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探索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要求在不断提升,由于治理结构、规模、管理基础、人才等因素影响,目前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本文对国有中小企业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问题原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进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1 加强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
  按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为中小微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国有中小企业与其他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有中小企业是对国有大型企业的有益补充,对于完善社会经济生态、促进社会稳定有着积极影响。在当前中小企业越来越强调业务细分市场、企业竞争优势的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手段。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提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存在于企业经营的全流程,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能够促进企业持续良性经营。
  由于体系、规模、管理方式等的限制,国有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率,部分问题甚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因此,加强对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开展对内部控制建设方式的研究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2 国有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中小企业由于治理结构、规模、管理基础、人才等因素,在企业内部控制的体系建立和运行存在较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总体上看,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企业决策不规范
  国有中小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权力集中,由于考核要求,多数企业主要领导集中于调动资源完成经济指标,往往在决策中重视以往经验和领导人员直觉,难以对决策事项进行系统的分析,造成决策不规范的现象,管理的随意性较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授权不明确的现象,企业内部超越权限的事情较多,超越权限的事情没有得到制止和处罚,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约束被突破。
  2.2 缺乏系统的控制体系
  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比较薄弱的现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制度设计上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内控制度之间不能起到制衡和监督的作用,企业制度和控制措施建立基于外部监管和上级组织要求。存在着在出现问题事后再建立制度和控制措施的现象,缺乏对企业制度的系统思考和制度体系建立计划。
  2.3 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时,强调不同岗位之间的牵制和制约,中小企业由于企业人数少,往往存在抹不开情面,内部控制在执行时存在打折扣的现象;部分情况是由于企业人员较少,往往在部门设置和岗位设置上综合程度较高,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员工承担多种类型的工作,难以按照不相容职责的要求,进行严格的区分,岗位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国有企业还存在部分制度是应上级要求建立,与企业的契合度不高,实用性不强,从而导致难以执行。
  2.4 未形成企业内部控制文化
  企业管理者主要精力用于完成经济指标,难以顾及内部控制的提升和改进,内部控制的学习、宣传少,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难以有懂得管理、内部控制的人才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提升和改进,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内部控制文化意识不强。
  3 国有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分析国有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法人治理、缺乏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监督机制不健全和企业人才能力满足要求等原因造成。
  3.1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按照国有企业管理要求,国有中小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企业规模小,治理结构普遍存在不完善的现象。董监事成员由上级主管单位(部门)的相关人员构成,难有精力顾及企业的管理;内部的董监事人员本身为企业管理人员,容易出现企业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都集中在企业主要领导,董监事的监督作用难以发挥的现象。
  3.2 缺乏针对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主要面向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提出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国有中小型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业务比较单一、人员有限,难以按照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针对中小企业,没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文件,导致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建立内部控制的参照。
  3.3 监督机制不健全
  国有中小企业的监督主要来自于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包括国有企业主管单位(部门)监督、社会监督等,但外部监督对于国有中小企业而言,仅能起到最基础的监督,难以达到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效果;内部监督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监察部门等开展的监督,由于企业规模、人员的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职能多数与综合管理部门职能合并,不能有效、独立地开展监督,独立设立的部门也往往存在着人员能力、素质难以满足要求的现状,不能够有效及时地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进行评估和提出改进措施。   3.4 企业专业人员难以满足要求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吸引力较弱,企业总体人员能力、素质与大型企业相比有一定差距。这样的差距也导致由于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在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设计时,难以达到先进的管理水平;企业员工在执行内部控制措施时,难以通过个人的主动作为弥补内控措施不足的缺陷,主动作为的作用发挥不够。
  4 加强国有中小型企业内控的措施
  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看,不断扩大规模是发展的趋势。但是,也要看到,国有中小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发展的环境、竞争优势都不明显,中小企业既要抓住发展机会,还必须苦练内功,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4.1 结合实际确立内部控制管理模式
  由于目前国家和相关部门发布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和操作指引主要针对大中型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没有现成的内控管理套路可循,需要结合国家相关要求和自身发展目标,探索符合自身的内部控制模式,以是否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为依据。确定模式后,根据企业的资源特点和业务发展阶段,分步实施,达到既管用又好用的目的。
  4.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一套结合企业实际、严密的内控制度是对于企业管理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国有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中,一是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分析目前企业的主要业务,围绕业务发生的经济活动需要哪些控制制度,逐步进行建立;二是要采取一定的切入点,如利用财务管理制度等作为切入点,延伸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是要充分考虑国有企业主管单位(部门)的要求,通过制度引导企业规范发展。
  4.3 加强对员工的内部控制培训
  内部控制措施最终要由企业各级人员进行落实,只有企业员工理解并接受内部控制的各项要求,才能自觉地履行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企业应通过各种培训、内部会议等形式,加强对员工培训,使员工明确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的业务拓展息息相关,使其提升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4.4 加强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监管
  国有中小企业的主管单位(部门)要注重加强对其内部控制的指导,从总体思路上为企业提供分析和指导,引导其分布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从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的内部控制要求部分抓起,既要考虑企业的现有能力,又要避免由于内控缺失引发的失控风险;要完善国有中小企业内部监督,通过内部审计、专项审计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和内控缺陷,同时要通过专项监督抓好企业在重大事项上的集体决策审批制度;同时,还要逐步建立中小企业自身的监督力量,保证企业的日常运营。
  4.5 做好企业内部控制文化的建设
  文化对于国有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向的、积极的内控文化将对内控建设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企业的主要领导作为企业文化的引领者和创造者,首先需要树立起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通过会议、文件、宣讲等多种方式,强调企业的规范运作需要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强化员工的意识的提升,同时,鼓励员工对工作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对有益的改进措施进行奖励,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取得全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同。
  5 结语
  内部控制管理对于企业提升效率、改进自身能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及经营的可持续性,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但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中面临管理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能为企业竞争力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配套指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刘玉明.浅析如何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1.
  [3]李光耀,李冰琨.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4,10.
其他文献
早在今年初,正在中国客车出口因全球金融危机而陷入低谷的时候.大金龙接到了一个亿元大订单——406辆大金龙客车将在非洲的塞内加尔组装生产.成为一大亮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系部的长效发展。文章主要从学院精神、内涵建设、声誉营造、软资源和硬资源、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等关键方面阐述了符合科学
针对聚甲醛产品产能过剩、销售低迷的情况,笔者以聚甲醛工艺聚合反应过程为出发点,通过对工艺过程的调节,阐述了生产过程达到高产能、高质量、低消耗的要求,在保证企业的安稳
摘 要:作为人力资源主管,我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于职守、优质服务、工作高效“的要求,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攻坚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深化企业改革、创新管理经营模式、强化成本管控、推动公司和谐稳定发展为工作思路,坚持用事业培养人才、用待遇吸引人才、用发展留住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引进、选用、激励等机制,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性学习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兴趣,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提升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作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教学系统。要使实践教学活
人力资源是组成企业的重要部分,劳动力将直接作用于企业要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企业的营销能力很大一部分都决定于人力资源的质量。因此,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