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变化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血脑屏障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变化. 方法 将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脑出血组,再按时间因素将脑出血组分为出血后6h、24h、48h、72h、7d、14d6个亚组.采用脑内注入自体血法制作脑出血模型.HE染色观察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紧密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分布状况;定量RT-PCR检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occludin mRNA的表达状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出现水肿,在48 h左右尤为明显,局部可见明显脑细胞坏死及炎细胞浸润.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紧密连接发生明显破坏,内皮细胞间出现裂隙.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呈强阳性表达.脑出血后6hoccludin的表达即开始下降,呈阳性表达;脑出血后24~72h occludin的表达维持在较低水平,呈弱阳性表达.定量RT-PCR结果显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occludin mRNA相对含量明显降低,在6~72 h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出血发生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的表达下降,这可能是脑出血发生后血脑屏障破坏及脑水肿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儿童淋巴瘤来源的EBV-LMP1基因C末端30 bp缺失突变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Nested-PCR)扩增免疫组化检测EBV-LMP1或原位杂交检测EBV.EBERS
仪表检测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热工计量数字显示仪表干扰问题的振动感应机制、电磁感应机制、脉冲状电压干扰机制、地电位
2007年4月18日在北京展览馆,由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等权威机构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客车大赛、第二届中国客车节油大赛中,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赛
期刊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域奇异值变换的二值图像水印算法,在大量仿真实验的基础上,发现本文算法在保证水印不可见性的同时,对常见的图像处理操作如JPEG压缩、剪切、噪声、滤
目的探讨缝合双侧神经的带感觉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对15例17指末节指腹缺损伴指骨外露的创面,在近节指侧方设计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皮瓣携带发自指固有神经的2支神经皮支,并沿主干作干支分离,皮瓣转移至创面后将皮支与创面双侧指神经残端缝合,重建皮瓣的感觉。结果15例17指皮瓣及供区植皮均完全存活,随访时间7~11个月。皮瓣外观
在工业生产中,工业锅炉往往通过燃油或燃煤来供电或供气,在其功能发挥的过程中,本身会消耗一些能源,而产生的热能在转化成其他动力时也会消耗部分能量,所以综合来说,工业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