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答高考历史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j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想改变历史学科得分较低的现状,考生应具备合理有效的答题技巧。作者就如何巧答选择题、材料问答题、材料论证题等题型谈谈看法。
  关键词: 高考历史题 选择题 材料问题答题 材料论证题 答题技巧
  2012年河北省迎来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在备战高考和考后的反思中我体会到,要想改变历史学科得分较低的现状,除了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
  全国课标卷分三类题型:选择题、材料问答题、材料论证题。选做题都是材料类问答题,但选做题的选择及答题技巧的运用,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所以我从以上四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时空定位
  “遵循历史学科的时序性,以凸显历史发展主线”[1]。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时空结合构成历史学科的基本要素,明确时间和地点是答对所有历史题的前提。确定试题内容所发生的确切时间,再现这个特定时间内的重大事件、时代特征等,就会很容易选出正确的选项。如2012年新课标文综历史卷第33题:看到题干中的1992年的中国,就可联想到当年发生的大事——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党的“十四大”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只有A项“市场经济改革为社会共识”符合题意。
  2.题干聚焦
  先不看选项,先审题干,阅读题干,对题干文字进行最大限度的浓缩,在这一过程中出题意图将会逐渐凸显,选择意向会在头脑中形成,然后将选择意向与答案相印证,从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如2011年课标卷第34题:仔细阅读题干就能得出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总额成正比,即工人的工资与国企的经济效益挂钩,这样做的目的毫无疑问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再将这一结论与所给选项相印证,就可得出C项“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即正确的结论。
  3.干扰项排除
  即运用排除法。排除法的运用原则如下:并列关系的应排除;答非所问的应排除;与题干重复的应排除;因果倒置的应排除;选项基本相同的应排除;绝对化的选项要格外小心。
  二、材料问答题的答题技巧
  1.坚持论从史出
  出题人往往选取与教材不一致的材料,用来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所以要依据设问的要求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材料得出结论。“但对一个问题的正确理解,不仅依赖于有足够的史料,而且依赖于有正确的指导思想。”[2]所以不应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2.审读设问
  首先审准答案来源。近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的设问方式有三种:“根据材料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根据材料提炼归纳即可;第二种提示语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此类题的答案来自教材;第三类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联系教材。
  其次审准问题要求。每一个材料问答题都会有一些答题要求,如比较、归纳、列举、说明等。要求不同,答案内容就会不同,所以明确了问题要求,才能为下一步答题指明方向。
  再次审准主干语。主干语即所需回答问题的核心,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
  最后审准设问分值。设问的分值是答案详略的提示,分值大,回答要详细些,分值小,回答要简略些。
  3.带着问题读材料
  在上一步审读设问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读材料。先读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然后带问题读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有针对性,减少干扰,使答题思路清晰明确。
  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作者、国别,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信息。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材料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开头和结尾一般都会总览全文,对答题有重要的提示意义,省略号两边往往有答案。
  带问题读材料的过程也是加工材料、提炼信息并为组织答案而打腹稿的过程,提炼信息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一步。首先要提炼出显性信息,即从材料内容本身获取有效信息,然后从材料与教材的关联中找出相似点,即提炼隐性信息。在提炼信息的过程中把有价值的材料勾画出来,以便迅速便捷地为答题服务。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还要找出材料之间的关系。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这个中心,材料间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而明了材料间的关系就不至于答跑题,尤其是回答开放性的最后一问更是如此。
  4.规范作答
  首先答好第一问。材料问答题有多个设问,设问与设问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第一个设问的作答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问题的作答,所以答好第一个设问意义重大。
  其次要求做到序号化(或段落化)、要点化、术语化。答题要分清层次,所以要求序号化(或段落化);答题要突出重点,所以要求要点化;答题不要口语化,要用历史语言答题,所以要求术语化。
  三、材料论证题(小论文式材料题)的答题技巧
  这一题型在2009—2012年课标卷中连续4年出现,均占12分,而且连续4年得分较低。做好此类题要树立信心,消除畏惧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首先要提炼观点,明确材料观点是什么,材料有几个观点。其次要亮明态度,明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想论证材料中的哪一个观点。再次要用史实论证观点,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来论证,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或内因、外因,以及国内因素、国际因素,等等,但不要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要用史实来说明观点,即要有论证过程。
  在审题过程中要写一简要提纲,列清楚自己的论证角度和每个论证角度用到的基本史实,还应注意不要写成文学性的作文,也不要写成提纲,而应表述成文,另外涉及的史实不要展开。
  四、选做题的选择及答题技巧
  考生在开考前5分钟拿到试卷后就应确定选做题。确定选做题一般依据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根据设问方式,从中选做“根据材料回答”题,答案全在材料中,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即可。二是根据熟练程度,尽量选择知识储备最多的题。
  选做题的设问往往以比较题的形式出现,如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异同点。其中比较不同点时,常用对称性的语言来表达,答题时可先把较好答的一方列好,据对称性另一方很容易就能答出来。
  当然,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科能力,仅凭答题技巧,就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那无异于缘木求鱼。然而在基础功扎实的基础上,掌握较好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必定是高考成功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出自徐莹《遵循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凸显历史发展主线——历史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2]出自林甘泉的《关于史论结合问题》.
其他文献
新型阳离子转运体2(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2,OCTN2)是由位于染色体5q31的溶质载体家族基因5(SLC22A5)编码的一种转运有机阳离子、兼性离子和肉毒碱的转运体,包括10个外显子
摘 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推陈出新,品牌观念迅速崛起。早期的格力电器一直都打着“技术第一、营销第二”的口号来发展企业,一流的技术、专销的渠道、亮丽的业绩和尖端的技术让格力非常自信。但是,格力在经营策略上过于注重技术,而忽视了品牌宣传——营销关键的手段之一,导致格力对媒体并不亲近,产品宣传经常不到位。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其他品牌在注重自身技术提高的同时,不断地加强自身品牌
摘 要: 主动探索是幼儿主动参与彩绘活动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创造条件。教师还应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分析,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彩绘 内容选择  在日常教育中,幼儿
学会倾听是幼儿理解和表达的基础,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于发展幼儿语言、思维都是十分有益的。倾听,还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获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今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倾听是早期教育的第一步。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通过对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来逐步提高幼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对此,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想法和做法。 
高考电学实验的考查主要从实验器材(电表、电阻、电源等)的选择,实验电路图的选择与设计,误差分析,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从高考阅卷情况来看,电学实验的得分率较低,是高考的难点之一。  电学实验的考查主要包括:电表的读数、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电路实物连线等几个方面。  一、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  电流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1~0.6A,0~3A;电压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3V,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