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文写作教学成了教师眼中的教学难题和学生眼中的学习难题。本文主要剖析了目前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指导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教学策略 积累素材 写作内容
语文写作对于语文的学习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的写作之路往往充满坎坷和荆棘,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使出浑身解数也毫无所获。经研究发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出现这种现象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问题和原因,从而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中学生在写作中出现茫然、没话说的现象非常普遍,写来写去就那几句话、几个句子。分析学生写作现状的原因,一是学生积累的素材过少。初中生正处于积累素材的黄金阶段,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实际上学生所积累的语文素材非常少,使得学生在写作时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二是学生掌控不好笔下的语言。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是有很多的话要说的,但是却不知该如何开始或是如何组织语言,最后总是会落入俗套。有些时候学生都会觉得语言不应该这样组织,只是又无更好的语言将其取代,只好照搬一些作文写作时的“安全用语”,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长时间都不会取得大的进展。
2.学生写作思维受限。现如今初中语文作文题目基本上都是以命题的形式给出,学生只能在给定的范围内写作,很多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之后,想到的只是题目的表面意思,很难深入作文题目的更深层次,这就导致在一个命题作文题目下,有着千篇一律的写作内容,学生的写作毫无特色。同时,学生的写作总是拘泥于某种形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写作文体的限制。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明确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写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所以学生在面对一个已知的作文题目和一个已知的文体时,很难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新颖的作文。尤其是当学生遇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作文题目和最不拿手的文体时,往往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3.学生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胆量。现如今初中生的课业压力非常大,总是被各种各样的课程和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学生根本没有创新的动力,认为与其绞尽脑汁地想如何创新写作,还不如把时间用来多背几首诗或几个单词,从而忘了如何创新,变得懒于创新。另外,学生更缺乏创新的勇气。人都有求稳的心态,学生也是,既然教师要求了用哪种文体,学生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写,不管写得怎么样,教师都不会刻意地批评自己,但是如果自己一味地搞特立独行,即使写出好的作文也不会得到教师的赞赏,而一旦写不好,就会得到教师的职责,时而久之便失去创新的勇气。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广泛积累素材。学生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之后,才会具有创新的能力,从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红楼梦》中林黛玉教导香菱学诗的方法就是熟读杜甫所有的诗,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积累素材的重要性。我们不需要学生必须背诵唐诗三百首,但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累一定的语文素材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学生在读了《三国演义》之后,将会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当学生在写作中遇到与历史相关的题目或者是议论文的写作时,就可以将积累的素材用到其中,从而提高文章内容的丰富性。
2.关注写作的内容而非写作的形式。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忽略写作的形式,让学生以内容为主,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比如在写命题作文《挫折着,美丽着》时,就可以让学生创所欲言,说出自己在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脑子里最先想到的画面,然后将其以记录的形式写下来。有的学生想到了自己某一次考试不理想时所受的打击;有的学生想到了海伦凯乐与命运作斗争的高贵品质;有的学生想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等。在学生想到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或事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写作的形式形象地表现自己想到的东西。这种由内容到形式的写作思想让学生摆脱形式的束缚,从而发散思维、展开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小孩子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与生俱来的想象力越来越少,直至消失。事实上,初中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维护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个空玻璃杯,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道:“杯子。”然后教师向杯子中倒牛奶,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道:“牛奶。”紧接着教师再往杯子中倒入果汁,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道:“果汁。”如此反复,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刚才的所作所为想一个作文题目。有的学生就会联想到当我们往杯子中倒入各种各样的饮料时,看到的永远都是这些饮料,只有当杯子空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杯子本身,由此可以发现人也一样,我们往往只在乎一个人外在的东西,如财富、容貌和衣着,却忽视了一个人的本质,所以我们要学会发现“真善美”。一个小小的实验就让学生展开了如此丰富的想象,培养想象力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既然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教师和学生就应该共同努力,寻找全新的写作教学方法,克服语文写作中存在的困难,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陆丰.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1).
[2]林淑玲.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品牌(理论月刊),2011(01).
[3]王奋勇.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J].吉林教育,2011(04).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教学策略 积累素材 写作内容
语文写作对于语文的学习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的写作之路往往充满坎坷和荆棘,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使出浑身解数也毫无所获。经研究发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出现这种现象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问题和原因,从而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中学生在写作中出现茫然、没话说的现象非常普遍,写来写去就那几句话、几个句子。分析学生写作现状的原因,一是学生积累的素材过少。初中生正处于积累素材的黄金阶段,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实际上学生所积累的语文素材非常少,使得学生在写作时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二是学生掌控不好笔下的语言。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是有很多的话要说的,但是却不知该如何开始或是如何组织语言,最后总是会落入俗套。有些时候学生都会觉得语言不应该这样组织,只是又无更好的语言将其取代,只好照搬一些作文写作时的“安全用语”,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长时间都不会取得大的进展。
2.学生写作思维受限。现如今初中语文作文题目基本上都是以命题的形式给出,学生只能在给定的范围内写作,很多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之后,想到的只是题目的表面意思,很难深入作文题目的更深层次,这就导致在一个命题作文题目下,有着千篇一律的写作内容,学生的写作毫无特色。同时,学生的写作总是拘泥于某种形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写作文体的限制。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明确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写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所以学生在面对一个已知的作文题目和一个已知的文体时,很难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新颖的作文。尤其是当学生遇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作文题目和最不拿手的文体时,往往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3.学生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胆量。现如今初中生的课业压力非常大,总是被各种各样的课程和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学生根本没有创新的动力,认为与其绞尽脑汁地想如何创新写作,还不如把时间用来多背几首诗或几个单词,从而忘了如何创新,变得懒于创新。另外,学生更缺乏创新的勇气。人都有求稳的心态,学生也是,既然教师要求了用哪种文体,学生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写,不管写得怎么样,教师都不会刻意地批评自己,但是如果自己一味地搞特立独行,即使写出好的作文也不会得到教师的赞赏,而一旦写不好,就会得到教师的职责,时而久之便失去创新的勇气。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广泛积累素材。学生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之后,才会具有创新的能力,从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红楼梦》中林黛玉教导香菱学诗的方法就是熟读杜甫所有的诗,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积累素材的重要性。我们不需要学生必须背诵唐诗三百首,但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累一定的语文素材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学生在读了《三国演义》之后,将会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当学生在写作中遇到与历史相关的题目或者是议论文的写作时,就可以将积累的素材用到其中,从而提高文章内容的丰富性。
2.关注写作的内容而非写作的形式。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忽略写作的形式,让学生以内容为主,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比如在写命题作文《挫折着,美丽着》时,就可以让学生创所欲言,说出自己在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脑子里最先想到的画面,然后将其以记录的形式写下来。有的学生想到了自己某一次考试不理想时所受的打击;有的学生想到了海伦凯乐与命运作斗争的高贵品质;有的学生想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等。在学生想到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或事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写作的形式形象地表现自己想到的东西。这种由内容到形式的写作思想让学生摆脱形式的束缚,从而发散思维、展开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小孩子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与生俱来的想象力越来越少,直至消失。事实上,初中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维护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个空玻璃杯,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道:“杯子。”然后教师向杯子中倒牛奶,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道:“牛奶。”紧接着教师再往杯子中倒入果汁,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道:“果汁。”如此反复,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刚才的所作所为想一个作文题目。有的学生就会联想到当我们往杯子中倒入各种各样的饮料时,看到的永远都是这些饮料,只有当杯子空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杯子本身,由此可以发现人也一样,我们往往只在乎一个人外在的东西,如财富、容貌和衣着,却忽视了一个人的本质,所以我们要学会发现“真善美”。一个小小的实验就让学生展开了如此丰富的想象,培养想象力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既然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教师和学生就应该共同努力,寻找全新的写作教学方法,克服语文写作中存在的困难,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陆丰.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1).
[2]林淑玲.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品牌(理论月刊),2011(01).
[3]王奋勇.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J].吉林教育,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