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损害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病害虫的侵害,其中病害虫的侵害站的比例最大,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加以重视,防止病害虫对森林资源的侵害,提高林木的成材率。本文就病害虫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营林技术;林木资源;病虫灾害;预防措施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林地占有面积比较广阔,在国际上,我国森林面积占全世界的第五位,但是根据人均占有面积来算,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占全世界的第119位,人均森林面积仅有0.132公顷,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9.048立方米,这样小的森林面积对于我国而言是非常珍贵的,必须要对其加以保护。从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每年受到病害虫侵害的森林面积达到上亿亩,这就导致我国森林资源越来越少,并不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避免受到病害虫的侵害。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技术都有了飞跃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林业部门也开始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在保护森林资源上,从而综合治理病害虫的侵害。但是在采用这一防治措施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投入的资本非常大,因此我们需要遵循先预防,后防治的原则。在预防的过程中,工作热暖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理论与实践方法来将病害虫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防治的成本,从而为我国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本文从造林工作的概念出发,浅要阐述了利用营林技术来控制林木病虫灾害的方法。
一、造林工作的主要内容
1)在造林之前,工作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育苗地,何为合适?也就是要求土壤肥沃疏松并湿润、地势平缓、临近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为了便于运输,应尽量选择在临近林地的位置。2)在栽种苗木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深翻整地,然后采用各种措施来对土壤进行消毒,等到苗木发芽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覆盖栽培,同时还需要有效的控制杂草。采取措施防止旱涝灾害,最后在其生长过程中,为了保证土壤的养分,可以对土地施加相应的肥料,并采取措施防止病害虫的侵害。等到苗木生长之后在对其进行分级选择。3)在造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林地进行选地、整地处理,选择健康的苗木进行栽种,并对其进行抚育与保护。另外,还要求林地的各种条件要好,这样才能够提高苗木的存活率。4)从林地、品种特征、造林技术、经济性等各方面来分布苗木,保证其密度分布均匀。5)尽量栽种混交林,因为这种能够改善土壤条件,提高森林资源的生产率、成材速度快。
造林的全过程是:1)需要工作人员全面规划与设计林地;2)对土地进行整地处理,并对其进行除草松土、施肥;3)采用合适的苗木品种来种植;4)对其进行合理的抚育工作;5)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各种侵害,例如病害虫的侵害、人为损害等。
二、通過营林技术来控制病害虫的侵害
营林技术也就是工作人员通过选苗、植苗、播种等各种方法来提高森林资源的活动,简单的说,在实际工作中,种植森林资源面积较大,并且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能够形成森林的都会被称为造林,如果只是栽种小面积的树木,这种并不称为造林。造林的主要工作有:采集树种、培育苗木、栽植与抚育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我们可以称之为人工林。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营造人工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因为螟黄斑星天牛而导致人工林无法提高其产量与质量,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树种栽植,通过先进的造林技术来预防病害虫的侵害。
1、杨树的种植
首先,根据杨树的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种植方法对其进行种植,在其栽植过程中,要求其间距达到一定的要求,灌溉的深度应该在8cm以上;其次,工作人员应该在林地埋深20cm的表土,然后在其中放入苗木,填土并提高其密实度,最后在对其浇充足的水分;最后,种植技术方面:1)为了保证苗木根部的水分不被蒸发,可以采用浸泡或者稻草捆绑的方式来锁住根部的水分;2)该树木适合深栽,在栽种过程中,尽量开挖较深的土壤,并且其地下水必须要充足;3)在种植过程中,如果树木有一些较长的侧根,我们需要将其阶段,这样可以促进杨树的生长,并且不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2、建立林业的混生理念。科学合理分配物种
从生物多样性.森林病虫害的自然控制,站在平衡的结构上看,可持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目标.坚持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原则,根据法律规定.促进森林健康”,并大力推广多品种的科学配置,以创建混交林在结构上更加合理、稳定。从而减少病虫害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对预防和控制由重到轻,以防止严重灾害的发生。
3、多品种的造林模式配置
因地制宜.采取多品种的配置模式是一个自然的控制方法。种植设计时,考虑到树种的选择组合,采取混合植株之间的混合模式。甲虫疫情乡,杨树森林,果树网格复合经济模式,促进林网结构调整。按照“合适的土地.种植适宜树木树”的原则,因地制宜,促进合理配置物种的科学合理配置。
4、如何针对不同地理、气候情况进行多品种树种的配置
(1)防护林带尤其成片带状分布的,包括:护岸林,护路林,防风固沙林.一般岸边道路两侧.种植超过6线周围沿公路沿线排水树木以杨树为主采取应变混合.主要是杨树森林,第二排恩照7比3的比例,采取混合,杨树诱饵种株杨树主栽品种。
(2)主要道路周边:包括:干沟,渠,主干道路主要是道路绿化,防护林的保护一般道路沟渠两侧的树木有2行以上.选择天牛免疫种国槐,水曲柳,樟子松,云杉,杜松或耐种的杨树,柳树,榆树,正确配置诱饵种杨树.混合比例为7:2:1。
(3)国家级森林,包括:斗渠,毛渠,该领域的边缘,一般两侧的排水配置两排树木.选择杨树.抗灰物种,可以配置刺槐,杨树免疫树种可以种植灰混合采取的应变。未发生甲虫疫区应大力推广杨树速生丰产林.果树.小网格复合经济农田林网模式。大面积覆盖的地区选择两个杨树树种的分配比例为7:3,采取隔行混合小网格,选择红枣,杏,山楂等树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各个部门精诚合作.基层林业人员的积极努力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的。尤其是如何利用营林技术控制林木中的病虫灾害的问题更是需要在以上总结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手段,积极新区,实践中寻求突破,为我国的林业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夏康民,汤端生.浅析林业造林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2] 钟淼.营林生产中的问题及建议[J].国土绿化.2008(09)
[5] 冯宏武,关世印.论如何做好营林建设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6)
关键词:营林技术;林木资源;病虫灾害;预防措施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林地占有面积比较广阔,在国际上,我国森林面积占全世界的第五位,但是根据人均占有面积来算,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占全世界的第119位,人均森林面积仅有0.132公顷,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9.048立方米,这样小的森林面积对于我国而言是非常珍贵的,必须要对其加以保护。从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每年受到病害虫侵害的森林面积达到上亿亩,这就导致我国森林资源越来越少,并不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避免受到病害虫的侵害。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技术都有了飞跃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林业部门也开始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在保护森林资源上,从而综合治理病害虫的侵害。但是在采用这一防治措施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投入的资本非常大,因此我们需要遵循先预防,后防治的原则。在预防的过程中,工作热暖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理论与实践方法来将病害虫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防治的成本,从而为我国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本文从造林工作的概念出发,浅要阐述了利用营林技术来控制林木病虫灾害的方法。
一、造林工作的主要内容
1)在造林之前,工作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育苗地,何为合适?也就是要求土壤肥沃疏松并湿润、地势平缓、临近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为了便于运输,应尽量选择在临近林地的位置。2)在栽种苗木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深翻整地,然后采用各种措施来对土壤进行消毒,等到苗木发芽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覆盖栽培,同时还需要有效的控制杂草。采取措施防止旱涝灾害,最后在其生长过程中,为了保证土壤的养分,可以对土地施加相应的肥料,并采取措施防止病害虫的侵害。等到苗木生长之后在对其进行分级选择。3)在造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林地进行选地、整地处理,选择健康的苗木进行栽种,并对其进行抚育与保护。另外,还要求林地的各种条件要好,这样才能够提高苗木的存活率。4)从林地、品种特征、造林技术、经济性等各方面来分布苗木,保证其密度分布均匀。5)尽量栽种混交林,因为这种能够改善土壤条件,提高森林资源的生产率、成材速度快。
造林的全过程是:1)需要工作人员全面规划与设计林地;2)对土地进行整地处理,并对其进行除草松土、施肥;3)采用合适的苗木品种来种植;4)对其进行合理的抚育工作;5)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各种侵害,例如病害虫的侵害、人为损害等。
二、通過营林技术来控制病害虫的侵害
营林技术也就是工作人员通过选苗、植苗、播种等各种方法来提高森林资源的活动,简单的说,在实际工作中,种植森林资源面积较大,并且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能够形成森林的都会被称为造林,如果只是栽种小面积的树木,这种并不称为造林。造林的主要工作有:采集树种、培育苗木、栽植与抚育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我们可以称之为人工林。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营造人工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因为螟黄斑星天牛而导致人工林无法提高其产量与质量,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树种栽植,通过先进的造林技术来预防病害虫的侵害。
1、杨树的种植
首先,根据杨树的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种植方法对其进行种植,在其栽植过程中,要求其间距达到一定的要求,灌溉的深度应该在8cm以上;其次,工作人员应该在林地埋深20cm的表土,然后在其中放入苗木,填土并提高其密实度,最后在对其浇充足的水分;最后,种植技术方面:1)为了保证苗木根部的水分不被蒸发,可以采用浸泡或者稻草捆绑的方式来锁住根部的水分;2)该树木适合深栽,在栽种过程中,尽量开挖较深的土壤,并且其地下水必须要充足;3)在种植过程中,如果树木有一些较长的侧根,我们需要将其阶段,这样可以促进杨树的生长,并且不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2、建立林业的混生理念。科学合理分配物种
从生物多样性.森林病虫害的自然控制,站在平衡的结构上看,可持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目标.坚持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原则,根据法律规定.促进森林健康”,并大力推广多品种的科学配置,以创建混交林在结构上更加合理、稳定。从而减少病虫害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对预防和控制由重到轻,以防止严重灾害的发生。
3、多品种的造林模式配置
因地制宜.采取多品种的配置模式是一个自然的控制方法。种植设计时,考虑到树种的选择组合,采取混合植株之间的混合模式。甲虫疫情乡,杨树森林,果树网格复合经济模式,促进林网结构调整。按照“合适的土地.种植适宜树木树”的原则,因地制宜,促进合理配置物种的科学合理配置。
4、如何针对不同地理、气候情况进行多品种树种的配置
(1)防护林带尤其成片带状分布的,包括:护岸林,护路林,防风固沙林.一般岸边道路两侧.种植超过6线周围沿公路沿线排水树木以杨树为主采取应变混合.主要是杨树森林,第二排恩照7比3的比例,采取混合,杨树诱饵种株杨树主栽品种。
(2)主要道路周边:包括:干沟,渠,主干道路主要是道路绿化,防护林的保护一般道路沟渠两侧的树木有2行以上.选择天牛免疫种国槐,水曲柳,樟子松,云杉,杜松或耐种的杨树,柳树,榆树,正确配置诱饵种杨树.混合比例为7:2:1。
(3)国家级森林,包括:斗渠,毛渠,该领域的边缘,一般两侧的排水配置两排树木.选择杨树.抗灰物种,可以配置刺槐,杨树免疫树种可以种植灰混合采取的应变。未发生甲虫疫区应大力推广杨树速生丰产林.果树.小网格复合经济农田林网模式。大面积覆盖的地区选择两个杨树树种的分配比例为7:3,采取隔行混合小网格,选择红枣,杏,山楂等树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各个部门精诚合作.基层林业人员的积极努力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的。尤其是如何利用营林技术控制林木中的病虫灾害的问题更是需要在以上总结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手段,积极新区,实践中寻求突破,为我国的林业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夏康民,汤端生.浅析林业造林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2] 钟淼.营林生产中的问题及建议[J].国土绿化.2008(09)
[5] 冯宏武,关世印.论如何做好营林建设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