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马的马头城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ang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座没有马的马头城。
  城门东面的城墙上,高挂着十几副马头骨,墙面上长着一些荒草,荒草下,仍可以看到墙面上几个刀刻的大字:马头城。
  然而,这只是城外的人对这座城池的戏称,城内的大人、孩子没人提过“马头城”三个字。城里的人大多穿着黑色衣服(与其说是衣服,不如说是黑布裹身),女孩子们的脖子上都戴着一个由骨头制成的、四分之三网的饰物。
  城内的事务由四位长老共同掌管,他们分散在城的四角,每周聚会一次。每次聚会,他们都坐在一张四四方方的桌子旁,一人占据一边,手拄拐杖,庄重威严。这次聚会,南城长老提出马的问题:“我想,是时候引进一批良马了。”其他长老闭着眼睛,沉默不语。良久,一阵叹息后西城长老缓缓说:“你又不是不知道,祖先定下的规矩,改不得呀!”接着北城长老附和:“是呀,马本身并无祸害,可战马奔腾意味着战事无休止。当年我城富庶安宁,可连年战乱导致我城和邻邦五城民不聊生。于是我城率先弃戈,发誓不再养马,其余五城纷纷效仿。然而近百年来,其他五城背信弃义,养马练兵,勤于军事,唯我城恪守祖训,实为难得。”东城长老发言:“虽为难得,可心中甚是惶恐。”“惶恐什么?若他日某城来犯,我城的步兵一样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北城长老信心满满。“只是我城恪守祖训,不曾练兵。”开始发言的南城长老说。四位长老同时安静下来。“祖训不可违,走一步看一步吧。”北城长老一句话结束了这次聚会。
  长老们纷纷散去,早在外面等候的布里亚冲上前去,拦住一位长老,正要开口,长老比画了一个制止的手势:“布里亚,祖训不可违。”布里亚低下了头。回家途中,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上,布里亚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感觉自己皮肤有些粗糙,他想到了自己额头上几道浅浅的细纹,不过还好,他还不算太老。孩子也才十二歲,是个可爱的女孩,再过几年,就是鲜嫩得能掐出汁来的年纪。
  布里亚回到家,妻子朝他微微一笑。他低着头,觉得自己太渺小了,他希望城内可以养马,其实只是希望通过养马发一笔小财,并不像他写给长老的信中说的那样想帮助马头城重现百年前的辉煌。
  “爸爸,城内还不可以养马吗?”女儿布琪撑着布里亚的膝盖问。
  “是呀,不可以,还要再等一阵子。”
  布琪失望地走开了。
  布琪走出家门,敲开邻居七夏阳家的门。七夏阳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皮肤有点儿黑,可是一笑就露出洁白的牙齿,活泼靓丽。
  “布里亚,布里亚!”布里亚听到邻居的叫喊声,刚往外走了几步,“轰”的一声巨响,脚下一阵颤动。他忙跑到门前,隔着门板,听到街上众多杂乱的脚步声,还有人不断喊着“开战了”。“怎么会?”布里亚哆嗦着跑回去,拉着妻子的手跑出了家门。此时正值黄昏,太阳斜斜地挂在天上,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周围有些昏暗,布里亚看到四处尘土飞扬。“马,是战马!”布里亚惊恐地喊道。
  “布里亚,布琪呢?布琪呢?布琪在哪里?”妻子急切地叫喊着。布里亚慌乱地向四下看去:“她中午还在,她中午还在的……”忽然间,人群拥来:“骑兵来了!快跑吧,是骑兵!”布里亚和妻子被人群裹挟着往前跑,他们不停喊着“布琪!布琪”,声音嘶哑焦灼,带着希望又透着绝望。
  而布琪和七夏阳早在几个时辰前便出了城,那时风平浪静。她们乔装成外城人,头上别着亮晶晶的银扁方,晃动着手腕上新买的十五种颜色的彩绳编成的手链。布琪笑吟吟地一回头,看到了一匹白色的马。“是母的!”布琪为自己的无师自通而兴奋。这时她们看见,有一个苍老的男人牵着这匹高头大马,男人的手掌骨节分明,苍老却有力。“要马奶吗?”他问道。“要,要!”两个女孩同时说。她们端着马奶,笑着,看着白马甩着尾巴,晃悠悠地走远。布琪比七夏阳矮一些,她盯着七夏阳胸前那个骨头制成的、四分之三圆的吊坠,忽然觉得,它极像马蹄。
  远处的城墙上,十几副马头骨轰然坠落。
  佳作点评
  题目“没有马的马头城”充满矛盾,令人充满疑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情节设计巧妙,通过几位长老的对话反映出马头城的历史与现状,也反映出他们盲目遵守祖训、不与时俱进,而这正是马头城最后悲惨命运的原因;布里亚夫妻遭遇的惨烈和城外布琪、七夏阳的宁静美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免让人唏嘘;结尾“十几副马头骨轰然坠落”短小精悍,一语双关,既指城墙上马头骨的坠落,也指马头城的陷落,且照应开头,极有味道。
  (鑫 源)
其他文献
巴克塔普尔(Bhaktapar)又称为巴德冈,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古城,也是一个给我留下了美好回忆的地方。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天使。他们让我一次寻常的旅行变得不寻常起来。  那是一个午后,漫步在古城深处,我在寻找那著名的孔雀窗。通往Dattatraya Square的小巷因火灾事故封路了,我正希望能从围观的人群中杀出重围。  身边一位中年尼泊尔男子忽然用英文问我:“你是中国人吗?”在得到我的肯定之后,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李保国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2019年9月17日,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共产党员李保国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因李保国已经去世,其妻子郭素萍代表李保国领取了“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1958年,李保国出生于河北省武邑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
秦四是整个北平城最红的角儿。  他是个旦角,不唱情情爱爱的折子戏,专工刺杀旦,一出《铁冠图》名满北平。他行事向来不循常理,唱戏与否全凭性情。来请他的人,若为人处世不合他的意,无论官多大、权多盛,他都闭门不见;若合他的眼缘,哪怕穷得叮当响,他也乐意分文不收演上三天。人们都说秦老板的骨头是整座北平城最傲的,也是最硬的。  彼时全国抗日呼声日益高涨,宣传单雪片儿似的满天飞,指责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呼声一浪
热点新闻  “内卷”又称“内卷化”,本是社会学术语,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2020年下半年,“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如:老师要求论文写五千字,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务,但获优的比例并未改变。现在,“内卷”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都将内部的非理性竞争称为“内卷”,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
那些进行屠杀的刽子手大多数都是正常人,他们受过教育,生活平和安稳,性情温和善良,爱家恋子,但是正是这种“常人”的杀戮才让人费解    “如果我能够向你们展示所有的作恶者是疯狂的,你们会不会感觉到高兴一些?”研究大屠杀的历史学家希尔伯格曾经这样问道。但他最终的研究结果展现的事实恰恰相反,只会让人更加不安,因为那些作恶者很多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无论我们怎样思考奥斯维辛背后西方文明的意义,都无法逃避这个关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李文杰用说唱形式背诵《阿房宫赋》走红  近日,海口市第一中學高三学生李文杰用说唱的形式背诵了《阿房宫赋》,他把艰深晦涩的古文用说唱的形式背出来,充满了节奏感,一时间走红网络。据学生本人介绍,他平时很喜欢说唱文化,他觉得用传统的方式去记忆古诗文化比较困难,而套用一段旋律直接把它唱出来,更容易记住。《阿房宫赋》本是一篇讲究声韵的作品,当它与当下流行的说唱形式结合,碰撞出了别
当“人”这个绝妙的音符从俄狄浦斯王的口中迸出,人从精神的荒野中挣脱了枷锁,思想昂首挺立于天地间。  尼采说“上帝死了”,自此,人开始在孤独辽阔的生命荒野中上下求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由此思想开始拷问灵魂:人的价值在哪里?我这一生该如何度过?我这一生为何存在?  于是,生命成了一场修行,一场不断追寻的征途。正是这场修行、这场追寻,使你有可能找到
飞花满天,衣袂飘飘的才女正在风雅地行着飞花令,吟出的每一句诗词都在水面漾起澄澈的波纹。  这是前不久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中的场景。如梦如幻的舞美,古色古香的布景,融贯古今的选题,满腹诗书的选手,使人恍惚间回到了鼎盛的泱泱大唐、繁荣的汤汤两宋,与文人才子们一同吟诗诵词,浸染于汪洋恣肆的传统文化中。节目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随之掀起一阵“诗词热”。  然而,也有许多人不以为然,冠以“娱乐至死”“浅薄流
《平凡的世界》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作品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变迁。作品将秉笔直书的现实主义笔法与路遥“为人民”的创作哲学相结合,形成了雄浑壮丽的美学格局。  《平凡的世界》用朴素的语言讴歌普通劳动者,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如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孙少安;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
刘江辉,皖北县城一个小小的科局级干部,标榜自己“绝对保证坚守底线”,却能够坐拥数百万资财。一切只因“后院起火”而见光于天下。这本身就具有轻喜剧的讥讽意味。而来自家庭内部的举报人张玉荣母子俩后来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则让那些寄希望于腐败堡垒“从内部被攻破”的人们大跌眼镜的同时,又让整个严肃的反腐事件呈现出娱乐化的另一面。  7月27日,安徽省宿州市中级法院就砀山县房产局原局长刘江辉贪污、受贿、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