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刻意摆放的坐席,没有刻意搭建的讲坛,没有刻意营造的氛围。这里所有的,只是一本相互见证的签名册,以及一颗颗对中国汽车充满激情与期盼的心。12月8日晚的北京会议中心多功能厅,灯火辉煌,欢快的音乐,伴随着嘉宾们的轻松闲聊,“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宣告成立了。
由《汽车观察》杂志和美中汽车交流协会共同打造的“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首次聚会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重量级人物。在大家的一致掌声中,美中汽车交流协会主席、上汽集团副总裁汪大总博士作为论坛的首任轮值主席做了开场发言。没有刻意的寒暄,汪大总对于论坛的功能和宗旨做了精辟的阐述,他说,“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只是搭建了一
个思想交流的平台,一条互通信息的渠道,让同行们有了一个场所和机会,去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冷静的思考,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中国汽车工业更好地发展献言建策,从而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汽车观察》杂志总编辑刘小勇也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中国的汽车产业硬件水平已经不比国外差,但软件水平差距还是比较明显,最珍贵的软件不是写在纸上或拷贝在光盘中,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成立论坛的目的就是要激活汽车精英人士头脑中的软件资源,助推汽车产业发展。”
事实上,成立这样一个论坛组织,也是《汽车观察》杂志一直在推动的事情。在2006年的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期间,很多业内人士及汽车行业的海归们便建议成立一个相关论坛及组织,方便大家交流沟通。这一愿望在志同道合的美中汽车交流协会的参与下,迅速变成了现实。
作为论坛成员的中坚力量,汽车行业的海归们成为当天论坛成立的主角。除了汪大总博士,上海交大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海归第一人许敏博士,北汽福田副总经理邬学斌,长丰动力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院士韩志玉博士,众泰控股集团总裁王景立博士,潍柴集团副总裁钱诚博士等先后登台,用热情的语言勾勒出了这个论坛的美好前景。而作为长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先生则自始至终热情地参与交流,对汽车的热爱和企盼在两代汽车人之间流动。
“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的成立,正式宣告了一个有别于一般论坛形式的全新论坛的诞生。按照主办方的构想,本论坛的每次活动,将不拘于人数、地点和形式的限制,力求打造出一个灵活多变的风格。
作为论坛首任执行主席,汪大总博士第一个在论坛的签名纪念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紧接着,嘉宾们都认真地在印有论坛宗旨的签名册上署下自己的名字。根据大家的意见,论坛执行小组把下次论坛的活动时间初步定在了2008北京国际车展期间。
由《汽车观察》杂志和美中汽车交流协会共同打造的“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首次聚会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重量级人物。在大家的一致掌声中,美中汽车交流协会主席、上汽集团副总裁汪大总博士作为论坛的首任轮值主席做了开场发言。没有刻意的寒暄,汪大总对于论坛的功能和宗旨做了精辟的阐述,他说,“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只是搭建了一
个思想交流的平台,一条互通信息的渠道,让同行们有了一个场所和机会,去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冷静的思考,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中国汽车工业更好地发展献言建策,从而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汽车观察》杂志总编辑刘小勇也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中国的汽车产业硬件水平已经不比国外差,但软件水平差距还是比较明显,最珍贵的软件不是写在纸上或拷贝在光盘中,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成立论坛的目的就是要激活汽车精英人士头脑中的软件资源,助推汽车产业发展。”
事实上,成立这样一个论坛组织,也是《汽车观察》杂志一直在推动的事情。在2006年的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期间,很多业内人士及汽车行业的海归们便建议成立一个相关论坛及组织,方便大家交流沟通。这一愿望在志同道合的美中汽车交流协会的参与下,迅速变成了现实。
作为论坛成员的中坚力量,汽车行业的海归们成为当天论坛成立的主角。除了汪大总博士,上海交大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海归第一人许敏博士,北汽福田副总经理邬学斌,长丰动力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院士韩志玉博士,众泰控股集团总裁王景立博士,潍柴集团副总裁钱诚博士等先后登台,用热情的语言勾勒出了这个论坛的美好前景。而作为长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先生则自始至终热情地参与交流,对汽车的热爱和企盼在两代汽车人之间流动。
“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的成立,正式宣告了一个有别于一般论坛形式的全新论坛的诞生。按照主办方的构想,本论坛的每次活动,将不拘于人数、地点和形式的限制,力求打造出一个灵活多变的风格。
作为论坛首任执行主席,汪大总博士第一个在论坛的签名纪念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紧接着,嘉宾们都认真地在印有论坛宗旨的签名册上署下自己的名字。根据大家的意见,论坛执行小组把下次论坛的活动时间初步定在了2008北京国际车展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