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数控机床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qv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高职院校数控机床的使用与管理的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专业教学的特点,提出数控机床管理与维护的对策。
  关键词:数控机床 维护 对策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200-01
  
  数控机床是利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进行控制的机床,是数控技术与机床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有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对零件加工的适应性强等优点,使其应用日益扩大,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的标志性装备。另一方面,数控机床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测量和精密机械等各个领域的最新的技术成果,在维修理论、技术和手段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企业需要大批掌握数控技术复合型的人员。因此,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数控技术相关的专业,为此购进了大量的数控机床以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的需求。由于数控机床是比较精密的机电产品如何维护好这些机床,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已经成为各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1 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的数控机床主要是用于教学,学生大多数是首次接触数控机床,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操作经验,因此故障率高。
  (2)数控机床的维护一般由实训教师进行,但由于其本身的教学任务已经繁重,很难做到有计划、有系统的去维护。
  (3)一些必须日常维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引发一系列的故障,如机器的润滑、液压气动系统的调整等。
  
  2 维护管理的对策与实践
  2.1 教学用数控机床的选购应以简单适用为主,以免加大维护的难度
  现代数控机床的型号和功能不同,精度等级差异很大,数控系统各异,各种机床自动化程度及价格相差很大,而且维护保养及维修难度也相差很远。由于是初次接触数控机床学生对数控机床操作流程的不掌握,无法对手工编程时输入程序的正确性、数控机床坐标系正确性进行检测及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监控等等安全问题。如购买的数控机床精度高功能强大,那么操作面板上的开关按键很多,对一个新学生在短时间里掌握这些开关按键的用法,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对按键含义及操作流程的不熟悉,而出现一些误操作,对数控设备也造成损坏。还有学生在操作数控机床过程中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特别是刚入门的学生,不知道按哪个开关,哪个键,只能不断的摸索,降低了学习效率。在另一方面数控车床功能越强大,系统就越复杂,对维修人员的要求就越高,那么就增加了维护的难度,仅仅依靠实训教师本身的能力很难做到每次故障都能及时排除,这样就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又或者是某个关键部件出现故障需要更换,在有限的经费下无法进行更换,那么就造成了设备的闲置。
  所以作为高职院校,在选购数控机床时应尽量选用企业通用、精度中等、配备不太先进、数控系统稳定性较好、维修简单的机床为主,以减少初期投入和降低今后的维护保养、维修的难度及费用,同时又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考虑到学生能力的提升、工学结合和科研方面的需要,配置的机床也要适当增加较大型的精密的机床来保证。
  2.2 加大数控机床维修课程“教、学、做”一体的力度,使学生参与到维护中来
  教高[2006]16号文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高职的数控技术专业中都开设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课程,按照“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标准进行修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把数控车床的维护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单单是讲理论,既枯燥又乏味,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数控机床预防性的维护有计划的安排到教学计划中去,使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和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数控机床的润滑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对机床的精度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定期检查、清洗自动润滑系统,检查油量,及时添加润滑油等。在教学计划中把相关内容安排一些实践课程,现场给学生讲解润滑系统,并让学生拆下润滑部件进行清洗、添加润滑油,清洗完毕,安装好拆下的部件,体验润滑油维护的整个过程。而对于随机性出现的故障,可以通过成立“数控机床维修兴趣小组”来与参与到维修中来,成立兴趣小组为爱学习、爱钻研的学生提供了发挥专业特长的机会。学校的这些数控车床,保证了充足的故障机来源;在课余组织兴趣小组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给小组同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学生有充裕的实践机会。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维修中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教学的效果,又减轻了实训老师在数控机床维护方面的负担,不失为两全其美的方法。
  2.3 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培养“双师型”机床维护教师
  机床作为工作母机和维修工具,早已成为各个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必要装备。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更是制造高质量、高效率、高一致性产品的有力保障。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配件不断涌现,各个领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又使得机床数控系统正在以更短的周期更新。面对如此的形势,机床制造者在不断努力跟踪时代的步伐,机床的使用者、维修者也要努力跟上。教师应该不断完备自身的知识结构,以跟上数控机床的发展步伐,除了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能够掌握最新的诊断数控机床的方法和维修的技能。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到数控机床厂家、权威机构进行实践、培训,扩展知识层面,增加实践阅历。总之,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完善数控机床维护管理。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数控机床维护管理不同于一般工厂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采购时要区别对待,更重要的是要在维护管理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作用,与教学活动结合,做好维护满足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宋海潮.高职院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模具制造,2007(2).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06.
  [3] 谭建新.高职院校数控设备管理模式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9(6).
  [4] 闫存富.教学用数控机床的管理与维修[J].机械管理开发,2010(10).
  [5] 王侃夫[主编].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其他文献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做为一种主要信息来源的会议报道,由于存在形式主义,内容枯燥乏味等原因,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本文将通过对会议报道产生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并通过如
好的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应该引导学生从理论的深度去发掘问题的实质,使学生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对以前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化整理与深化,使学生对基础理论在实际应用中
所谓自合整墒是指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和谐组合。C语言是一门比较基础的程序设计语言,它兼有汇蝙语言和高级语言的双重优点,语言简洁、功能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自主创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新趋势。当前高职生自主创业的现状是参与者少,成功率低。本文通过对高职生自主创业现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