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语文教育在重视语文能力开发的同时,注重人的发展,防止语文教育的失衡和异化,这是世界语文教育改革的共同课题,也是整个世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从语文学科自身来看,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既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其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冯婉贞》中英雄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民族万丈豪情;《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要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实在意义。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让人钦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的心灵感应,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深铭刻在每个人的心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窗》中临窗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牺牲自己的利益制止了一场野蛮的冲突,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今年,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方面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做法。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了解风土人情,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其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绝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的性格。
其他文献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在教育新形势下,用人性化管理班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新途径。    一、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人性即人本身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因为人与其他动物的属性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性化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它充满了人情味,提倡人文精神,创造一个
地理概念的学习是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很多学生在地理概念的学习中往往只满足于听得一知半解,而把握不了地理概念的本质特征,结果造成了对地理概念的淡化、遗忘,继而影响到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探讨了地理概念学习上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地理概念的习得策略    学生对地理概念的习得主要发生在课堂中,因此,地理概念的习得策略主要针对学生的听课过程,而不关注学生的自习过程。  1.关注课堂
经济常识中涉及的计算题,是高一《思想政治》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下面,就经济常识中的几类常见计算题进行归纳和举例分析,以帮助学生学习。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例:如果1只羊=2把斧子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斧子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1只羊可以换()  A.4把斧子B.6把斧子C.8把斧子D.10把斧子  解析: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逐字逐句讲解课文,甚至教师让每个学生买本文言文翻译书,看一句文言文,看一句译文,丢掉“拐棍”(文言文翻译书)就不会译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总结教学经验,归纳出四步教学法。   第一步:读。初读,目的是解决阅读障碍,用普通话读准字音,异读字按课本注释所标的音去读,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接下来
一、引言  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应依据技能迁移发生的规律,解决好新旧技能之间的矛盾,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有效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促进运动技能的正迁移,防止和减少产生负迁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唐山师范学院02级体育系本科武术专选班(24人)和篮球专选班(23人)为样本。  (二)研究方法:⑴文献资料法;⑵实验法;⑶比较
合作学习是一种充满创意和实效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所关注和采用。然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却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重“学习”轻“合作”,重“合作”轻“独立”,重“学生”轻“教师”等等。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以便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并期盼大家指正。    一、平等性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愿意学,才
【摘 要】 笔者根据初三的教学规律及学生学习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将教学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学法指导 分层教学 模拟训练 应考调整    这几年来,由于新教材的应用,中考题型及要求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了摸索出一套较实用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我根据初三的教学规律及学生学习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才是有效的?如何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存在诸多的弊端,如教师一人主演独角戏,学生机械死板背条条,脱离实际做作业,考试等,然而学生不能以史为鉴,一遇到新情境、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引导学生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积累词汇和句子,提高表达能力,陶冶情感。在教学中,我们怎样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呢?    一、初读课文,激发阅读兴趣是关键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首先需要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初读课文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谈话激趣导入,引导初读课文。教师看似平淡的语言,有时却能激活感觉、启发思维、燃烧情感,营造出一个诗意的语言环境,学生
中考前英语复习方法与策略是直接影响到初三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就好像是指挥作战的“将军”,如果采用了有效的措施,就会提高初三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成绩;否则,会因为“将率无力”而“累死三军”,并且会“屡战屡败”。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初三英语复习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认真选用复习资料    首先,要认真考虑、决定使用哪种资料。因为资料是复习过程中选用试题的“基地”,也是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