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视听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单价、数量和总价”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购物画面,可以有学生买学习用品的画面、妈妈买菜的画面,还可以是教师买体育用品时的画面。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每个物品的价格显示在对应的物品上,这样就能把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从而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2.多媒体技术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给学生播放完“购物”的画面之后,笔者让学生思考“买一支铅笔需要3角钱,如果买3支铅笔,需要花费多少钱?”“每个篮球50元,如果买4个篮球,总共需要多少钱?”等问题,使学生弄清楚了商品的单价、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将生活问题数学化了。
  3.多媒体技术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发挥多媒体技术信息量丰富的优势,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难懂的专业术语。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单价、总价和数量这三个概念,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时,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选材要新颖,调动学生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色彩鲜艳、图像直观和动静结合的特点,教师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的兴趣;或者利用多媒体操作性和直观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教师再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如果一个操场或一块地是平行四边形,它还能采用此方法计算面积吗?如果不用数方格的方法,采用什么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
  2.拓展教学空间,丰富学生的情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应用到教学中,把课堂教学和生活场景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丰富教学资源,又能使数学教学生活化。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将与圆有关的趣题、数学史料等相关知识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能够丰富学生的认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问题
  多媒体技术可将生活场景植入课堂,形象、直观地展示抽象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左、右、前、后、上、下”的物体相对位置时,笔者结合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培养了学生的直观认识能力。如笔者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动物聚会的画面,将动物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清楚地展示出树上有小鸟、猴子、老鹰等,树下有大象、狐狸和羚羊等动物。然后让学生说出每个动物的具体方位,区分这些相对位置关系,寓教于乐,有效地解决了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多媒体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石排小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