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说到电子商务,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但事实上,阿里巴巴其实并不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开创者,只是一个集大成者,在这之前还有一个互联网从业者难以忘记的名字——8848,这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名字,我们不妨回顾一番。
1999年1月,王峻涛创立8848网站,至2001年,先后融资约6000万美元,是当时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旗舰级品牌。现在一定还有人记得中国第一次网络72小时生存试验,也还应该记得8848购物袋的广告第一次出现在CCTV-2的黄金时段。当然,大家也一定请记住,8848曾经是国内第一个可以通过在线支付而买到产品的网站,而在那时,现在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还远远没有话语权。不过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8848在选择自己未来方向时左右摇摆,先是放弃广聚人气的B2C市场去迎合投资商的口味,接着又放弃了可能带来丰厚利润的B2B市场,进入电子政务和系统集成,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现在我们再回头来看看阿里巴巴的发展之路,可以说,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就坚持用B2C和B2B两条腿来走路,坚持用淘宝(即B2C)来抓住单个消费者和小经营者,用阿里巴巴(即B2B)来抓住批量采购用户和制造商,同时大力发展在线支付业务(即支付宝),而且这一发展战略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变化,也正是阿里巴巴的这种坚持,最后迎来了丰硕的果实。
应该说,阿里巴巴改变了零售业很多的运作模式。以淘宝为例,线下的实体小店往往存在着进货渠道选择则困难,资金周转周期长,面临房租压力等等,而淘宝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现象。首先,从业者无需投入过多的资金来租赁店铺,使用电脑即可完成日常的工作。此外,从业者的资金周转周期进一步缩短,一般来说,最长不会超过15天,可以极大地缓解从业者的后顾之忧。此外,阿里巴巴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还为零售者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便利,那就是从业者甚至可以从阿里巴巴上订购产品,然后再在淘宝上进行销售,省去了自己到外地寻找进货渠道的烦恼,这也是一个阿里巴巴受到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对消费者来说,淘宝的崛起实际上也是改变了消费模式。在过去,出门逛街购物,可能走到脚酸腿软都没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现在只需要点点鼠标,或者输入几个关键字就能找到自己心仪的东西,节省了时间成本,而且与商场中出售的物品相比,这些在网上出售的货物大多省去了渠道商等一系列的中间成本,因此最终显得异常物美价廉。而改变的模式就是消费者在实体店看样式和尺码,最后在网上下单购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个层次上,淘宝对传统厂商的冲击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大。不过当阿里巴巴开通天猫商城之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在之前,受到淘宝冲击更多的是中小型零售市场,而人们不管如何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始终还是会到大型零售市场中去购物,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这些大型零售市场中有更多的品牌可以进行选择,而且也没有淘宝容易为人诟病的仿冒品问题。但当专门针对大型品牌开设的天猫商城开始运作的时候,游戏的玩法又发生了改变。一众品牌发现,入驻天猫商城似乎非常简单,一切由自己来进行运营,省去了在大型商场中可能花费的费用,而且效果还立竿见影,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完全可以从消费数据中分析得出。于是乎大家又一窝蜂在天猫商城驻留了下来。到如今,天猫、淘宝、阿里巴巴三足鼎立的态势已经稳定了下来,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业务。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阿里巴巴集团分支业务对传统行业的影响,首先是支付宝,应该说这个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局面。首先,这种方便快捷的线上支付方式让网上购物更加方便,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避免出现被骗的情况。同时,支付宝的出现,也促使了国内银行业对在线支付的重视,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因为不这样做,消费者可能选择对线上支付更加便捷的银行(如招商银行)。也正是因为支付宝的刺激,国内银行业才会对当下流行的一系列新的技术那么专注,比如当下一些银行就推出了支持“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即支持NFC技术),这实际上是针对支付宝小额支付的一个应对。
如果仅仅只是刺激银行业,那也未必太对不起阿里巴巴头上的互联网厂商光环了。在一系列运作之后,阿里巴巴又推出了自己旗下的余额宝服务和衍生出来的招财宝服务,这两种服务慈宁宫本质上来说是金融服务,在我们的传统概念中一般由银行来进行操作,但阿里这么干了之后,居然获得了众多支付宝用家的青睐,纷纷将自己手中的储蓄投入到余额宝中来,这其中一方面是阿里巴巴给出的收益回报足够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时下用户对当前银行的服务不甚满意,毕竟自己在手机上进行几个简单操作即可完成的事情,到银行排队一两个小时还不见得能解决,换谁也受不了。
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正式上市,阿里大集市的发展也进入了稳健期,但我们不能忘记,当前阿里巴巴在我们生活中涉及到的层面已经非常多了,不仅有线上支付、线上购物,还有金融服务、通信服务等等,这些都让现在的阿里巴巴看上去非常像一个异常庞大的托拉斯帝国,或许这就是马云追求的终极目标吧。
1999年1月,王峻涛创立8848网站,至2001年,先后融资约6000万美元,是当时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旗舰级品牌。现在一定还有人记得中国第一次网络72小时生存试验,也还应该记得8848购物袋的广告第一次出现在CCTV-2的黄金时段。当然,大家也一定请记住,8848曾经是国内第一个可以通过在线支付而买到产品的网站,而在那时,现在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还远远没有话语权。不过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8848在选择自己未来方向时左右摇摆,先是放弃广聚人气的B2C市场去迎合投资商的口味,接着又放弃了可能带来丰厚利润的B2B市场,进入电子政务和系统集成,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现在我们再回头来看看阿里巴巴的发展之路,可以说,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就坚持用B2C和B2B两条腿来走路,坚持用淘宝(即B2C)来抓住单个消费者和小经营者,用阿里巴巴(即B2B)来抓住批量采购用户和制造商,同时大力发展在线支付业务(即支付宝),而且这一发展战略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变化,也正是阿里巴巴的这种坚持,最后迎来了丰硕的果实。
应该说,阿里巴巴改变了零售业很多的运作模式。以淘宝为例,线下的实体小店往往存在着进货渠道选择则困难,资金周转周期长,面临房租压力等等,而淘宝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现象。首先,从业者无需投入过多的资金来租赁店铺,使用电脑即可完成日常的工作。此外,从业者的资金周转周期进一步缩短,一般来说,最长不会超过15天,可以极大地缓解从业者的后顾之忧。此外,阿里巴巴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还为零售者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便利,那就是从业者甚至可以从阿里巴巴上订购产品,然后再在淘宝上进行销售,省去了自己到外地寻找进货渠道的烦恼,这也是一个阿里巴巴受到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对消费者来说,淘宝的崛起实际上也是改变了消费模式。在过去,出门逛街购物,可能走到脚酸腿软都没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现在只需要点点鼠标,或者输入几个关键字就能找到自己心仪的东西,节省了时间成本,而且与商场中出售的物品相比,这些在网上出售的货物大多省去了渠道商等一系列的中间成本,因此最终显得异常物美价廉。而改变的模式就是消费者在实体店看样式和尺码,最后在网上下单购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个层次上,淘宝对传统厂商的冲击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大。不过当阿里巴巴开通天猫商城之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在之前,受到淘宝冲击更多的是中小型零售市场,而人们不管如何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始终还是会到大型零售市场中去购物,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这些大型零售市场中有更多的品牌可以进行选择,而且也没有淘宝容易为人诟病的仿冒品问题。但当专门针对大型品牌开设的天猫商城开始运作的时候,游戏的玩法又发生了改变。一众品牌发现,入驻天猫商城似乎非常简单,一切由自己来进行运营,省去了在大型商场中可能花费的费用,而且效果还立竿见影,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完全可以从消费数据中分析得出。于是乎大家又一窝蜂在天猫商城驻留了下来。到如今,天猫、淘宝、阿里巴巴三足鼎立的态势已经稳定了下来,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业务。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阿里巴巴集团分支业务对传统行业的影响,首先是支付宝,应该说这个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局面。首先,这种方便快捷的线上支付方式让网上购物更加方便,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避免出现被骗的情况。同时,支付宝的出现,也促使了国内银行业对在线支付的重视,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因为不这样做,消费者可能选择对线上支付更加便捷的银行(如招商银行)。也正是因为支付宝的刺激,国内银行业才会对当下流行的一系列新的技术那么专注,比如当下一些银行就推出了支持“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即支持NFC技术),这实际上是针对支付宝小额支付的一个应对。
如果仅仅只是刺激银行业,那也未必太对不起阿里巴巴头上的互联网厂商光环了。在一系列运作之后,阿里巴巴又推出了自己旗下的余额宝服务和衍生出来的招财宝服务,这两种服务慈宁宫本质上来说是金融服务,在我们的传统概念中一般由银行来进行操作,但阿里这么干了之后,居然获得了众多支付宝用家的青睐,纷纷将自己手中的储蓄投入到余额宝中来,这其中一方面是阿里巴巴给出的收益回报足够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时下用户对当前银行的服务不甚满意,毕竟自己在手机上进行几个简单操作即可完成的事情,到银行排队一两个小时还不见得能解决,换谁也受不了。
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正式上市,阿里大集市的发展也进入了稳健期,但我们不能忘记,当前阿里巴巴在我们生活中涉及到的层面已经非常多了,不仅有线上支付、线上购物,还有金融服务、通信服务等等,这些都让现在的阿里巴巴看上去非常像一个异常庞大的托拉斯帝国,或许这就是马云追求的终极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