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聚居地的古树:分布格局、驱动因素与保护实践

来源 :广西植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树是人类聚居地最具标志性的生物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古树正面临衰退.如何保护人类聚居地的古树及其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是科学家和林业管理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尽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古树研究论文发表,但仍然缺乏对人类聚居地古树研究现状和观点的总结.我们从古树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分布格局和驱动因素、保护的文化根源和保护实践,以及古树保护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对目前人类聚居地古树的研究现状和观点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对未来古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启发,并为古树的可持续保护提供建议和参考.
其他文献
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交通地理学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探究贵州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县域交通可达时间表现出可达性优的县占比多与可达性差的县占比少的等级差异现象,可达性强弱与城市人口规模呈现线性不匹配特征,呈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占比少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域占比多的相对差异较大的“跷跷板”效应;②县域可达时间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差异且呈现以贵阳为核心向边缘逐渐递减的圈层式空间分布格局,可达性潜力呈现以贵阳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