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荚囊蕨、披针新月蕨、粉背蕨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荚囊蕨、披针新月蕨、粉背蕨的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在2、20、50μg·mL-1浓度时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HepG2、人胃腺癌细胞BGC-823增殖的影响.结果:披针新月蕨的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正丁醇提取物对MCF-7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50 μg·mL-1时的抑制率分别为(45.78±3.87)%、(35.04±2.42)%、(37.92±1.52)%;英囊蕨和粉背蕨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BGC-823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50μg·mL-1时的抑制率分别为(39.17±7.75)%、(34.92±4.49)%;其余提取物对上述4种细胞株的抑制作用较弱或无抑制作用.结论:三种野生蕨类植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部位均为乙酸乙酯提取物,这为其后期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