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师生活动的空间。教学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变化,抓好课堂教学就把握住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质,除了引导学生学好数学本身,我们的数学老师还要通过挖掘数学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 人文素养 授业传道 创新发展
  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也就是说核心素养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升级运动,是国际教育竞争的集中反映。那什么叫“人文素养”呢?“人文素养也可以说成是人文修养,包括了一个人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的素质,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不仅要注重教术,更要注重教人。
  记得爱因斯坦对教育有过卓见: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对价值有所理解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才是最基本的。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下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有了足够的学习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进位加法第一课时的教学,我们数学组备课时在全课结束前插入满十进一的小故事:手指是人类最方便、也是最古老的计数器。几万年前,人们是怎么点数的呢?每个东西对应一根手指,等到十个手指用完,怎么办呢?于是他们想到把数过的十个放成一堆,拿一根绳,在绳上打一个结,1个结=10个东西。再从头数起,又数了十个东西,堆成了第二堆,再在绳上打个结,依此类推。让学生明白“逢十进一”的十进制就是这样得到的。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采用了十进制,这恐怕跟人有十根手指密切相关。实际上,数学是一种基本的文化素养,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和认识世界的方法。掌握数学的概念、运算、思维方法及推理技能对于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数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数学是最讲究真实的一门学科,容不得半点虚假。一切结论都必须有根有据,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检验,“可谓言必有据,理必缜密”。在计算、推理和证明中,一点差错或疏忽,往往造成“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大错。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搬家”一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很好的掌握小数点移动位置后改变了数的大小。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小数点的作用有多大,我用课件出示了一个事例:美国有一位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一次他做了一个小手术后,医院通知单上写着已经欠款6344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18704元。他看到欠款单当场心脏病复发,倒地身亡。医院后来发现,由于负责人粗心,把634.40的小数点放到了0的后面才要了一条人命。于是我让学生试试找一找生活中能够说明小数点重要的例子,同学们很踊跃,有学生说到银行的工作人员,假如把客户存的钱点错小数点,后果严重;有学生说到航天技术,假如小数点点错了,所有努力将白费,甚至葬送航天员的生命等等。通过这样的人文知识的穿插,数学课堂不但不枯燥,而且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小数点不仅在军事、科学、航空航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数学最讲究以理服人,它只信奉逻辑推理的结果,而不屈从任何权威。实实在在,实事求是。可以说,数学知识或解题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但是,现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常有弄虚作假的事例,这是与数学精神背道而驰的。我们做教师的要进行正面的说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独立完成作业和考试,从而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质。教育学生,老实人最终是不会吃亏的,而投机取巧最后都得不到好结果。
  三、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有着5000年的优秀文化底蕴,文明礼仪是文明社会的行为规范,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9月11日下午,英德市英城街中学举行了七年级新生的以“文明修身,礼仪天下”为主题的礼仪培训活动。礼仪培训的内容有:入校要优雅,有微笑,要点头;尊师礼仪,同学之间的交往礼仪;穿着礼仪;站、立、坐、行礼仪;升旗、降旗礼仪、餐饮礼仪。他们践行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学生礼仪,传承文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修养,最终的目的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通过本次礼仪培训工作,使七年级的新同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营造了高尚、文明、和谐的校园礼仪环境氛围,传承了传统文明,规范了学生行为,提高了学生道德修养。受英德市英城中学礼仪培训活动的启发,我想,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还是数学课堂教学,通过礼仪选修课的培养,如礼仪、书法、茶文化、国学经典诵读等,学生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体验礼仪的独特魅力,在礼仪修炼中得到生命质量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情感。因此,应该继续挖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仪修身的优秀因素,将其作为修身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人文素養是一切的归宿点和出发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动机和目标,而这些动机和目标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使得我们的社会关系、自然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我们更加悦纳自己。
  当今社会,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人文修养,努力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艺术可以激发创造思维。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而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
  (作者单位:清远市英德市浛洸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家校共育模式下,学生们能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协同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同时,在家校共育模式下的教育,更有利于家长和教师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情况,能够更及时有效地针对学生情况采取措施。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针对初中生群体加强家校共育有效模式的构建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家校共育 有效模式 构建  引言  初中生正处
【内容摘要】要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首先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文章首先分析了名师工作室在农村青年教师成长中的效能,然后详细探讨了名师工作室在农村青年教师成长中的引领作用实现路径。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农村教育青年教师  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城乡差别仍然十分明显,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普遍有待提高。面对提升农村青年教师素质的迫切任务,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名师工作室促进农村青年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已经成
【内容摘要】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技巧或方式,引导学生的情感认知与知识认知相关联,以自身投入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以自身的行为诱导学生的行为,并且表现出情感交流的互动的关系,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产生更强烈的探索心理,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品格。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掌握情感教育的渗透方式和策略,以此实现以情唤情入心入行的情感教育目标。  【关键词】以情唤情 中
每位教师都希望提升自己的课堂品质,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品质的课堂呢?怎样打造高品质的课堂?不同的人不同的学科标准是不一样的。愁眉不展之际,上天喜降甘雨,有幸读了一些关于解读高品质课堂的书籍,细细品读、体味之后,慢慢渗透于课堂实践,久之,对高品质课堂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高品质课堂需要学习主体的积极配合,也需要教师的设计和引领。  一、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品质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学
【内容摘要】“媒介”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载体。“跨界”是指涉足不同领域的一种关联行为。“跨媒介阅读”是指我们在传统书本阅读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的情况下,通过涉足声音广播、文字书报、数字电视、图像网络,以及最为普及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等媒介之间的交叉、流动、合作共生、互动协调,最终达到所需信息的接收、认知、积累、开阔眼界获取信息。  【关键词】中学语文 跨媒介阅读  “跨媒介阅读”虽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前沿
【内容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要力足于培养初中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对初中生进行素质教育也是当代教学的综合需求,符合教育改革的目标。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进行论述,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科 核心素养 实践探究  引言  对于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道德观尚未形成,对待事
【内容摘要】在教育信息化2.0 的时代,教育现代化快速发展,国家已经建立了“三通两平台”,有些发达地区的已经尝试了“智慧课堂”,很多学校和教师也在尝试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式。 “微课”这种教学形式也应运而生。英语课程是高中教学课程中的重要课程,如何借助“微课”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每个教师需要研讨的问题。本文则简要的分析城域网在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微课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及推进城域网在高中英
【内容摘要】初中思品课堂是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的主阵地。思想教育是思品课的主线,然而为了这一主线,不少的思品课堂却慢慢地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渐行渐远,课堂没有朝气、没有活力,没有实效性,而且越上越复杂,学生越来越觉得思品课可有可无。  【关键词】初中 思品课堂 说文解字 简单化  一、问题探究  1.老师的教学思维僵化、单一  相当
【内容摘要】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听课和评课是他们熟悉课堂的直接方式,亦是不断成熟的重要环节。开展持续且有效的听课、评课活动,及时整理资料并认真反思,使其成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准确了解自己和同事的实际教学情况,做到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既能融洽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又可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关键词】听课评课思考  正如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位教师对于相同教材内容的理
【内容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中,数学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而言也是有难度的一门课程。在教师的数学授课过程中,“问题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合理的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问题引导—探究 小学数学 应用策略  “问题引导—探究”中的问题设计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提出问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