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与蟹打交道的人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u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蟹的了解大多停留在餐桌美食范疇,很少有人知道蟹是水稻田里的麻烦制造者。故事要从45年前讲起,那年我还是19岁的小伙子,中学毕业分配到崇明新海农场十四连队的第二年当上了水稻培管员,起早摸黑很辛苦。
  清明节前后,凌晨4点天还没亮,水稻培管员已经赤着脚到冷水刺骨的水稻田做种早稻的准备工作,稻田水量不足要打开水闸放水,下暴雨了要及时排水。
  当然,水稻培管员也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如五六月份水稻田里游来游去的河鲫鱼,七八月份水稻田里的黄鳝和成对的甲鱼,九十月份水稻田里蠢蠢欲动的蟹,都是正值发育期的我和同事小金餐桌上的营养美食,这在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无疑省了一笔大开销。
  值得一说的是,我当时对蟹特别感兴趣,将捉到的蟹放在脸盆里养着,里面放着小螺蛳作为饲料,过几天去看,蟹将小螺蛳吃了精光,再过几天去看,蟹因吃不到饲料都逃走了。
  蟹不是挖洞胜似挖洞,把好端端的水稻田挖得七孔八洞,使水稻田里的水从洞里漏掉,我和小金只能先补洞再请求总放水员补水,这一补水起码要花2个小时。这还不算数,蟹还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到别处继续挖洞,我们干脆花时间对水稻田的蟹逐个捉捕,弄得焦头烂额。好在天老爷帮忙,那段时间天气偶尔下大雨打雷,我们又杀了个回马枪,将钻出洞外的蟹一网打尽,以保障水稻田的水稻正常成长。
  后来,我被抽调到上海市区后了解到:当时活跃在水稻田的蟹属于崇明清水蟹,因其两只大螯上有绒如毛,早前崇明人称之为“老毛蟹”,又称“大闸蟹”。它之所以有特色,主要是由于亲蟹繁殖的蟹苗,出生地就在崇明的长江口水域,肉质格外细嫩。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三面临江,东南濒东海,有特殊的咸淡水交接的水文特征。
  自然生长的大闸蟹成长过程非常有趣,小蟹需要在内河的淡水中成长,待性成熟后的产卵期,则需要返回海和江河的交汇处繁育下一代,这是大闸蟹生长过程中特有的洄游特性。每到入秋时节,大闸蟹纷纷游至崇明岛附近咸淡水交接的水域繁衍后代,蟹苗会被崇明岛的渔民们捕捞上岛,将小蟹养到钮扣大(俗称“扣蟹”)时,包括阳澄湖养殖户在内的全国各地养殖户纷纷前来崇明岛购买,带回去养大。经过阳澄湖蟹商的大量宣传,大家误以为大闸蟹是阳澄湖土生土长的,其实阳澄湖大闸蟹的真正故乡是崇明岛周围的水域。
  崇明蟹闻名遐迩,但长期没有统一的名字。2013年,崇明县农委面向公众征集崇明蟹品牌名称,经过公开征集评选和专家组认定,被当地人称为“老毛蟹”的崇明蟹,以“崇明清水蟹”的新名号正式上市。
  崇明清水蟹蟹身不沾泥,体大,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细膏腻,十肢矫健,放在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崇明清水蟹上市的旺季。
其他文献
据2018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报道,橄榄油是目前中國食用油市场上乱象最多的食用油品种之一。作为年产量有限而被消费者普遍接受的一种健康食用油,橄榄油较高的商业价值使得不少食用油“瓶装公司”将其产品标记为大字体的“橄榄油”产品,尤其是橄榄调和油,但其中所含橄榄油很少甚至一滴都没有。这种行为极大地破坏了中国消费者和欧洲橄榄油种植者的权益。  占世界橄榄油出口近70%的欧盟决定采取行动
期刊
为进一步推动鲜味科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繁荣发展,带动鲜味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人们生活品质,2018年10月18日上午,由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六届鲜味科学与品质生活国际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打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
王安忆在《过去的生活》一文开头写到了两个上海老太,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口有些年头儿、曾经换过底的小铝锅,因烧泡饭时烧焦了锅底,她说准备找些黄沙来擦一擦。她们活得生动、具体而仔细,就像过去的生活,饱满而有连续感。新旧的交织会让我们怀念从前的慢生活,也提示我们:即使在新技能的加持下也要有放慢脚步的能力。  这次我们跟着李强大厨来到美天三角场菜市场,看到满头银发的阿婆既能用智能手机熟练地使用移动支付,又能
期刊
甜芦粟太小众了,一直在考虑怎样来介绍它。一般大家只知道它在自己家乡的名字,对它的身世和价值却知之甚少。  它的甘甜是美好的回忆  几天前,在上海地铁“徐家汇站”站厅内,一位老爷爷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奶奶等地铁,老奶奶抱着一大捆甜芦粟。如果你稍加留意,夏、秋两季在上海的几大长途客运站,常能看到中老年人手拎一捆甜芦粟从周边省份来到上海。他们中的有些人是回祖籍探亲,割舍不下儿时的味道,带回来慢慢回味;有些
期刊
吃零食就不健康吗  一直以来,零食都背负着“不健康”的标签,很多人都将零食等同于垃圾食品,认为其中含有太多的色素和添加剂,吃零食就是在自我犯罪!  “少吃点零食吧,不健康!”  “零食高脂肪、高热量,吃多了会发胖!”  相信这些话对于爱吃零食的你来说,没少听过。所以每次吃完零食后,你会觉得这是一种有罪的乐趣,放纵的享受。  零食一定是不健康的吗?就没有健康的零食吗?这是来自吃货灵魂深处的呐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