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也很仗义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那是初二上学期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吃过早饭,我遵从父母的安排,从县城坐车到乡下去看望久违的外公外婆。
  上车后,我发现我的邻座是一个老爷爷。看就知道他是一大早进城卖菜的,因为他身边的过道上放着一根长长的扁担,他的座位下面还塞着两个大箩筐。我说:“爷爷,您是进城来卖菜的吧?”老人说:“是呀!”我说:“您这么快就把菜卖完了?”老人说:“我把菜卖给菜贩子了,所以卖得快。”
  就在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的时候,司机上车了,看来要发车了。他扫视了一下车内,开始清点人数,当他看到过道里的扁担和座位下的箩筐后,便说:“老人家,请您把扁担和箩筐放到行李厢吧,路上还要上人,东西放过道里不方便。我去给您把行李厢打开。”
  说着司机就下车了,老人赶紧把箩筐拖出来,又拾起扁担。我说:“爷爷,我帮您吧。”老人说:“不用,这东西不重,我自己拿下去就行了。”
  就在老人下去放东西的时候,上来了一个穿花衬衫的年轻人,他见我身边的座位空着,就一屁股坐了上去。这位子是老爷爷的,他怎么能坐呢?我正准备向他说明,老爷爷回来了。见座位被人占了,他叹了一口气,站在了过道里。见此情景,我终于忍不住对“花衬衫”说:“这个座位是这个爷爷的,他刚才下去放东西了。”花衬衫把眼一瞪:“这车又不是对号入座,哪儿有空我就坐哪儿。”我说:“是老爷爷先上车的。”“那也不行!”说着“花村衫”眼里露出凶光,车上没有人敢站出来,连司机也不敢发声。老爷爷忙对我摆摆手,示意我不要和“花衬衫”争执了。
  “你也太不讲理了,这个座位就是老爷爷的!”我越说越激动,眼里喷出怒火,“今天你必须得让!”
  “我就不让,看你小子能把我怎么樣?”“花衬衫”向我晃了晃拳头。
  “你不让是吧?我现在就打‘110’,让警察来评评理。”说着,我掏出手机,准备拨电话。
  见我来硬的,“花衬衫”一下子软了下来:“算你狠!我坐下趟车!”他让出座位,气呼呼地下车了。我把老爷爷拉到座位上,老人握着我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孩子太仗义了!”
  “是呀,和他比起来,我们真是惭愧。”
  “做人就要这样,仗义的人多了,社会风气才会越来越好。”
  车上的人开始议论起来。
  以前,同学们都说我胆小怕事,那天我才发现,原来,我也很仗义。
  【得分点解析】
  叙事完整。文章叙事完整,开篇交代事件发生的起因,中间重点写“我”伸张正义,要求“花衬衫”让出本属于老爷爷的座位。整个事件充满了正能量,把“我”的仗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巧用对话。文章主体部分通过“我”与“花衬衫”的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并借乘客的议论说明“我”的仗义,引出“我”对自己的新认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在对话中得到具体的表现。
其他文献
“这怎么啦?不就是有点脏嘛……”  “你干吗往我车子上放……”我陪妈妈去买菜,在菜场门口,一群人围在一起,嘈杂声透过人墙传得好远。  发生什么事了?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来,忍不住挤进人墙。只见一位阿姨手里拎着一个环保袋,里面装着菜,下面在滴水,估计是买的鱼虾,袋子破了。阿姨对面是一位气势汹汹的老爷爷,只见他两眼瞪得滚圆,指着身边的电瓶车,嘴里像開了火的机关枪:“你看你看,你那么脏的袋子放我车座上
暮春时节,杨万里正急匆匆地赶路。  走着走着,被眼前美丽的景象所吸引,也渐渐放慢了脚步。远处,天是那么的蓝,飘浮着朵朵白云,几座小山丘都換上了绿色的新衣裳。山脚下几棵粗壮挺拔的大树,树叶虽不茂密,却已显现出春色的盎然。肥沃的土地上种着大片金色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也更加鲜艳了。一阵春风吹来,油菜花轻轻摇摆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杨万里沿着小路继续前行,疏疏落落的篱笆边有几棵树,枝头的叶子已经
9月19日 星期一 晴  老师今天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泡大蒜。  回到家,我放下书包,直奔厨房,找妈妈要了一头大蒜。我把大蒜掰成一瓣一瓣,放在盘子中,他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兄弟,围坐在一起。妈妈告诉我,泡蒜的水不能倒太多,否则蒜瓣会坏掉。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倒水,只倒了盘子的三分之一。  泡了水的蒜兄弟不听话,东倒西歪,有的还翻起了跟头。妈妈说:“蒜不能倒,要立起来,否则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发不了芽。
阅读带给了我们知识和智慧,阅读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这期小编为同学们推荐一些与书有关的书,讲述阅读的故事。  《我喜欢书》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神奇的、有趣的书的世界。让我们知道,书里可以有好笑的事情,有恐怖故事,有童话,有儿歌,有恐龙,有怪物;有奇妙的宇宙,有知识,有强盗……有一切我们想到的和想不到的事情……撩动我们对阅读的好奇和渴望。  《我讨厌书》  米娜生长在一个书堆成灾
【训练主题】  我们在行程中突然遇到一条河,怎样过河呢?要么有一条船摆渡过去,要么架上一座桥,从桥上通过。我们写文章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要使文章前后连贯,成为一个整体,同样需要“船”或“桥”——过渡。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作文中怎样过渡。  【方法指导】  过渡,总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即總结上文,引出下文。写好过渡,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语气连贯通顺,使前后文章连成一体,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常见的过渡方
秋天从哪里来,秋天又会到哪里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金秋十月,去寻找秋天。  秋天在哪里?芦塘里,芦苇换上金衣,带上金冠,风轻轻一吹,远远望去,仿佛是一群穿着金丝裙,头戴金冠的仙女在缕缕微风中翩翩起舞。走近一看,一丛丛狗尾草戴上了一个个黄中带绿的绒毛球,那细长的身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让人感觉他们是多么轻盈而柔美。从泥土上轻轻捡起一根狗尾草,倒立一看,如同秋姑娘的金色绒球耳环。哦,原来秋天在芦塘里! 
在班里,我绝对是一个重量级人物。论身高,我全班之最;论体重,我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我的大腿粗壮有力,肚子圆鼓鼓的,里面好像装着半个大大的篮球。别看我长得有点儿胖,但浓眉大眼,很有男子汉气度呦,老师还总夸我是個大帅哥呢!  我是班级里出了名的大力士,只要逢有力气活儿,无论愿意与否,我总要一马当先,否则,同学们的眼光可要“杀”了我,哈哈。为此,我被老师任命为生活委员助理,午餐时,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的
【导引语】  记叙文除了以记叙为主之外,还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如抒情和议论等。龙欲腾飞须妙笔点睛,文欲感人要匠心独具。在记叙中,增加适当的抒情与议论的成分,就如同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会使我们的表达更具特色,文章更具魅力。  A.技法揭秘  技法一:画龙点睛妙议论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议论是在文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感受,可出现在开头,总领全段、全文,
人生难免有一些磕磕碰碰。  曾经读过这么一则故事,溪水前行时遇到了一块石头,石头对它说:“伙伴,知难而退吧!不然我会把你劈成粉身碎骨。”溪水回答:“我宁可粉身碎骨,也会向前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溪水犹如万马向前奔腾,不久石头的棱角就秃了。  读完《溪水与石头》,我的眼前仿佛也出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唱着歌儿向前奔跑着,耳边似乎也响起了溪水清脆的声音:“无论前面有艰难险阻,我都要勇往直
每当看到电视闪现警察的画面时,每当看到警笛呼啸而过时,我就很激动,也很兴奋,我会骄傲地对小伙伴们说:我爸爸也是一名警察!  爸爸个子很高,长着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闪着严厉的目光。可能是因为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原因,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和他不到四十岁的年龄很不相称。我的爸爸长得很黑,但是他常说:“我虽然长得黑,但是我的心是鲜红的,因为那是为人民服务的心。”  记得我刚懂事时,有一天,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