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放而设计: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s)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la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及欧洲Living Labs联盟(European Network of Living Labs,ENoLL)中167个案例分析比较,理清Living Lab这一开放创新模式的起源、内涵、创新机制研究流派,及不同类型Living Lab中开放设计现状等,为深入理解Living Lab式社会创新模式,以及构建为开放而设计的概念框架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从近年来艺术介入乡村、参与乡村建设的案例出发,梳理理论与认识的不断进展,同时指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艺术乡建不再是硬件上的改善与提升,更应该通过乡村美育的方式,结合本地的资源与特征,以艺术的力量教化人心,共同建构一个广泛合作、协同发展的乡村共同体。
本文通过对沉浸式展览分类及特征的分析,尝试以沉浸式展览中的“空间视觉、形式视觉、动态视觉、质感视觉、符号视觉”多级视觉图像共同作用形成的视觉逻辑,对观众在展览中的视觉体验过程进行剖析。
本文基于20世纪下半叶的历史发展进程,尝试探讨中国画专业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并如何在学院教学中实现机制创新等问题。首先,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画招生与学生培养机制的发展;其次,深入分析了现代中国画高等教育教学机制;再次,对于中国画专业教师培育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并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的五十余年时间,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及机制创新的重要成就。
清代北京的挂笺经过历代的演变,形成特定图式.其构图巧妙,艺术语言丰富,刻工精细高超.北京挂笺艺术手法多样,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
现代主义对瞬间性与偶然性的探索开启了从现代主义绘画到早期照相术以及动态影像中的创造性现代美学批判模式。其中,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早期影像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参考,他们对瞬间性和偶然性的关注和分析也成为我们今天在影像创作中如何回归本体语言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窦臮《述书赋》以其宏整的构篇、华丽的喻词和时代的风采,呈现了赋史与书史的双重价值。从窦赋论述的本体(书论)与采用的载体(赋法)两条线索,可见两种文艺体裁的历史与技法,其“形象”化、结构美与逞“势”见“态”的气象,又可从“文图”交互的层面深化对书法赋与绘画赋异同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美术传播在革命烽火之中起步,贯穿着深沉的“人民”与“国家”意识,即“以人民为中心”的美术传播理念与“国家意识与形象塑造”的美术传播诉求。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定了党领导下的新美术传播的总体方向,即对人民传播、为人民的革命事业传播和传播革命美术。在党领导下,以报刊和出版物为主的美术传播媒体,以及美术展览和群众美术运动等美术直接传播途径,沿着《讲话》所指的方向展开,引领和促进了革命美术的发展与普及,提供了工农兵群众所需的精神食粮,并发挥了传播党的政治理念和政策方针、动员与鼓
在江西省中部吉安市永丰县、吉水县等大部分地区,民间流行着供奉信仰万民伞的习俗。本文结合赣中地区田野考察访谈及实物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对“万民伞”名称与形制、万民伞页子的名称、数量词、形制等进行考释。研究发现,万民伞及其页子称谓繁多,形制也不尽相同,但总体结构简洁大方,色彩对比强烈,风格较为一致。
今年,是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1889-1961)先生逝世60周年,也是其著作中译本在中国出版30周年。通过近40年来大量的介绍,中国人对柳宗悦及其事业已经不再陌生,但如何准确地认识柳宗悦与民艺运动的意义仍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对柳宗悦的工艺文化思想体系,需要研究者和爱好者认真研读原著,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步辇图》是我国现存最早反映汉藏民族交往的历史画卷,该画以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场景记录了汉藏和亲这一特殊历史事件,本文从礼仪文化的角度以《步辇图》中的礼仪表达方式为参照分析礼仪文化的表现、内在意义与根本追求,通过《步辇图》对礼仪的呈现感受中华礼仪文化真正的秩序要求与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