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践行“三严三实”?我们在专题研学中认为重在把握“修、为”二字,严以修性,实以作为。始终修养“三性”——做人的德性、党员的党性、从政为官的理性,这是立身之本;不断提升“三能”——善学之能、善谋之能、善干之能,这是履职之要。
修养“三性”,安固立身之本
做人以德性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排在第一位。“欲成大事者,必先修其身、养其德”。德是做人之本,也是从政之基。修德为人,组织处干部力求慎初、慎独、慎微。慎初,谨防“破窗效应”。慎独,要像汉朝清官杨震暮夜却金一样自我约束。谨记凡事不仅“我知、子知”,而且“天知、神知”。慎微,“不拘小节,必累大德!”,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有良好的修养和品德做基础,做人才会有底气,做事才会有硬气,做官才会有正气。
党员以党性立命。党员既要讲德性,更要讲党性。组织处履职党建,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宗旨意识,锻造良好作风,严守党的纪律,追求贡献作为。力求把党性要求融入自我教育、自我磨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之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良好的党性修养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可靠保障和永续动力。
为官以理性谋功。为官用权,有两种观念和方式,一是任性,一是理性。任性用权,就会公权私用,无所顾忌,绝对导致腐败、导致绝对腐败;理性用权,就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视权力为负担,视权力为责任,依法用权、谨慎用权、阳光用权;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组织处干部互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履职,追求出彩,誓不出局,决不出事。
增进“三能”,务求履职之功
善学、善谋、善干是履职作为的基础。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党建工作理论性和政策性强,为有效克服淡化学习、随性学习、应付学习、肤浅学习以及学习娱乐化、应景化、碎片化等问题,我们加强计划、完善制度,注重内容、创新方式,力求在学习上先学、多学、深学一些,力戒学而不恒、学而不深、学而不化、学而不用。我们发表《科学决策领导干部的使命》、《党员干部必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多篇学习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统领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列入引文目录索引。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如何虚功实谋、软功硬做,我们以先学习开启认知之源,重调研找寻破题之钥;明路径搭建干事之桥,抓执行开通成事之车。力求谋在关节点、谋在关键处。
我们把争取省委支持作为谋划重点。省委书记李鸿忠连续五年出席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把政策指导作为谋划基点。制定高校党建五年规划、推进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意见》等一些列文件、完善配套制度,实现工作有依据、创新有指引。把打造特色载体和党建品牌作为谋划焦点。打造了“两访两创”、“双带头人”等品牌,开启了高校校级领导全职化试点和院系党政主职一肩挑试点,创建了湖北高校党建研究中心和湖北高校党建培训基地……科学务实的谋划,为拓展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夯实了基础、营造了环境、创造了条件、打开了局面。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党建工作是最大的政绩,高校党建是生命工程和未来工程。对此,我们抓党建、明思路,把握“八抓”:统筹全面抓重点,创新探索抓试点,明确任务抓规划,着力落实抓推进,检验成效抓考评,树立样板抓典型,打造品牌抓特色,扩大影响抓宣传。
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执政的组织基础,同时又是高校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信任度关联影响力。在高校,受尊崇信任的专家学者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够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有利于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为此省委高校工委会同省委组织部在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既是党建带头人,又是学术带头人。
修养“三性”,安固立身之本
做人以德性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排在第一位。“欲成大事者,必先修其身、养其德”。德是做人之本,也是从政之基。修德为人,组织处干部力求慎初、慎独、慎微。慎初,谨防“破窗效应”。慎独,要像汉朝清官杨震暮夜却金一样自我约束。谨记凡事不仅“我知、子知”,而且“天知、神知”。慎微,“不拘小节,必累大德!”,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有良好的修养和品德做基础,做人才会有底气,做事才会有硬气,做官才会有正气。
党员以党性立命。党员既要讲德性,更要讲党性。组织处履职党建,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宗旨意识,锻造良好作风,严守党的纪律,追求贡献作为。力求把党性要求融入自我教育、自我磨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之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良好的党性修养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可靠保障和永续动力。
为官以理性谋功。为官用权,有两种观念和方式,一是任性,一是理性。任性用权,就会公权私用,无所顾忌,绝对导致腐败、导致绝对腐败;理性用权,就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视权力为负担,视权力为责任,依法用权、谨慎用权、阳光用权;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组织处干部互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履职,追求出彩,誓不出局,决不出事。
增进“三能”,务求履职之功
善学、善谋、善干是履职作为的基础。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党建工作理论性和政策性强,为有效克服淡化学习、随性学习、应付学习、肤浅学习以及学习娱乐化、应景化、碎片化等问题,我们加强计划、完善制度,注重内容、创新方式,力求在学习上先学、多学、深学一些,力戒学而不恒、学而不深、学而不化、学而不用。我们发表《科学决策领导干部的使命》、《党员干部必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多篇学习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统领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列入引文目录索引。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如何虚功实谋、软功硬做,我们以先学习开启认知之源,重调研找寻破题之钥;明路径搭建干事之桥,抓执行开通成事之车。力求谋在关节点、谋在关键处。
我们把争取省委支持作为谋划重点。省委书记李鸿忠连续五年出席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把政策指导作为谋划基点。制定高校党建五年规划、推进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意见》等一些列文件、完善配套制度,实现工作有依据、创新有指引。把打造特色载体和党建品牌作为谋划焦点。打造了“两访两创”、“双带头人”等品牌,开启了高校校级领导全职化试点和院系党政主职一肩挑试点,创建了湖北高校党建研究中心和湖北高校党建培训基地……科学务实的谋划,为拓展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夯实了基础、营造了环境、创造了条件、打开了局面。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党建工作是最大的政绩,高校党建是生命工程和未来工程。对此,我们抓党建、明思路,把握“八抓”:统筹全面抓重点,创新探索抓试点,明确任务抓规划,着力落实抓推进,检验成效抓考评,树立样板抓典型,打造品牌抓特色,扩大影响抓宣传。
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执政的组织基础,同时又是高校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信任度关联影响力。在高校,受尊崇信任的专家学者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够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有利于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为此省委高校工委会同省委组织部在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既是党建带头人,又是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