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Bill!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2268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此,天堂多了一位喜欢穿着蓝色工装,脚踏Schwinn牌自行车,手握尼康FM2胶片相机的老人。上月25日,时尚街拍鼻祖Bill Cunningham因中风不幸去世,业内一片唏嘘。
  网络上对于他的撰文已经很多了,但一致的是,每一篇文章都在描述着这样的Bill:他拥有独特而敏锐的时尚嗅觉,令那些浸染于时尚圈的大佬无不敬佩;他秉持低调而朴素的生活态度,刻画着艺术家独特的个人烙印。
  《纽约时报》特为他开辟“在街上”等街拍专栏;真实记录Bill工作状态的纪录片《我们都为比尔穿盛装》收获了甚好的口碑。令人感动的是,那些记录在Bill镜头里的服装,从来不是明星或名人的附属品,而是走在街上穿得时尚前卫的普通人。
  纪念Bill的同时,记者不禁联想到如今的服装设计师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及他们必须面对的“设计为谁”的终极考问。服装设计师,你在为谁设计?明星、政客、名仕?当你的设计与那些闪光耀眼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你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
  诚然,我们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里。评定优秀的标准往往是以过去的成就树碑立传的,最简单明了的自我介绍便是:“我曾经为某某名人设计服装”,“我的服装荣获过某某设计大奖”??诸如此类的成就履历,无疑是服装设计师成长路上的敲门砖。可是,当你扪心自问的时候,会否稍稍有一些遗憾源自“设计为谁”的单纯与执念?
  好在,时尚摄影师Bill身体力行地给出了一个答案。他在解答“拍摄为谁”的问题时,总是那么自信。因为,他宁愿40年坚持只收取微薄的酬劳为《纽约时报》供稿,也不肯签下一纸雇佣合同。
  “一旦有了老板,他们就会告诉你要做什么,不要让他们得逞。我喜欢找到对的人那种惊喜感,很多摄影师做不了我这活儿,是因为他们被截稿日逼着走。但我可以花上几天、几周、几年,等上一个惊喜。”
  设计师朋友,你什么时候感受过Bill说的那一份惊喜?执事敬者,当敬之。Bill,这一位时尚记录者,真的很令人敬佩。
  当然,服装业内也期待有越来越多像Bill那样的人,从最普通大众的视角,创造属于更多人的美丽。等这样的设计师出现了,或许,会有人惊呼:嗨,Bill!
其他文献
每一届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的举办,都离不开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与付出,本届活动将选出其中的优秀代表予以表彰。这些合作伙伴都是行业各环节的领先企业,有的与中国纤维流行
番茄是江油市育苗移栽的主要品种之一,栽培面积达333hm2以上,除了作春季栽培外,还作秋季栽培。秋番茄栽培一般于6月底7月初育苗,7月底8月初定植,9~10月采收。秋番茄栽培的一
看点1传统与前沿加速融合<br>  一直以来,中国国际时装周都以设计为先导,致力于推动中国时尚产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今年,在“设计+”的主题下,新锐创意设计力量的实力展现、
期刊
3月15~18日,北京服装学院沉浸在一片时尚、前沿、青春、跃动的氛围中.北京服装学院2016开年首个大型时尚活动——北服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2016届毕业设计展暨北服时装周热烈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