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励是在课堂管理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管理手段的总称。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它是指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有机的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得到主动的发展,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激励教育是挖潜启智实施素质教育的金钥匙。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呢?
一、语言激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思维的闪光点,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火花,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语言的激励是通过教师的话语,表达关注、肯定、支持等态度。如:你真棒,你的思维很独特,你的知识真渊博等。语言激励要求语言表达清晰明确,立场鲜明,不含糊,千万不能正话反说,以免引起误解。
教学中对学习好与学习差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特别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我们班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他觉得没有一个教师注意过他,表扬过他。有一天,我在讲到中学生如何孝敬父母时,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只有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把手举得很低很低。我微笑着走到他的桌前,用手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头,用充满鼓励的眼光看着他,说:“你说说看,一定能说得不错。”他站起来,说在父母身患疾病以及父母在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是如何精心照料父母并帮助父母干家务的,他说的实实在在,却又真实感人。没等他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笑了,笑得极其坦然,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我知道,那是来自心里满足的笑。从此以后,他上课再也不影响其他学生,自己也专心听讲,成绩提高很快。
除语言进行激励外,我还通过动作、表情、眼神等对学生加以暗示,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二、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就是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达到激励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关怀是对学生的极大支持和鼓舞。我对自己提出:“要一切为了学生”,爱生乐教,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学好思想政治的信心。学生从我这里感受到一种期待,一种力量,从而转换成学习的内部诱因。
情感“激励”对于后进生尤为重要。教师应随时关心后进生的进步,对他们的积极因素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依赖,两者交融贯通,互为作用,使后进生成绩不断提高。
三、行动激励
对学生来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教师的行动既是学生无形的榜样,又是对学生行为的有力支持。教师对学生有意义的互动积极参与,能极大地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心理认知得到强化。因此,我非常重视自己的言谈举止。中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崇拜的心理,中学阶段也是学生善于模仿的时期,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学生喜欢模仿的对象。教师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饱满的情绪对激励学生有很大的作用,这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既激励了学生,又充分发挥了德育的功效。
四、兴趣激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它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我经常根据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设计导入教学新课的创新活动。如,在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时,我设计了“模拟消费者购物”的5分钟小品作为导课活动。我扮演法官,一个学生扮演买鱼罐头的消费者,另一个学生扮演商店的营业员。小品内容为买罐头的消费者吃了个变质的罐头拉肚子后向商家索赔,商家说与他们无关,双方争执不下,告到法院。法官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判决商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导课活动结束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积极发言讨论课堂内容。这节课我通过创新导课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教材知识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成功激励
成功教育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和发展的教育,成功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也是追求全体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基于上述目标,我在教学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立足于全体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引起学生的满足和兴奋,产生成功的需要。一次成功的体验又可以推动第二次成功,多次成功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逐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给其心灵的满足,学生给我回报,在彼此的心灵火花的撞击中,我领略到了教师职业的真谛。
(责任编辑 袁 妮)
一、语言激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思维的闪光点,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火花,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语言的激励是通过教师的话语,表达关注、肯定、支持等态度。如:你真棒,你的思维很独特,你的知识真渊博等。语言激励要求语言表达清晰明确,立场鲜明,不含糊,千万不能正话反说,以免引起误解。
教学中对学习好与学习差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特别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我们班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他觉得没有一个教师注意过他,表扬过他。有一天,我在讲到中学生如何孝敬父母时,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只有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把手举得很低很低。我微笑着走到他的桌前,用手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头,用充满鼓励的眼光看着他,说:“你说说看,一定能说得不错。”他站起来,说在父母身患疾病以及父母在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是如何精心照料父母并帮助父母干家务的,他说的实实在在,却又真实感人。没等他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笑了,笑得极其坦然,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我知道,那是来自心里满足的笑。从此以后,他上课再也不影响其他学生,自己也专心听讲,成绩提高很快。
除语言进行激励外,我还通过动作、表情、眼神等对学生加以暗示,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二、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就是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达到激励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关怀是对学生的极大支持和鼓舞。我对自己提出:“要一切为了学生”,爱生乐教,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学好思想政治的信心。学生从我这里感受到一种期待,一种力量,从而转换成学习的内部诱因。
情感“激励”对于后进生尤为重要。教师应随时关心后进生的进步,对他们的积极因素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依赖,两者交融贯通,互为作用,使后进生成绩不断提高。
三、行动激励
对学生来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教师的行动既是学生无形的榜样,又是对学生行为的有力支持。教师对学生有意义的互动积极参与,能极大地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心理认知得到强化。因此,我非常重视自己的言谈举止。中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崇拜的心理,中学阶段也是学生善于模仿的时期,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学生喜欢模仿的对象。教师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饱满的情绪对激励学生有很大的作用,这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既激励了学生,又充分发挥了德育的功效。
四、兴趣激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它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我经常根据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设计导入教学新课的创新活动。如,在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时,我设计了“模拟消费者购物”的5分钟小品作为导课活动。我扮演法官,一个学生扮演买鱼罐头的消费者,另一个学生扮演商店的营业员。小品内容为买罐头的消费者吃了个变质的罐头拉肚子后向商家索赔,商家说与他们无关,双方争执不下,告到法院。法官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判决商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导课活动结束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积极发言讨论课堂内容。这节课我通过创新导课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教材知识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成功激励
成功教育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和发展的教育,成功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也是追求全体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基于上述目标,我在教学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立足于全体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引起学生的满足和兴奋,产生成功的需要。一次成功的体验又可以推动第二次成功,多次成功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逐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给其心灵的满足,学生给我回报,在彼此的心灵火花的撞击中,我领略到了教师职业的真谛。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