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靶向治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时间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uhu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析晚期肝癌患者应用小分子靶向治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90例晚期肝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分子靶向治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46.67%、总有效率95.56%均高于对照组的24.44%、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6.68±0.75)个月、生存时间(12.65±0.74)个月均长于对照组的(3.52±1.05)、(8.95±1.5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肝癌患者接受小分子靶向治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治疗效果相比于单一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更高,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此种联合治疗方式更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导管相关性血栓(CRT)是中心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CRT的治疗主要为抗凝、溶栓治疗.血栓的溶解对于血管恢复通畅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血栓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预后.研究表明,血红素加氧酶-1 (HO-1)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血栓的溶解再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CRT中的作用鲜有研究.因此,本研究在大鼠CRT模型中探讨HO-1对血栓溶解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CRT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将72只7~8周龄健康的雄性SD大鼠上腔静脉置管10d构建CRT模型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