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小时候都喜欢鸟,特别是男孩子,追鸟、掏鸟窝……那时还不懂更不曾以现在这样的方式观鸟,大约只能算是看鸟,对鸟儿的喜爱,那倒是发自肺腑的。后来慢慢的,便远离了浓密的树林、清幽的小径,忘却了汪汪水塘……如今,鸟类摄影却可以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对我来说,拍鸟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修炼。虽过程艰苦,但当我欣赏着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品尝着意料之外的神奇和激动,心中蕴藏的那份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期盼,便悄然萌动和释放,儿时的童真和意趣,仿佛又如梦般回归。
  当人的灵性与鸟的灵性相通之时,那种佳趣天成之乐让人心无旁骛。因此,每次按下快门的瞬间,触发的是一种融入自然的激动,释放的是一份久违的轻松。
  很多次,为一支树枝遗憾,为一丝震动叹息,为躲起来的光线懊恼,为眼神的缺失惋惜,为焦点位置而顿足捶胸。有时,拍摄了数百幅,甚至上千幅作品,也不一定有一幅满意之作。但鸟类摄影对于瞬间精彩和意境的挑战,对于永远不可能达到的极致完美的追求,让我欲罢不能。也正是这种期待和挑战,让摄影之旅充满了刺激和兴奋。
  看着鸟儿筑巢、交尾、育雏、觅食、争斗,发现和表达其中能够令人思考、令人感动的瞬间,犹如生命礼赞。我想好的鸟片,是可以吸引一大批人;更好的鸟片,是能打动一小部分人;最好的鸟片,大概是能感动大多数人。我想最重要的便是其中那份精彩、美丽和感动。
  鸟类摄影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当真正接触自然生灵,了解它们的生活之后,便感觉到大自然所有生命的可爱,人类应该与万物生灵和谐、和睦相处,并会从内心中意识到保护生灵、爱护自然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与鸟结缘,不仅仅是要拍出它们鲜为人知的感人画面,也是时刻提醒我们人类对自然的无度开发和索取,使自然生态发展失衡,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鸟类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鸟类生态摄影的深层意义,在于真实地记录鸟类生存状况,记录自然之美,同时,用丰富生动的影像来唤起更多人对鸟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保护,这应该是拍鸟的意义所在。
  因为曾在苏州工作多年的缘故,对苏绣略知一二,便构思了一组具有苏绣感觉的花鸟摄影作品拍了这组照片。
  拍摄这样的作品,一定要有耐心,拍白色背景是曝光宁过勿欠。要注意鸟在花枝上的神态和飞翔中鸟的关系及方向,采用连续拍摄的手法进行抢拍。
其他文献
曲线快速修复 曝光过度  1 点击图层面板下方的半黑半白小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曲线”,建立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曲线1)。  2 选择“正片叠底”模式,可以整体降低图片亮度,如果图片亮度仍然偏亮,可复制曲线1调整图层,经过两次曲线调整图层正片叠底会使图片变得更暗,如果此时图片太暗,可以降低曲线调整层的不透明度,减弱变暗效果。  3 适当调整曲线,如果暗部太暗,可不让暗部参与正片叠底,如图所示,
原图不足之处:  ◎ 画面不够简练;  ◎ 上部房檐干扰和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 画面明暗不够分明;  ◎ 构图中规中矩;  ◎ 侧光的铁门和投影阴影里的三轮车使   作品明暗反差过于悬殊。    『程岩』  首先画面不够简练,上部房檐干扰和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其次,画面明暗不够分明。我要首先剪裁图像,然后提高画面反差,使画面通透。如果直接使用Photoshop的曲线进行处理就会发现很难达
有人说人最顽固的是个性,我以为比个性还顽固的是记忆。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刚拿起相机的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台湾摄影大师郎静山的作品,他将各种素材通过集景放大组合,产生了一种高雅的画意影像。作品中所传达的信息仿似一曲勾人心魄的旋律,使人梦绕魂萦。他将内心的自我隐藏在画面中,让你的心与之碰撞,以此来检验你对自然欣赏的感受力。  到了美国不久,我就发现原来西方也有这么一位用相机在作画的大师,他就是杰里·尤斯曼
我在呼和浩特长大,儿时生长在城市而不是牧区,对草原的印象并不深。大学时开始喜欢摄影,那个阶段对摄影的认识,也还是光影啊、构图啊这些。当时互联网交流出现,在fotoyard上认识了木格、张晓等这些朋友,大家那个时候能做的就是互相发照片看看,分享一些有限的资讯,拍照拍得挺来劲儿的,欲望很强。  《大地》是2008年开始的,那年我辞掉工作去拍照,就想拍两年看看吧,第一想法就是拍内蒙古,乡土这种东西,年龄
砰,砰,砰……,一连数枪,刚刚上任70天的里根成为第9个遇刺的美国总统,世界著名摄影大师萨尔加多正好在华盛顿希尔顿酒店门口采访,举起相机一个劲地猛拍,竟然在1分钟内,拍摄了76张照片,成为报道里根总统遇刺事件的最优秀摄影师。他使用的徕卡R6.2也名声大震,让无数摄影人心向往之!    名作永传  1981年3月30日,里根总统前往华盛顿希尔顿饭店,参加一个建筑工人工会的大会。作为第三世界的摄影师,
迈好新手入门第一步  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选购    选相机,更是选系统  俗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有些事情,如果一开头就走错了方向,那么想要再回头就太难了。就拿买数码单反相机来说吧,如果想在摄影的路上走得更远点,而不是仅为了体验一把单反相机的高画质和背景虚化效果,那么购买时就要多考虑一些了。因为随着摄影水平的进步,简单的单机套头肯定不能满足拍摄需要,因此在购买前就要了解好每个品牌背
雄浑气韵  中国人说到自然,习惯加个“大”字,没人会说“小自然”,相对英文中“nature”的中性表述,我们的自然更是一种笼罩在文化观中的自然。不管如今的山河是什么样子,更多的人还是愿意发现自然的大气和雄浑,自然在我们眼中似乎具有一种永恒气魄和生命力,我们认为它是活的,吐纳万物,包容一切。这一观念与影像结合得更紧密。山、水、天、云,适时的光线,绝佳的角度,圣像一般的画面出现了,但主体不是神灵而是自
风光摄影中,日出日落常被当做最佳的拍摄时间,在太阳接近地平线或太阳刚刚落下地平线而天空中还没有完全黑的情况下进行拍摄,这个时候的效果接近散射光,但由于色温对被拍摄景物的色彩的影响,靠近太阳光源的云层会被染上红橙黄的色彩,而天空却是呈现一种蓝色效果,这两个时间段内往往还会伴有晨雾和暮霭,冷暖对比效果强烈,而在逆光的情况下,拍摄近景照片也会显得景调柔和;拍摄风光大场景,则层次丰富。  这个时间段的长曝
摄影师程源津拍摄了大量的古建照片,相比单纯的审美目的,他认为摄影是可以有用处的,拍摄古建,记录和审美都不是目的,能让更多人意识到古建的价值,并开始保护身边的古建,才是摄影之用。  ——编者  “梁林”带给我的感动  在四川宜宾的李庄,2013年雪花纯生“寻踪营造学社之路”大型主题外拍活动拉开了序幕。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三位教授,一路上讲解着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李庄这个小村庄发生的故事。  在抗日战
入境场景一:云梯畲族乡  畲族民俗风情:云梯畲族乡,市区东南50公里。历史文化悠久,“三月三”、乌饭节、丰收节、迎亲、祭祖等,风情浓郁,形式独特。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今年时间暂定4月20日前后),云梯乡畲族民俗风情园都有大型游乐活动,影友可以在这样的节日拍摄到对歌、迎亲等具有民俗特色的作品,到了畲乡,畲民自酿的红曲酒是一定要品一品的。  千秋关:古名千秋岭,市区东南60公里。《浙江通志·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