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机制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57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理念落后、制度缺乏弹性、方法过于集中统一等问题,不利于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开展。本课题通过调查访问,分析相关的数据及资料,提出通过转变管理思想、制定弹性制度、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创新管理手段,构建出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开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06-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了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一线应用创新人才的要求。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衍生了多样化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质量标准,现有的教学管理却难以应付一个个接踵而来的改革,因此,如何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引领改革,管理保障改革,切实有效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是高校管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教学管理强调行政控制,采用从上到下的直线式管理,老师和学生是教学管理的客体,无论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改革等高层次管理,还是课程安排、学生班级编排、教师工作分配等日常运作管理,教学活动几乎都是通过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指令进行。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在传统教学管理中他们的教学管理权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而正是在学校教学管理和重大教学改革上参与度严重不足,严重地抑制了他们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管理制度缺乏弹性
  传统教学管理是通过建章立制把任务层层分解,减少各环节出错,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控制和管理的目的。传统管理忽略管理对象的个性特点,要求管理对象绝对服从管理者,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缺乏积极的引导,而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与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模式不利于新知识、新思维的接受和运用,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管理方法强调集中统一
  传统的教学管理是一种强调规格相通的、封闭的刚性管理, 在教学的组织和安排上,采用统一的培养方案、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方法和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学生。重视教,忽视学;强调教学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整齐划一,忽视创造性和个体差异;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忽视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忽视对学生的全面综合评价。这将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丧失,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教学管理改革不仅仅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有效实施和不断深化的前提与基本条件,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通过教学管理改革,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满足教学改革需要为原则,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项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服务的意识
  随着人才培养改革深化,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涌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与更新始终是普通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重点。教学管理要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贯彻到人才培养的模式中, 坚持以人为本, 以服务教学一线为原则,激发教学管理主体——教师和学生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管理的政策、制度、措施都要围绕这一目的,引导和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2)重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环境
  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了追求所谓规范而盲目制定的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已经对教研室、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教研室和教师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及繁重的教学任务,疏于与学生交流,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无力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应该在规范与弹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去除“行政化”,减少不必要的所谓规范,为教与学松绑,给予教师更大的自由度,还给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
  (3)制定相应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管理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如同学校的一根指挥棒,必然对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深化教学改革主要靠教师, 管理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针对目前激励机制失衡导致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的情况,应树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教学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建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引导教学改革的开展
  建立科学的教学的评价体系,注重科学教育观念的树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的监控,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导向作用,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重点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引导教学改革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促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高校的教学管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又对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管理必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为其提供有利于运作的契机与平台。
  (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项目(2013JK088)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2]赵建红,汤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84-186.
  [3]陈煜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本科教学管理体系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3-4.
  [4]王兴芬.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及其管理机制改革.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9):117-122.
  [5]淡心广.在推进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石油教育,2013(03):9-12.
其他文献
浅谈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心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病人均为我院2007—2009年的住院病人,神经根压迫症状明显,均有明显的颈背痛和上肢放射痛,11例有CT确诊,19例有MRI确认。年龄最小的32岁,最大的62岁,男性13人,女性17人。
摘 要: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有片面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学校在情感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现象与问题,对高中地理的情感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策略研究,以便改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地理教学;情感教育;以情动人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逐渐趋向普及化、全球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化、灵活化。本文基于这些趋势特征分析,探讨我国高校教改策略,以期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教改策略  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形成国家规模发展的事业并迅速壮大,逐步突破学校、区域乃至国家在地域和文化上的界限,呈现出新时期背景下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这些不同以往的趋势特征,针对性地探索现
奥沙利铂(L-OHP)是新一代铂类抗癌药物,以L—OHP为主的联合化疗已被美国FDA和欧洲EU批准作为晚期大肠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其不良反应主要为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等,近年来过敏反应也逐渐增多。本文对11例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领社会的航标,在“物化”经济时代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器,在此背景下必然要进行创新以更好地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综观学界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论述,大多是以某一具体对象做出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而对于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方面的论述却很少。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和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工具也在不断更新,已经从传统的电脑发展到智能手机。作为电子产品使用的领军人物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受到国内外不同思潮的影响,心理特征也出现异化现象,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与之前的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消费观念,完全摒弃了我国的传统。对于这些现象,无论是家庭和学校都要引起重视,采取相关对策予以纠正。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心理;消费观  中图分类号:B844 文
摘 要:键盘代写、屏幕代书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汉语汉字的教育,促使年轻人规范地使用母语、维护中国语言文化健康发展;透析母语的历史与文化,使中华传统得以承传,在全球化时代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独特性;发掘汉语汉字的艺术美感,让国人的民族情怀得以寄托,华夏复兴与认同感增强。  关键词:母语;文化;教育  一、研究现状分析  就汉语汉字的教育研究而言,国内外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为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患处皮肤对该药产生依赖性,导致皮肤非化脓性炎症,是近来皮肤科常见病之一,治疗较为棘手。现采用中药口服及外用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2例,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