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球的“网红”李子柒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后”古风美食主播李子柒在海外走红了。这个四川女孩的微博粉丝超2100万,抖音粉丝超3000万,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全球粉丝超700万,视频作品经常收获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浏览量。李子柒的视频为什么能受到全球网友的欢迎?她视频中所展现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新华社发表评论说:“今天,全世界都在向东看。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李子柒的视频打开了一个精巧别致的窗口,和众多精彩纷呈的窗口一起,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多元而美丽的当代中国。”

回乡创业爱上拍视频


  李子柒1990年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微博知名美食视频博主,微博签约自媒体人,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的父母在很早的时候就离开了她,从小她一直由养母抚养。但她并未受到养母的善待,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心疼孙女,最终决定将李子柒接回家中,其生活由他们看护照顾。在她14岁的时侯,李子柒只身前往城市打拼,开始了长达8年的漂泊生活。
  李子柒最初的生活并不宽裕,睡过公园里的椅子,连续啃过两个月馒头。要强、能吃苦的性格让李子柒迅速在陌生的城市学得一技之长,有能力养活自己和家乡的奶奶。这段工作经历也帮助了她能够将后期的视频效果呈现得尽善尽美。
  2012年的一次变故,让李子柒决心回到乡下陪伴老人共度余生。那年李子柒的奶奶生了一场重病,她担心如果自己再像以前一样长期不在老人身边,或许自己将来会背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念活一辈子。而这也成了它最重要的一个人生转折点。李子柒说,迫于生计背井离乡,无法留在奶奶身边尽孝一直是自己心中的遗憾。喧嚣嘈杂的工作环境也让她更加想念曾经在深山中的生活,她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与奶奶一起过上简简单单的农家生活。
  李子柒开拍古风美食的短视频是在2016年。因为弟弟怂恿,她想给自己生意毫无起色的淘宝网店拉动销量,而她这样做也是希望能支撑自己回来陪老人家的生活开销。为此,她买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相机,对着说明书认识按钮的功能。凭借旋转屏和一个120元的三脚架,她完成了前期所有拍摄,并且她在剪辑的时候,都是在一个内存16G的手机上完成的。
  一次为了拍做兰州牛肉面的视频,她拍完这个镜头,洗手、调好三脚架、取好景,再拍下一个镜头。由于拉面对时间要求很精确,通常镜头调好之后面团就废掉了。为此她来来回回拍了20多次,拍废的面团,她奶奶做成馕吃了半个月,每天都是各种汤泡馕,导致现在李子柒看着馕都觉得很饱……为了拍做松鼠鱼,她在零下15摄氏度的雪地里来回折騰,直到自己发高烧才罢手。她有些视频一拍要拍8个月,中间许多技能是她后来学的,比如为了拍“活字印刷”,她专门花了小半年时间去学,最后才拍出木活字的视频。

以独特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李子柒生活在四川绵阳北川的一个小山村,这里自然环境美妙,给她编织自己的“归园田居”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近两年,那一段段充满田园诗意的视频,不仅治愈了很多中国人,也火到国外视频网站。2019年下半年以来,李子柒频频上热搜,彻底红出了圈。
  李子柒早期的视频食材质朴、菜品简单,随着观众的增多和拍摄团队的加入,视频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营造了更加唯美的田园诗意。后来有了团队参与,李子柒的视频有了更多的创作性,它再现的是经过加工、美化的乡下生活,所以很多网友质疑李子柒“很假”。李子柒当然假。其实就连她古风古韵、仙气飘飘、一尘不染的人物形象都是一种“人设”,视频之外的李子柒浓妆、皮衣、百褶裙,与现代都市女孩并无区别,与真实山区的农妇挂不上钩。这种对田园生活的“美化”和“诗化”,是李子柒视频的商业包装手段。为何这种包装能打动国内外观众?这还要看到李子柒视频中的“真”。那些嘲笑李子柒造假的网友可能都不敢拿刀拍一下活鱼头,而李子柒的手上功夫绝不掺假,她利落地杀鱼切肉剁排骨、耕地收割扛麻袋,都看出她是干过农活的。李子柒只是在田园想象与自身真实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李子柒之所以能火,最大原因是视频中“真”的部分,她对美食、美物的呈现,对田园居家的呈现,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恬静的田园生活中,都市人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治愈感,这是一个没有朝九晚五、没有绩效考核、没有压力与焦虑的人间梦境。李子柒的视频是拍给忙乱的都市人看的,她把“诗与远方”的画面呈现给观看者。而自古以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是人类逃避自我的一种方式。李子柒抓住了都市人的痛点。

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李子柒有自己的控股公司,而其投资股东背后更有诸多资本大鳄的身影。李子柒这一商标的知识产权信息更是覆盖食品、服饰、餐饮、住宿等多种商品类别。在最新的一条视频里,她把一粒黄豆从播种到发芽、收割、碾磨、发酵,最终变成“绝味传统手工酿造酱油”的过程展示了出来。
  目前,李子柒在海外的影响力堪比CNN。截至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YouTube(某视频网站)上的粉丝数是735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长中。而且几乎每一个视频,播放量都在500万以上。如果点开视频评论看看,会发现她的粉丝遍布世界各地,伊朗、美国、俄罗斯、菲律宾、巴西……视频里没有英文字幕,但那些看不懂中文、听不懂中国方言的外国粉丝,从来不吝于表达他们对李子柒的喜爱,一边看不懂一边看,一边求翻译一边看。
  在外媒对她的一篇专访中,李子柒回应了外界对她的好奇和质疑。她表示,自己拍摄这一系列视频的初衷是让人们放下压力,轻松一下。“我希望他们在忙碌一天之后,打开我的视频能感到轻松和美好,能减轻一些焦虑和压力感。我想让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孩子们知道,餐桌上的饭菜都是从哪儿来的。”李子柒说。如今,她只想专注于自己的内容制作,做些有意义的事。
  2019年12月11日,央视主播海霞点赞:“让世界认识美好中国的,还有一位视频博主李子柒。有人问,为什么没有翻译,李子柒的作品还能火遍全球?我觉得她的作品里,每一帧画面都有她对家乡的热爱,看懂这种热爱不需要翻译。展现文化之美,这个小姑娘做到了,这背后透着的就是文化自信。”
其他文献
5月20日那天,我重复每天的带娃程序,直到肉肉洗完澡,才回到自己的房间,瘫软在床。零点,我刷着微博和老李唠嗑,不小心刷到了这个“520”节日,连忙插播了一句“老公,我爱你”。老李一个懵懂,茫然地问:“为什么啊?”  如今莫名其妙的节日特别多,一年到头都在找理由折腾。连11月11日看上去那么萧条的日子,都被冠名“光棍节”,被痴男怨女们用来邂逅、约炮、分手、劈腿。  对于已婚育妇女群体来说,各种节日的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实施“京剧艺术传承与发展工程”以来,我参加主编“老艺术家谈戏说艺”访谈专题片,有幸和杜近芳先生有过近距离接触。每每到杜近芳先生家采访录制,聆听她谈戏说艺,都有很大的感触与收获。然而最令我感慨的,还是杜近芳先生的生活状态,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一天到晚钻到戏里”。  杜近芳先生住在老式单元楼一套很小的居室里,家居和陈设都是最简单的,一台老款电视机主要为了看戏曲节目,饮食也以省时、营
一、学生的需要与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依照自觉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目的。个人的发展不仅受社会需要及时代可能的制约,又与自我的成长历程密不可分,学生作为学校教育中独立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不是完全由学生个体自我决定的,须经过系统的、理性的、社会的选择。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理念,旨在改变以往课堂
1. 50多岁的赵粉英如今已儿孙满堂,但仍然是一大家子人里最忙碌的一个。  2.烧火劈柴做饭是生活日常,勤劳吃苦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秦岭人。  3.在区镇两级政府和帮扶单位市妇联的产业助推帮扶下,家家户户的老人都成了养蜂能手。  4.“蜂出来了!”儿子一声喊,赵粉英熟练地拿起收蜂篓子一个箭步窜了出去,熟练地驱赶蜂群。  5.赵粉英家养了十来头牛,正是水草旺盛的时候,他们把牛全赶到山谷中了。她把
2008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向来自全国各阶层的近三千名人大代表做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和总结了过去5年政府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后,温总理开始阐述2008年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在谈到备受瞩目的政府改善民生的举措时,教育被放在了首位。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实现教育公平,努力办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最后,总理以坚定有力的语气说道:“要让
外公不喜欢舅舅喝酒,也不希望我沾酒。外公说,舅舅喝上酒后,心病很多,有时候说着说着还会哭起来,他看着怪难受。外公反对的不是喝酒,而是酒风不正,每当他跟我聊起他年轻时喝酒的事,一字一句说得坚定有力。他说他无论喝多少酒,从不会胡说八道,喝大了就蒙头睡觉,一觉醒来什么也不记得了。所以在村里,无论去谁家转悠,大家都舍得把好酒拿出来给他喝。  小时候跟随父亲去给外公拜年,父亲总会提一瓶两元钱的柳浪春酒。每次
如何教好地理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学,丰富地理知识,其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在长期的地理教学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若能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美育运用到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广大学生的地理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大有裨益。    一、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是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全世界宣布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宣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由此在2007年两会上就教育议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激起了两会代表的热烈讨论,也引起了教育界,尤其是教师教育领域的普遍关注。这项政策结束了1997年我国大学实施招生并轨以来师范生收费教育的历史,恢复了改革开放以后一度实施过的师范生补助教育的政策。   中国师范院校从
大多数人刚开始工作时都有颇高的心气和斗志,迫不及待地想证明自己、站稳脚跟。一些新人生怕让团队和上司失望,所以哪怕不是100%有把握完成的工作,也先一把揽下来,无意中许下了没法兑现的承诺——  “好的,我本周五前就能写好50页的行业分析报告。”  “没问题,这个估值模型交给我吧。明天肯定能搭建好。”  高盛前两年的一个实习生M毕业于一所欧美顶尖大学,各方面均出类拔萃。可几乎所有带过她的同事,都发现了
一、从常态课与公开课对比中认识上好常态课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各种形式的公开课也应运而生,诸如示范课、观摩课、试验课、研究课,等等。这些公开课,除了少数教师作秀外,应该说大部分是优质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新课标的施行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是多数教师对公开课的感觉往往是:听课时激动,教学中难用,真如摆设的花瓶,好看而不中用。笔者认为,即使是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