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春天(外一首)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dsa4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枪 挺胸
  我以军人特有的英姿眺望
  春天正向我們一步步走来
  迎候春天
  我准备了很多鲜花
  把春天打扮得更加漂亮
  我写了很多赞歌
  融入春天的合唱
  迎接春天
  攒足汗水献给沃土
  攒足前进的力量
  和春天一起出发
  青春光芒
  闪亮的军徽告诉我
  你铁血的荣光
  年轻的战士
  点燃青春的光芒
  明亮的眼睛
  告诉我纯情的向往
  紧握手中的钢枪
  绽放青春梦想
  热血铸就的方阵
  军人的称号无上荣光
其他文献
魏贞淑是红高粱家乡山东高密的一名女教师,是“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963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不久,魏贞淑来到了这个世界,高中毕业后,18岁的她在农村老家做了小学老师,这一做就是 38年。38年来,她一直坚守在农村老家,一直和孩子们讲述着雷锋的故事。  魏贞淑现在是高密市柴沟镇的少先队总辅导员。在柴沟镇教管办的协调下,她每年都要给孩子们讲述上百场雷锋故事,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雷锋
期刊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新风尚,2018年 3月 25日,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星七班班主任王莉带领学生及家长们一同走进石家庄市老年人养护院,开展“志愿敬老行 关爱传真情”志愿公益活动。  他们为老人们带来了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参观了住在这里的革命老前辈的光荣事迹展览,聆听了英雄、英模的感人故事。之后,小志愿者们兵分两路,一路走进老人们生
期刊
阳春三月,在第 55 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由《雷锋》杂志、嘉峪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织的“雷锋精神与新时代同行”报告团走进甘肃省嘉峪关市,将“雷锋精神”的人性光芒广播在新时代的大漠雄关。胸怀 :“雷锋精神”的气质  “如果雷锋还活着,今天他已经是 78岁的老人了。在生命的时空未曾经历的地方,我们很难想象雷锋作为一个 78岁老人的模样,但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却永远无法忘记他生命定格之前那年轻的面容
期刊
雷锋是在党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在他短暂的22年生命历程中,没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战斗,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的事迹却长久感动中国传颂世界,学雷锋活动持续半个多世纪仍然经久不息,雷锋精神绵延传承几十年依旧蓬勃鲜活、熠熠生辉。历史和实践证明,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与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共进,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跨越时空的穿透力。随着社
期刊
练兵备战,粗一看似乎与雷锋精神没有什么关联。细想起来,做好练兵备戰工作,却离不开雷锋精神。越是弘扬雷锋精神,练兵备战越是富有成效。  雷锋不仅是好人好事的典型,更是爱岗敬业的模范。雷锋从不以为自己的岗位、平常所做的工作很小,而 是 甘 愿 做 革 命 的“螺丝钉”,自始至终都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他认为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
期刊
成长的花季悄无声息  如江南细雨  渐远渐杳  捕捉不到一丝踪迹  却分明感到已逝去  日子  一天天走过来  一天天走过去  那些缤纷飞舞的少年踌躇  像五彩花瓣  飄落在风里雨里  在心底  时时泛起五味涟漪  眼睛单纯得  没有一丁点灰尘杂质  脑海里储存着  一件件解不开的好奇  梳挽起碎不得拾的飘零  端庄起艳而不妖的美丽  珍藏起步履收获的时光  封存起灯下呢喃的心语  轻轻地 轻轻地
期刊
3月20日早晨,在南京路步行街第一医药商店门口“南京东路民兵连为民服务队”服务点前,60多名穿着迷彩服、佩戴“民兵”标识的黄浦民兵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南京路,摆出 10多个服务摊位,为群众提供理发、电器修理、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 10多项免费服务。排着队等待服务的老百姓纷纷称赞 :“每月 20 号他们都来,从不间断,黄浦民兵就是南京路上的活雷锋。”  “不忘初心,为民服务。自1982年3月20日开始,
期刊
金保彦的一张照片很吸引人 :不大的粥店里,桌椅整齐,墙上贴满志愿者的照片,角落里摆着一只募捐箱。一切都很普通、很平静。照片的主人公金保彦站在墙壁折角处,围着印有“万舟苑爱心粥”字样的红色围裙,戴着眼镜,露出极其自然舒缓的笑容。  他是河南省焦作市爱心粥店的店长,“80后”,没有多少波澜壮阔的经历。和很多人一样,金保彦平平淡淡、中规中矩地生活,并为未来努力奋斗。而让他的人生与众不同的,是他长期以来从
期刊
雷锋来鞍钢,做学徒的收入比在湖南农场少拿10块钱,还离开温暖熟悉的南方家乡,到寒冷陌生的东北鞍山。他说 :“我是为了炼钢,不是为了钱来的。”  雷锋在鞍钢,服从组织安排,放弃了当炼钢工人的强烈愿望,认真学开推土机,提前七个半月完成《师徒包教保学合同》。他说:“我就甘当一颗螺丝钉了。”  在工作中,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忘我劳动,超常奉献。他说 :“我不是为了当先进才这样做的。”  在
期刊
她身形柔弱,却目光坚定,因为担负着近两千名学子的希望,不敢怠慢 ;她力排众议,改革大刀阔斧,将学校打造成了沧州地区中小学国防教育的“领头羊”;她关爱学生,不忘为师的初心,将自己的每分慈爱与专注,都奉献给了这片教育热土。她就是沧州市光明小学校长—于会利。  初次见到于校长,即为她的“与众不同”所吸引 :瘦削的身庞,如炬的目光,侃侃而谈以及话语中不容置疑的坚毅,一副妥妥的女强人形象!  “师者,所以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