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涵义及四种模式,并对福建当地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发展建议,以帮助福建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福建 连锁超市 物流配送
1、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涵义及模式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是指连锁超市企业汇集各门店的订货信息,从供货商处集中采购大量的商品,并进行储存保管、配货、分拣、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然后按照各门店的要求,配齐商品,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送达。具有集中采购、集中储备、统一加工配送的特点。
当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主要有四种模式:
(1)自营配送
连锁超市企业根据各门店的销量、规模、网点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地点,自筹资金建立配送中心,并自行管理,以承担各连锁店的商品配送,通常不对外服务。该模式适合于实力强大的连锁超市企业,通过配送的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
(2)供应商直接配送
各连锁门店向供应商下订单,由供应商直接将连锁超市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门店。这种配送模式转嫁了连锁超市的成本,主要适用于保质期短或价值高、需求量少的商品。但对于门店众多、分布范围广的连锁超市企业,供应商直接配送则难以满足。
(3)第三方物流配送
连锁超市将其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营,即实现社会化配送。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专业的物流企业能够通过规模性操作,降低连锁超市的经营成本,同时也能提供更多作业上和管理上的专门知识,合理地运用了社会资源。
(4)共同配送
连锁超市企业同其他企业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联合共同出资建立配送中心,并共同经营和管理,以完成物流配送业务。这种模式通过共享企业的物流资源,减少了单一企业物流设施的投入,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但由于共同配送中心的专用性强,较难扩大业务范围,而且共同经营管理也导致诸多问题,所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福建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及问题
我省当地连锁超市因其发展历史短和发展规模小等原因,其相应的物流配送系统目前存在着不少问题:
2.1企业实力小,配送能力弱,覆盖范围小
由于创建时间短,我省连锁超市最多只有10来年的历史,企业实力无法和有半个世纪历史的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特易购等相比。许多连锁超市仍只是区域性的,覆盖范围小,企业统一采购和进货的比例低;甚至部分连锁超市没有推行总部统一采购和配送,仍实行传统的单店采购和进货,“连而不锁”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大部分连锁超市企业根本没有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即使有,很多也只是由几辆中小型货车组成的一个小车队。所以企业的配送能力很有限,半径距离也不过100公里左右。
2.2基础设施落后,专业性差,效率低下
长期在忽视配送中心的思想指导下,我省连锁超市自身的物流配送系统建设发展缓慢。多数企业配送中心的功能单一,作业场地狭小,多是普通平房仓库,少高层货架的立体仓库和冷藏、保鲜的仓库。多人工操作,少有自动分拣机、电动叉车、自动传送带、真空包装机等机械设备,缺少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运输车辆也多是普通货车,现代化的箱式货柜等特种运输车辆少。信息化、智能化更谈不上,货物的组配、运输车辆的送货路径规划、最优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控制等根本没有。低下的技术和落后的设备,既影响了配送质量又影响了配送速度,效率十分低下。
2.3外包严重,不专业,后患无穷
根据经验,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目前,我省最大的本土连锁超市——永辉超市,在省内也才92家分店,小的连锁企业则只有3、4家分店,所以根本达不到配送中心的经济规模。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只能将大部分配送业务外包,而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找的外包公司也不是专业的物流公司,很多时候都是一些运输个体户,设备不专业,作业也不规范,许多货品在配运过程中经常发生破损、变质,大件商品如冰箱、洗衣机等送到客户手里时更是问题百出,及时性又差,顾客意见大,纠纷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给企业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2.4依赖供应商,转移成本,矛盾重重
由于企业配送能力弱,很多商品就叫供应商直接配送到各门店,将配送的成本轉嫁到供应商身上,但同时又要求供应商不断降价供应价,收取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等。供应商为了生存,供货时就只好以次充好,低劣的商品又卖不掉,面临着退货,退货时的物流成本又由供应商自己承担。连锁超市为了追求自己单方面利益的最大化拼命地挤压上游供应商们的盈利空间,所以与供应商形成了非常紧张的关系,矛盾重重。
2.5忽视逆向物流,问题频出
对连锁超市,逆向物流是指过期、破损或者回收的商品从消费者向连锁企业及供应商转移的过程,它与正向物流无缝对接而成为整个物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可分为回收逆向物流和退货逆向物流两部分。由于观念问题、复杂性等原因,大部分连锁超市对逆向物流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缺少相关逆向物流运作的规范和流程,与其供应商、制造商的反应渠道不通畅,从而导致配送中心或连锁超市的仓库中回流的商品周转速度慢,占据了仓位和资金,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提高了企业的仓储成本。
2.6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低
由于起步晚,目前我省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优秀的物流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而在中小连锁超市中,对引进物流人才、连锁经营人才又不够重视,导致企业内精通物流配送运作模式和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少之又少。专业人员少,就业人员的低素质,对物流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运输、仓储的概念上,更别提制定物流方案和提升物流服务理念。这些都最终导致了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的低效率,降低了物流在提高连锁零售经营效益上的支撑作用。
3福建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发展建议
3.1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科学规划
连锁超市应当在经营的不同阶段和规模选择适当的物流模式。在起步阶段,企业实力弱小,如果自建物流配送中心,投资巨大。此时,企业可以合理地利用供应商直接配送或借助于第三方物流配送,降低成本,但要注意保证配送的质量。另外,从长远来看,企业应当自建配送中心,特别是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有选择地借助社会物流作为补充。当然,自建时要注意科学规划,不求一步到位,选点时要考虑到中心的辐射范围,充分发挥中心的效率,而不是盲目地选点。
3.2重视投入,提高技术
对自建立配送中心的连锁超市,企业应重视投入,加快仓储设施的建设,逐步实现装卸、搬运和存储的机械化,以及商品的条码化,规范作业标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货损。另外,也要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利用网络将各门店与配送中心联结起来,及时地传递、分析和处理信息,提高库存控制技术降低成本,使物流配送实现智能化。
3.3加强与供应商的物流合作,重视双赢
在利用供应商的物流进行直接配送时,为了保证质量,连锁超市对物流配送的管理不能只局限于本企业内部,而应当帮助供应商规范其物流配送作业,提高其管理水平来保证质量。为了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可通过数据互连, 使供应商随时了解到自己供应的商品在超市的销售和库存情况,从而安排生产和供货,进而缩短配送时间,实现快速反应。另外,在利用供应商配送时,不能为了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而盘剥供应商,压榨其利润空间,要重视双赢,这样合作才会长久。
3.4重视逆向物流,加强管理
随着进货量的增加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客户的投诉退货、时间问题的退货、供需问题的退货以及维修报废的退货日渐增多,这导致超市店面仓库及卖场货架的容量越来越小,需及时处理。为避免增加库存成本和影响正常经营,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退货原因,仿照前向物流管理中商品分销模式,分区域设立“返品中心”,集中处理以提高逆向物流效率。高效的逆向物流管理不但能降低连锁超市的运营成本,还可能增加其利润。
3.5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企业的竞争最终要依靠人才。连锁超市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大招收高校物流、连锁专业的毕业生,引进高素质的物流管理和连锁经营的专业人才,增强企业实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现有人才,成立自己的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或轮训;也可以与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合作,联合培养,积极向国内外在物流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学习。
关键词:福建 连锁超市 物流配送
1、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涵义及模式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是指连锁超市企业汇集各门店的订货信息,从供货商处集中采购大量的商品,并进行储存保管、配货、分拣、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然后按照各门店的要求,配齐商品,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送达。具有集中采购、集中储备、统一加工配送的特点。
当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主要有四种模式:
(1)自营配送
连锁超市企业根据各门店的销量、规模、网点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地点,自筹资金建立配送中心,并自行管理,以承担各连锁店的商品配送,通常不对外服务。该模式适合于实力强大的连锁超市企业,通过配送的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
(2)供应商直接配送
各连锁门店向供应商下订单,由供应商直接将连锁超市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门店。这种配送模式转嫁了连锁超市的成本,主要适用于保质期短或价值高、需求量少的商品。但对于门店众多、分布范围广的连锁超市企业,供应商直接配送则难以满足。
(3)第三方物流配送
连锁超市将其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营,即实现社会化配送。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专业的物流企业能够通过规模性操作,降低连锁超市的经营成本,同时也能提供更多作业上和管理上的专门知识,合理地运用了社会资源。
(4)共同配送
连锁超市企业同其他企业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联合共同出资建立配送中心,并共同经营和管理,以完成物流配送业务。这种模式通过共享企业的物流资源,减少了单一企业物流设施的投入,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但由于共同配送中心的专用性强,较难扩大业务范围,而且共同经营管理也导致诸多问题,所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福建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及问题
我省当地连锁超市因其发展历史短和发展规模小等原因,其相应的物流配送系统目前存在着不少问题:
2.1企业实力小,配送能力弱,覆盖范围小
由于创建时间短,我省连锁超市最多只有10来年的历史,企业实力无法和有半个世纪历史的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特易购等相比。许多连锁超市仍只是区域性的,覆盖范围小,企业统一采购和进货的比例低;甚至部分连锁超市没有推行总部统一采购和配送,仍实行传统的单店采购和进货,“连而不锁”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大部分连锁超市企业根本没有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即使有,很多也只是由几辆中小型货车组成的一个小车队。所以企业的配送能力很有限,半径距离也不过100公里左右。
2.2基础设施落后,专业性差,效率低下
长期在忽视配送中心的思想指导下,我省连锁超市自身的物流配送系统建设发展缓慢。多数企业配送中心的功能单一,作业场地狭小,多是普通平房仓库,少高层货架的立体仓库和冷藏、保鲜的仓库。多人工操作,少有自动分拣机、电动叉车、自动传送带、真空包装机等机械设备,缺少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运输车辆也多是普通货车,现代化的箱式货柜等特种运输车辆少。信息化、智能化更谈不上,货物的组配、运输车辆的送货路径规划、最优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控制等根本没有。低下的技术和落后的设备,既影响了配送质量又影响了配送速度,效率十分低下。
2.3外包严重,不专业,后患无穷
根据经验,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目前,我省最大的本土连锁超市——永辉超市,在省内也才92家分店,小的连锁企业则只有3、4家分店,所以根本达不到配送中心的经济规模。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只能将大部分配送业务外包,而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找的外包公司也不是专业的物流公司,很多时候都是一些运输个体户,设备不专业,作业也不规范,许多货品在配运过程中经常发生破损、变质,大件商品如冰箱、洗衣机等送到客户手里时更是问题百出,及时性又差,顾客意见大,纠纷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给企业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2.4依赖供应商,转移成本,矛盾重重
由于企业配送能力弱,很多商品就叫供应商直接配送到各门店,将配送的成本轉嫁到供应商身上,但同时又要求供应商不断降价供应价,收取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等。供应商为了生存,供货时就只好以次充好,低劣的商品又卖不掉,面临着退货,退货时的物流成本又由供应商自己承担。连锁超市为了追求自己单方面利益的最大化拼命地挤压上游供应商们的盈利空间,所以与供应商形成了非常紧张的关系,矛盾重重。
2.5忽视逆向物流,问题频出
对连锁超市,逆向物流是指过期、破损或者回收的商品从消费者向连锁企业及供应商转移的过程,它与正向物流无缝对接而成为整个物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可分为回收逆向物流和退货逆向物流两部分。由于观念问题、复杂性等原因,大部分连锁超市对逆向物流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缺少相关逆向物流运作的规范和流程,与其供应商、制造商的反应渠道不通畅,从而导致配送中心或连锁超市的仓库中回流的商品周转速度慢,占据了仓位和资金,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提高了企业的仓储成本。
2.6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低
由于起步晚,目前我省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优秀的物流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而在中小连锁超市中,对引进物流人才、连锁经营人才又不够重视,导致企业内精通物流配送运作模式和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少之又少。专业人员少,就业人员的低素质,对物流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运输、仓储的概念上,更别提制定物流方案和提升物流服务理念。这些都最终导致了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的低效率,降低了物流在提高连锁零售经营效益上的支撑作用。
3福建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发展建议
3.1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科学规划
连锁超市应当在经营的不同阶段和规模选择适当的物流模式。在起步阶段,企业实力弱小,如果自建物流配送中心,投资巨大。此时,企业可以合理地利用供应商直接配送或借助于第三方物流配送,降低成本,但要注意保证配送的质量。另外,从长远来看,企业应当自建配送中心,特别是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有选择地借助社会物流作为补充。当然,自建时要注意科学规划,不求一步到位,选点时要考虑到中心的辐射范围,充分发挥中心的效率,而不是盲目地选点。
3.2重视投入,提高技术
对自建立配送中心的连锁超市,企业应重视投入,加快仓储设施的建设,逐步实现装卸、搬运和存储的机械化,以及商品的条码化,规范作业标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货损。另外,也要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利用网络将各门店与配送中心联结起来,及时地传递、分析和处理信息,提高库存控制技术降低成本,使物流配送实现智能化。
3.3加强与供应商的物流合作,重视双赢
在利用供应商的物流进行直接配送时,为了保证质量,连锁超市对物流配送的管理不能只局限于本企业内部,而应当帮助供应商规范其物流配送作业,提高其管理水平来保证质量。为了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可通过数据互连, 使供应商随时了解到自己供应的商品在超市的销售和库存情况,从而安排生产和供货,进而缩短配送时间,实现快速反应。另外,在利用供应商配送时,不能为了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而盘剥供应商,压榨其利润空间,要重视双赢,这样合作才会长久。
3.4重视逆向物流,加强管理
随着进货量的增加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客户的投诉退货、时间问题的退货、供需问题的退货以及维修报废的退货日渐增多,这导致超市店面仓库及卖场货架的容量越来越小,需及时处理。为避免增加库存成本和影响正常经营,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退货原因,仿照前向物流管理中商品分销模式,分区域设立“返品中心”,集中处理以提高逆向物流效率。高效的逆向物流管理不但能降低连锁超市的运营成本,还可能增加其利润。
3.5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企业的竞争最终要依靠人才。连锁超市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大招收高校物流、连锁专业的毕业生,引进高素质的物流管理和连锁经营的专业人才,增强企业实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现有人才,成立自己的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或轮训;也可以与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合作,联合培养,积极向国内外在物流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