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思辨能力的培养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基本发育成熟,思维深度、广度有新的拓展,价值取向也逐步形成,学会了用辩证和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辨能力是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体现思维品质,能突出表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度,为作文增添理性色彩。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跟国际教育趋势接轨的体现,也是不断强化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和体验的要求。当代高中生对事物应当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形成不一样的观点,用科学和理性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高中语文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
  1.扩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高中语文的学习是在学习别人的思考中形成个人的思考,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和文字的魅力。扩大阅读量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阅读和写作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在高中语文课本之外,教师可以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供学生品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增加文化修养,并借助作者的思辨精神培养个人的思辨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心智,加深对生活的思考,从而在作文中展现自己的观点。
  例如,高中语文课堂的阅读量远远低于学生作文所需的素材和知识储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拓展眼界,培养思辨能力。高中阅读素材应该是以论述类和文学性作品为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有良好的习惯,勾画重点内容,反复品味重要语句,对有争议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不断培养和提升思辨能力,以服务于作文写作。作文写作通常是给出一个素材,让学生经过思考发掘素材的深刻内涵并进行论述,高中作文以议论文为主,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感悟生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语文是跟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体会蕴含在柴米油盐中的人情世故。面对生活中的诸多现象,学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能只看到生活中的阴暗面,也不能只看美好的一面。思辨是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在如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充斥于我们的生活,切不可随波逐流,失去最基本的判断能力。高中语文作文取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例如,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总会被某件事触动。像在公交车上到底应不应该让座这一问题,通过思辨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每个人都通过花钱获得享受服务的机会,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给不给他人让座;让是出于对他人的爱,不让也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让座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力所能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每一个社会人应该承担的责任,高中生也应该如此。一个问题两个不同的观点,每一种观点都有参考价值,存在差别的仅仅是思维的不同,也就是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有区别的。
  3.发散思维,寻找教学良机
  思辨能力的本质是发散性思维的养成,思维发散是指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进行综合的思考和探究,多视角、多角度和多层面思考,通过思维的发散对问题有最直观的理解和感知。高一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层面上,对许多问题不能深入到本质层面思考利弊,只是简单地判断和评论。高中语文作文写作能很好地考查学生思辨能力的高低,学生通过发散性的思考看待问题更加明晰,作文论述也充满了理性,不只是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作文更容易出彩。思维是一个人进行学习和思考必备的能力,也是高中语文作文考查的重要内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非常重要。
  例如,在高中作文寫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如,让学生论述良好品德对人成长的作用,教师必须进行充分准备,解读作文题目: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得以成功的基石,也是获得他人尊重和个人优良品质的保证。还可以从反方面论述缺乏良好品质的缺点和危害,正反对比,写作就容易得多。思辨能力作为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作文写作的要求,也是学生思维深度的体现。
  总而言之,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对于写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做思辨写作的领路人,引导学生体会到作文的魅力。
其他文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學海无涯苦作舟”,小时常引用这句诗,可内心仅仅觉得这是一句总结到位、很有意境的诗句而已。当下再品,真苦!勤与惰,让我不禁有些惘然……  读过《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也曾以此为标题写过一篇职业生涯规划。原来自己潜意识里还是选择了勤奋!  不奋斗的青春是缺乏理想与目标的青春  人若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有什么样的目标,才可能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是生活的灯塔,力
语文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高中教育体系中,语文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写作能力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文在高考中也是单项分值最高的一项。现在,传统作文教学逐渐陷入八股式模式,教師按照固定程序和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作文,导致学生出现思维僵化、写作内容单调、作文主旨老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素养和语文思维的健康发展。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作文教学的改革进行了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的高中生大多不喜欢写作文,写出来的文章也缺乏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根本原因是缺乏写作兴趣,不善于发现和体味生活中的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1.作文前兴趣培养对策分析  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对学困生加强引导,使其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困生认为写作是作家的事,而自己又
科技创新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制定新一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关键时期,我国科技政制定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适应
作文,一直是高中生惧怕的难题,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苦恼。学生没有大量地接触过课外读物,脑子里没有更多的知识储备量,语言没有特点,总结不够全面,详略不当;教师指出学生作文中的大量问题,给学生的分数过低,导致学生失去写作文的信心,害怕写作。慢慢地,学生就会不想上语文课,讨厌写作,这使得教师的工作更加难做。还有许多教师让学生去摘抄文章中好的句子,记一些优美的段落,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时间久了学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