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是每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影响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班主任肩负着如此重任,因此要致力于提高学识水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完善自我,才有资格教育和塑造学生。要使学生从心理上趋向和认同班主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关键在于班主任要具备更高的素质。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凝聚力 工作 条件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肯定会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而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是非常艰巨的,关键要靠班主任的个人所具备的素质。
一、德是凝聚力之道
德的涵义包括思想政治、人生观和价值观、精神意志、理想等健康心理品质及自我约束、顾全大局、诚实守信、维护集体、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班主任的德行和高尚的人格,对学生有着强烈、深远的感染力,这已为古今中外无数事例所证明。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师表”尤为重要。班主任的“言教”固然要让学生信服,而“身教”更要让学生佩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随时印入学生脑海里,引起学生心灵的感应,并且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真可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其他教育方法和技巧无法比拟的。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模仿是学生的天性,示范是最佳的语言,因此,班主任应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带头不做。班主任要以德服人,时时处处做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得到学生认可,引起自觉的效仿。班主任的示范角色,其力量胜过任何空洞华丽的说教,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归宿和依托意识,从而增强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才是凝聚力之本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最活跃的阶段,这时的青少年有活跃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探究一切,尝试一切。素质教育的目标也要求和鼓励学习发展个性,发展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等。班主任集教师、教练员、导演、心理医生诸多角色与一身,是教育科学思想理论的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开拓者,没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素养,很难为发展需求不一的青少年提供优良的服务,从而就很难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素质教育对当代班主任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要求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要多才多艺。
大量事实证明,现代学生已不再喜欢那种古板单一“正人君子”式的班主任,而喜欢那些不仅学识渊博且多才多艺有着广泛兴趣爱好的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的凝聚力、影响力不仅来自课堂上精彩的表演,也不仅通过对学生慈母般的关怀和爱护,还会通过广泛的兴趣爱护及惊人的特长表现出来。
全国杰出的班主任魏书生老师,在教学之余兴趣广泛,他酷爱气功,喜好书画,学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自不必提,单是他把气功与管理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民主+气功”的全新管理模式,就可谓独树一帜,博得人们的啧啧称赞。所以班主任不仅要胜任自己所教学科,而且要把握机会,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学生当中牢牢树立威信,这样,班主任便会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使学生有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青出蓝而胜于蓝。
三、爱是凝聚力之源
班主任是班级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设计师和技师。他要精心创设一个使青少年获得健全发展的最佳心态环境。然而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又不可能脱离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因此要建立师生相互配合的和谐的共同体,班主任的凝聚力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这凝聚力便是班主任对事业、对学生的炽热的爱。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既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教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启迪、呼呼、激励学生的“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爱、博大的爱、崇高的爱。在爱的天平上,班主任不能以个人喜恶偏爱优等生而嫌弃后进生,后进生就像缺钙的孩子需要补钙一样,这些弱苗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否则就会枯萎。他们理应得到班主任更多的爱,当他们犯错时班主任应热爱、尊重、体贴他们,要热问题冷处理,找出其心灵深处的“闪光点”,耐心引导帮助他们,用真诚和爱心将雪消融,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本学期开学初,笔者的班级曾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个学习不是很好的女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后,主动帮助别人的完成任务。在后来在班会上总结时,笔者表扬了几位班干部,无意中把那个女生给漏了。该生事后伤心地哭了。当笔者知道这个事情后,心里不免内疚起来。没想到班主任一句很平常的肯定夸奖对孩子有那么重的分量。难道就因为她成绩不佳就可以忽视她关心集体、要求上进、热心助人的心愿和点滴的事迹吗?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保护学生。”任何一颗幼稚的心灵都需要爱的滋润,渴望老师的关怀,得到教师的首肯。为了医治那颗受伤的心灵,笔者特意在全班同学面前检讨了自己工作的失误,真诚地感谢她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这位同学当时眼里噙着激动的泪水。从那以后,她更热心于班集体工作,学习也刻苦多了。
每位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都应理所应当地受到同样的关怀、尊重和保护,既要让他们知道班主任的期待,又要让他们体会到班主任的爱心和平等的心态,使他们生活在充满真诚、友爱、活泼、轻松、上进的气氛中培养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既具有同情心,又懂得体贴他人,具备自发的爱的能力和交际能力。这样在班主任凝聚力的作用下,几十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必将凝聚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集体。
参考文献:
[1]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2]程克己;谭冬梅;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关键点[J];成才之路;2008年第27期
[3]杨雯;怎样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N];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鲁敏;班主任工作的艺术[J];成功·教育;2010年第9期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凝聚力 工作 条件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肯定会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而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是非常艰巨的,关键要靠班主任的个人所具备的素质。
一、德是凝聚力之道
德的涵义包括思想政治、人生观和价值观、精神意志、理想等健康心理品质及自我约束、顾全大局、诚实守信、维护集体、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班主任的德行和高尚的人格,对学生有着强烈、深远的感染力,这已为古今中外无数事例所证明。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师表”尤为重要。班主任的“言教”固然要让学生信服,而“身教”更要让学生佩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随时印入学生脑海里,引起学生心灵的感应,并且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真可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其他教育方法和技巧无法比拟的。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模仿是学生的天性,示范是最佳的语言,因此,班主任应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带头不做。班主任要以德服人,时时处处做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得到学生认可,引起自觉的效仿。班主任的示范角色,其力量胜过任何空洞华丽的说教,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归宿和依托意识,从而增强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才是凝聚力之本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最活跃的阶段,这时的青少年有活跃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探究一切,尝试一切。素质教育的目标也要求和鼓励学习发展个性,发展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等。班主任集教师、教练员、导演、心理医生诸多角色与一身,是教育科学思想理论的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开拓者,没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素养,很难为发展需求不一的青少年提供优良的服务,从而就很难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素质教育对当代班主任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要求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要多才多艺。
大量事实证明,现代学生已不再喜欢那种古板单一“正人君子”式的班主任,而喜欢那些不仅学识渊博且多才多艺有着广泛兴趣爱好的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的凝聚力、影响力不仅来自课堂上精彩的表演,也不仅通过对学生慈母般的关怀和爱护,还会通过广泛的兴趣爱护及惊人的特长表现出来。
全国杰出的班主任魏书生老师,在教学之余兴趣广泛,他酷爱气功,喜好书画,学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自不必提,单是他把气功与管理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民主+气功”的全新管理模式,就可谓独树一帜,博得人们的啧啧称赞。所以班主任不仅要胜任自己所教学科,而且要把握机会,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学生当中牢牢树立威信,这样,班主任便会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使学生有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青出蓝而胜于蓝。
三、爱是凝聚力之源
班主任是班级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设计师和技师。他要精心创设一个使青少年获得健全发展的最佳心态环境。然而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又不可能脱离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因此要建立师生相互配合的和谐的共同体,班主任的凝聚力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这凝聚力便是班主任对事业、对学生的炽热的爱。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既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教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启迪、呼呼、激励学生的“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爱、博大的爱、崇高的爱。在爱的天平上,班主任不能以个人喜恶偏爱优等生而嫌弃后进生,后进生就像缺钙的孩子需要补钙一样,这些弱苗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否则就会枯萎。他们理应得到班主任更多的爱,当他们犯错时班主任应热爱、尊重、体贴他们,要热问题冷处理,找出其心灵深处的“闪光点”,耐心引导帮助他们,用真诚和爱心将雪消融,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本学期开学初,笔者的班级曾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个学习不是很好的女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后,主动帮助别人的完成任务。在后来在班会上总结时,笔者表扬了几位班干部,无意中把那个女生给漏了。该生事后伤心地哭了。当笔者知道这个事情后,心里不免内疚起来。没想到班主任一句很平常的肯定夸奖对孩子有那么重的分量。难道就因为她成绩不佳就可以忽视她关心集体、要求上进、热心助人的心愿和点滴的事迹吗?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保护学生。”任何一颗幼稚的心灵都需要爱的滋润,渴望老师的关怀,得到教师的首肯。为了医治那颗受伤的心灵,笔者特意在全班同学面前检讨了自己工作的失误,真诚地感谢她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这位同学当时眼里噙着激动的泪水。从那以后,她更热心于班集体工作,学习也刻苦多了。
每位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都应理所应当地受到同样的关怀、尊重和保护,既要让他们知道班主任的期待,又要让他们体会到班主任的爱心和平等的心态,使他们生活在充满真诚、友爱、活泼、轻松、上进的气氛中培养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既具有同情心,又懂得体贴他人,具备自发的爱的能力和交际能力。这样在班主任凝聚力的作用下,几十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必将凝聚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集体。
参考文献:
[1]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2]程克己;谭冬梅;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关键点[J];成才之路;2008年第27期
[3]杨雯;怎样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N];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鲁敏;班主任工作的艺术[J];成功·教育;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