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特点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fai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设多媒体技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教学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他的特点:辅助性、长期性、实用性、共享性。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历史教学手段 作用 特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在历史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创设多媒体技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l%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授美国“南北战争”内容时,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林肯曾对美国作家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你知道这部书的名字吗?它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又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评价一下,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主动性。教学效果自亦良好。 又如讲《重庆谈判》一课时,先播放电影《重庆谈判》中有关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资料影片。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抗战结束后国内形势如何?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中共的对策是什么?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教学特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事实,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综合、引申历史事实的方法,从而形成能力。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尤其明显。可是历史教学研究对象又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极大的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掌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
  如讲中国近代史“红军长征”内容时,对于中央红军和红四、红二方面军等红军长征行军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各路红军的长征行军过程。特别在中央红军长征路经重要地点时,课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途经地点的名称,重大历史事件并配以历史图片和文字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自然效果好,大多能听清楚工农红军艰难险阻的行进路线。又如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难点,可以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学生联系几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
  三、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其特点:辅助性、长期性、实用性、共享性
  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和传统教学法不应该忽视,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有的教师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
  在教学中应该长期坚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在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甚至请人代做,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这种做法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它绝对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诸多裨益,只不过是成为教师装点门面的一种手段,也不利于教师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教师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来完成课件制作;也可由教研组或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各自制作一定量课件,而后资源共享;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利用电教代办费适当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当然所有采取“拿来主义”的课件、现成的课件功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或者溶进执教者的意图,在充分考虑学生素质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与加工,才能达到真正有利于教与学。
其他文献
一、顶层设计的偏差  1.环保与农业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结合。环保部门在秸秆处理方面应起主导作用,严格规范乡镇与农村环境的治理,使人们认识到乡镇与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整治乡镇与农村能源污染,制定相关政策,强制乡镇与农村改善能源结构。鼓励秸秆做为可靠能源替代燃煤。  2.农业部门配合环保部门使秸秆转化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监管人员多,参与人员少  1.现乡各级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
【摘 要】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智力发展,开发学生智力是美术教学的核心之一。本文通过美术教学培养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和创造力,阐释激发学习动机、兴趣、意志,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 智力 开发    学校教育中美术教学对发展智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不但需要发达的智力,而且需要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积极参与。美术教
《哀述》是清初数学家方中通守丧期间所作的一组七言古诗。在这十首饱含真情的作品中,方中通回顾了他的父亲方以智一生的学行和志业,并对时人所关心的忠孝节义、儒佛分合、学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锻炼学生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简析了高中历史课程的现状与导致现状的原因,提出了从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给学生思考创新的空间,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
关于生猪行情,业内流传着"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这样的三年周期论,不过继2011年猪价大涨之后,迎来的却是价格节节下挫的2012年。2013年元旦至春节前,生猪价格迎来一段暂时的
【摘 要】本文通过直面困境,认清差距;累积词汇,灵活运用;走进生活,积累素材三个方面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 积累 提高水平    大家都知道作文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但凡在农村上过作文课的老师都感慨良多,写作文难,教作文更难!的确,作文教学两难,高耗低效是摆在众多语文老师面前的事实,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