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b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前瞻性研究。对86例(100眼)白内障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飞秒激光组),记录术中平均超声能量(AVE)、有效超声时间(EPT);术后2个月的BCVA、术源性散光(SIA)、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前及术后1周、2周、1个月及2个月泪膜破裂时间、下睑中央泪河高度及干眼分级,并与行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81例(100眼)患者(传统组)进行比较;同时对手术并发症及应用体会进行总结分析。2组间的数据比较应用成组t检验,对于不同时间点数据的比较采用连续测量的方差分析。

结果

飞秒激光组术中AVE及EPT分别为6.38%±1.96%,(6.03±2.25)s,而传统组分别为10.13%±1.64%,(8.01±1.3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3.73,P均<0.05);飞秒激光组术后BCVA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05) ;飞秒激光组的SIA为(0.38±0.24)D,与传统组[(0.64±0.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5)。Ⅲ级核及以下白内障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5),而Ⅲ级核以上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明显高于传统超声乳化手术(t=3.92,P<0.05)。与术前相比,飞秒激光组术后1周时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F=6.80,P<0.05),而传统组术后1周及2周时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干眼分级增加(F=24.00,P<0.05),术后1周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明显增加(F=6.48,P<0.05)。飞秒激光组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有效,能够减少超声能量的使用,减少SIA,但对于内皮细胞的影响因晶状体核级不同而有所差别。

其他文献
圆锥角膜属于青少年时期较常见的屈光性疑难疾病,好发于15~25岁,国内外调查显示其患病率为1/2 000左右。这一年龄段正处于人生的快速生长、发育、奠定基础和开拓视野的关键时期,因此认识到本病对青少年视觉发育的危害性以及采用非手术光学矫正和治疗方法的益处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的进展,从视觉质量和功能的提高,控制效果的稳定性,对身心发育及对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简捷性、可操作性及安全性等方面,
期刊
圆锥角膜是一种常见的角膜变性疾病,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变得更为重要。传统依靠临床表现或角膜地形图变化进行诊断往往已为时过晚且不能阻止病情进展;而目前除角膜地形图外,综合利用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共聚焦显微镜、生物力学眼反应分析仪、OCT等仪器分析可以在早期筛查出圆锥角膜或疑似病例,通过主动进行角膜胶原交联术等预防性治疗可在早期阻止病情进展。现就目前圆锥角膜的诊断及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角巩膜缘切口摘除眼内巨大异物手术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08-2013年因外伤导致眼内巨大异物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治疗的5例(5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4眼),女1例(1眼)。术前视力光感~0.1,眼压5~24 mmHg (1 mmHg=0.133 kPa)。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角巩膜缘切口摘除眼内巨大异物。5眼术前均合
目的调查浙江省盲校学生视力状况,评价屈光矫正和低视力康复效果。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对219例来自浙江省3所盲校的学生采用裂隙灯检查眼前节、用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UCVA、屈光度和BCVA检查,采用4×、6×或8×的单筒望远镜进行低视力康复。采用配对t检验对康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屈光矫正前后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53±0.34 vs. 3.85±0.27,t=-14.997,
期刊
目的评价Oculus角膜地形图仪在测量不同光照强度下瞳孔直径及瞳孔对光反射的应用价值及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Oculus角膜地形图仪观察125例(125眼)患者不同光照刺激下(无光刺激,短光刺激及长光刺激模式)的瞳孔直径及对光反射,记录各瞳孔参数。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不同性别组与不同屈光度组的瞳孔参数的差异;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长光刺激模式刺激后1 s与5 s瞳孔
开放性眼外伤治疗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甚至需要多次手术完成。一期缝合修复手术非常关键,其效果直接影响到二期手术治疗后伤眼结构和视功能恢复。现从开放性眼外伤的分区、一期伤口缝合技巧、适应证选择以及合并症的处理等多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临床医师要高度重视开放性眼外伤一期手术处理方法和时机。
期刊
目的探讨头位照相法测量水平方向双眼单视范围的可行性。方法自身对照研究。在受检者框架眼镜颞侧绑定放置10△基底向下三棱镜,在侧方一定范围内产生垂直复视。根据三棱镜距离眼镜光学中心的距离不同,产生不同大小的双眼单视范围。选择3名受检者,受检者均具备良好双眼视功能。在1、2、3 m距离,分别用三棱镜制造不同复视范围各11次,每名受检者均分别采用视标移动法和头位照相法测量水平方向双眼单视的范围。采用P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