kg,4月14日施复合肥20 kg进行第1次追肥,5月2日施复合肥20 kg进行第2次追肥。4月25日浇灌1次,5月7日中耕除草,6月4日用吡虫啉、甲维·苏云金防治蚜虫和玉米螟。
1.4 气象状况
4月平均温度19.6℃,月降水量42.6 mm,比历年平均值异常偏少191.6 mm,对糯玉米出苗有一定影响。5月平均温度25.0℃,月降水量212.9 mm,月日照时数178 h,有利于糯玉米抽雄授粉。6月平均温度24.7℃,月降水量442.6 mm,月日照时数129.9 h,气温正常,降水量偏多,对糯玉米的成熟期造成一定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测产结果(表1)表明:各参试糯玉米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闽花甜糯136,折合每667 m2(下同)产量为1128.4 kg,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45.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荟甜糯139、花甜糯251、闽甜糯818、华耐甜糯101产量分别为1064.20、1001.73、1000.01、970.38 kg,分别比对照增产37.61%、29.53%、29.31%、25.48%,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珍珍糯600产量878.52 kg,比对照增产13.6%,增产达显著水平;湘农白糯3号、珍甜糯108分别比对照减产1.53%、2.14%,减产均不显著;华耐甜糯102比对照减产24.71%,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2.2 生育期
从表2可知,参试糯玉米品种出苗至采收天数最长的是华耐甜糯102,为85 d,比对照长1 d ;出苗至采收天数最短的是珍甜糯108,为78 d,比对照短6 d;其余各参试品种生育期为80~84 d。
2.3 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
参试品种中植株最高的是湘农白糯3号,为234.0 cm;穗位最高的是苏玉糯5号(CK),为82.8 cm;株高、穗位最矮的均为珍甜糯108,分别为190.2 cm和51.8 cm(表3)。空秆率最高的是华耐甜糯102,为40.00%;最低的是闽甜糯818,为2.50%。双穗率闽甜糯818为6.25%,其余品种为0。穗长最长的是华耐甜糯101、华耐甜糯102,均为22.7 cm,穗粗最粗的是珍珍糯600,为5.5 cm;穗长、穗粗最小的均是苏玉糯5号(CK)为18.2 cm和4.6 cm。秃尖最长的是珍甜糯108,为2.63 cm;秃尖最短的是湘农白糯3号为0 cm。穗行数最多的是珍甜糯108,为17.0行;穗行数最少的是荟甜糯139,为12.0行;行粒数最多的是闽甜糯801,为47.5粒,最少的是珍甜糯108和湘农白糯3号,均为36.5粒;其余品种穗行数在13.0~15.0行,行粒数在38~43粒。鲜百粒重最重的是华耐甜糯102,为53.9 g;最轻的是花甜糯251,为30.4 g。鲜出籽率最高的是湘农白糯3号,为76.20%;最低的是花甜糯251,为58.07%;其余品种鲜出籽率58.70%~73.90%。参试品种中华耐甜糯101、珍珍糯600、闽甜糯、湘农白糯3号、荟甜糯139品质外观优于对照苏玉糯5号;华耐甜糯102、花甜糯251品质外观与对照品种相当;珍甜糯108、闽花甜糯136品质外观次于对照品种。
3 小结
闽花甜糯136、华耐甜糯101品种株形较好,出苗率高,长势强,整齐度好,后期植株茎秆粗壮,产量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各种性状表现均突出,建议明年参加生产试验。闽甜糯818、珍珍糯600品种产量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且主要性状表现均较突出,建议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 湘农白糯3号、珍甜糯108比对照减产但不显著,进一步试验观察后再决定取舍。华耐甜糯102比对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表现较差,建议终止试验。
参考文献:
[1]李祥艳,唐海涛,张彪,等.我国鲜食甜、糯玉米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4):219-221.
[2]龚魁杰.我国糯玉米食品产业发展策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20-21.
[3]潘伟明.糯玉米生产现状及其产品开发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6):1-3.
[4]陆春华.鲜食玉米苏玉糯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3-74.
[5]黄天南,詹春峰,王宾,等.漳平市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4(5):106-109.
[6]张礼华,叶和,刘忠钱,等.政和县糯玉米新品种(系)比较试验[J].福建稻麦科技,2017(2):69-71.
[7]王光松.春播鲜食甜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上海蔬菜,2008(6):26-27.
[8]陈明章,郑家鸣,吴尔炮,等.闽清县2007年甜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8(10):22-24.
(责任编辑:刘新永)
关键词:糯玉米;新品种;产量;比较试验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8.10.005
Abstract: We used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to compare ten introduced waxy maize varieties with ‘Suyunuo No.5’ as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nhuatiannuo 136’, ‘Huitiannuo 139’, ‘Huantiannuo 251’, ‘Mintiannuo 818’ and ‘Huanaitiannuo 101’ had strong plant vigor, better regularity of population, high adverseresistant capacity and high yield. Their yields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by 45.91%, 37.61%, 29.53%, 29.31% and 25.48%,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y could be suitable to popularize and demonstrate in Mingxi County.
Key words: Waxy maize; new varieties; yield; comparison test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鲜食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和糯玉米,由于鲜食玉米具有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1-3]。明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2018年从福建省种子总站引进10个糯玉米新品种,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从生育期、产量、主要性状进行品种对比试验[4-8],以期筛选出适合明溪县栽培的、综合性状优良的糯玉米新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为明溪县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等提供助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糯玉米共10个新品种:华耐甜糯101、珍甜糯108、珍珍糯600、华耐甜糯102、闽花甜糯136、闽甜糯818、湘农白糯3号、荟甜糯139、花甜糯251,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均由福建省种子总站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明溪县城关乡城东村湖溪洞,地理位置E 117°09′、N 26°24′,海拔346 m,田块地势平坦,砂壤土,肥力中等,地力较均匀,阳光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捷,前作冬闲田。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 15 m2,株行距 0.32 m×0.60 m ,折每667 m2種植3500株。
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播种期3月27日,定苗期4月26日。每667 m2施肥:基肥施复合肥25 kg,4月14日施复合肥20 kg进行第1次追肥,5月2日施复合肥20 kg进行第2次追肥。4月25日浇灌1次,5月7日中耕除草,6月4日用吡虫啉、甲维·苏云金防治蚜虫和玉米螟。
1.4 气象状况
4月平均温度19.6℃,月降水量42.6 mm,比历年平均值异常偏少191.6 mm,对糯玉米出苗有一定影响。5月平均温度25.0℃,月降水量212.9 mm,月日照时数178 h,有利于糯玉米抽雄授粉。6月平均温度24.7℃,月降水量442.6 mm,月日照时数129.9 h,气温正常,降水量偏多,对糯玉米的成熟期造成一定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测产结果(表1)表明:各参试糯玉米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闽花甜糯136,折合每667 m2(下同)产量为1128.4 kg,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45.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荟甜糯139、花甜糯251、闽甜糯818、华耐甜糯101产量分别为1064.20、1001.73、1000.01、970.38 kg,分别比对照增产37.61%、29.53%、29.31%、25.48%,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珍珍糯600产量878.52 kg,比对照增产13.6%,增产达显著水平;湘农白糯3号、珍甜糯108分别比对照减产1.53%、2.14%,减产均不显著;华耐甜糯102比对照减产24.71%,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2.2 生育期
从表2可知,参试糯玉米品种出苗至采收天数最长的是华耐甜糯102,为85 d,比对照长1 d ;出苗至采收天数最短的是珍甜糯108,为78 d,比对照短6 d;其余各参试品种生育期为80~84 d。
2.3 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
参试品种中植株最高的是湘农白糯3号,为234.0 cm;穗位最高的是苏玉糯5号(CK),为82.8 cm;株高、穗位最矮的均为珍甜糯108,分别为190.2 cm和51.8 cm(表3)。空秆率最高的是华耐甜糯102,为40.00%;最低的是闽甜糯818,为2.50%。双穗率闽甜糯818为6.25%,其余品种为0。穗长最长的是华耐甜糯101、华耐甜糯102,均为22.7 cm,穗粗最粗的是珍珍糯600,为5.5 cm;穗长、穗粗最小的均是苏玉糯5号(CK)为18.2 cm和4.6 cm。秃尖最长的是珍甜糯108,为2.63 cm;秃尖最短的是湘农白糯3号为0 cm。穗行数最多的是珍甜糯108,为17.0行;穗行数最少的是荟甜糯139,为12.0行;行粒数最多的是闽甜糯801,为47.5粒,最少的是珍甜糯108和湘农白糯3号,均为36.5粒;其余品种穗行数在13.0~15.0行,行粒数在38~43粒。鲜百粒重最重的是华耐甜糯102,为53.9 g;最轻的是花甜糯251,为30.4 g。鲜出籽率最高的是湘农白糯3号,为76.20%;最低的是花甜糯251,为58.07%;其余品种鲜出籽率58.70%~73.90%。参试品种中华耐甜糯101、珍珍糯600、闽甜糯、湘农白糯3号、荟甜糯139品质外观优于对照苏玉糯5号;华耐甜糯102、花甜糯251品质外观与对照品种相当;珍甜糯108、闽花甜糯136品质外观次于对照品种。
3 小结
闽花甜糯136、华耐甜糯101品种株形较好,出苗率高,长势强,整齐度好,后期植株茎秆粗壮,产量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各种性状表现均突出,建议明年参加生产试验。闽甜糯818、珍珍糯600品种产量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且主要性状表现均较突出,建议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 湘农白糯3号、珍甜糯108比对照减产但不显著,进一步试验观察后再决定取舍。华耐甜糯102比对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表现较差,建议终止试验。
参考文献:
[1]李祥艳,唐海涛,张彪,等.我国鲜食甜、糯玉米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4):219-221.
[2]龚魁杰.我国糯玉米食品产业发展策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20-21.
[3]潘伟明.糯玉米生产现状及其产品开发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6):1-3.
[4]陆春华.鲜食玉米苏玉糯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3-74.
[5]黄天南,詹春峰,王宾,等.漳平市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4(5):106-109.
[6]张礼华,叶和,刘忠钱,等.政和县糯玉米新品种(系)比较试验[J].福建稻麦科技,2017(2):69-71.
[7]王光松.春播鲜食甜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上海蔬菜,2008(6):26-27.
[8]陈明章,郑家鸣,吴尔炮,等.闽清县2007年甜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8(10):22-24.
(责任编辑:刘新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