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方式下的当代陶瓷艺术设计

来源 :陶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ngwu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腾飞,公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正是在满足了日常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大家的视野也逐渐开始关注精神上的需求.人们不再满足当下器物的日常生活需求,在设计、情感等角度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从而满足大家对精神需求的要求.本文从当代的日用陶瓷入手,深入研究在现代生活的方式下,对日用器物的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目的 在油田压裂返排液中,由于含有大量成分复杂且稳定的有机物,传统方法处理有限,采用光催化环保技术进行处理的研究.方法 以BiOBr和BiOI为单体,采用原位合成法分别制备BiOI/BiOBr和U-BiOI/BiOBr复合体,并通过XRD、AFM、SEM、TEM、DRS和BET等手段表征其结构、组成、厚度、形貌和孔径大小.以压裂返排液中羟丙基胍胶为光催化降解反应模型,考察了光催化剂活性,测定了光催化剂加量、羟丙基胍胶含量等因素对降解羟丙基胍胶效果的影响.结果 在羟丙基胍胶溶液为100 mL、质量浓度为20
目的 为解决现有水体除Mn2+技术条件苛刻、成本高、传统吸附剂回收利用难等问题,通过交联反应和乳化反应分别制备了磁性壳聚糖(CMS)和EDTA改性磁性壳聚糖(EDTA-CMS)两种Mn2+吸附剂.方法 采用SEM、FT-IY、XRD等对CMS、EDTA-CMS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MS、EDTA-CMS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Mn2+的吸附性能.结果 与CMS相比,在温度为25℃、p H值为6、吸附剂用量为1 g/L、吸附时间为720 min时,EDTA-CMS对Mn2+的吸附率更高;CMS、EDTA-CMS对
在晚清到民国的社会大变革中,耀州窑为了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瓷业改良活动.陈炉的耀州窑传统瓷业在釉色品种、器物种类和装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良和创新.河东坡窑正式引进了青花等细瓷.黄堡镇先后出现了瓷业试验所和新式瓷厂,研究烧制精细瓷器.如此,耀州窑的制瓷面貌发生变化,同官一度出现瓷业繁荣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周边窑口的发展.另外,这一时期形成的耀州窑瓷业分布格局在新中国成立后依旧延续.
气韵是中国古典的重要范畴,在绘画领域涉指艺术境界、艺术风格、艺术韵味.陶瓷艺术绘画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其创作离不开对传统绘画精神的汲取.本文将梳理气韵的构成与其表现,陶瓷艺术绘画中气韵的界定.通过对陶瓷艺术在绘画中的形式组合与绘画材料的分析,对传统绘画的精神进行提炼与表达.与此同时,结合传统与多元化的当代陶瓷艺术的融合,阐述当代陶瓷艺术绘画在新时代下创造的新“气韵”精神.
粉彩瓷是我国彩瓷装饰发展的色彩集大成者,展现出浓淡自然、清丽雅致的艺术魅力.本文从粉彩瓷色彩体系的产生,及其传统型和现当代创新型两个方向的发展,以纵向研究为主,体现粉彩瓷色彩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在中国彩瓷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高丽青瓷作为浙江越窑青瓷体系在高丽境内的延续,不但是朝鲜半岛的陶瓷艺术巅峰,同时亦是东亚陶瓷艺术巅峰,是中国陶艺影响整个东亚工艺美术史的嚆矢,本文以高丽青瓷的装饰艺术风格演变为切入点,高丽青瓷艺术风格演变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一、两国陶瓷烧造制度不同,二是不同审美意趣下,工艺追求不同,三是不同民族国家的审美意趣不同.从中可看出陶瓷艺术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探究陶瓷作为人类生活变迁方式的“物”的见证,论证其人化视觉创造性、本土性、圆融性、变迁性的内在特征.
磁州窑曾是我国北方最负盛名的民间窑场.不同于官窑所散发的文人士气,磁州窑以其面对广大百姓所形成的淳朴且豪迈的风格名扬四海.磁州窑的受众是黎民百姓,因而它的风格具有“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的特色.民窑的性质更是决定了磁州窑必须主动迎合人们的消费爱好与心理,以便更好地谋得生存和发展.本文以宋金元时期磁州窑所产瓷器为例,从瓷器的销售角度为切入点,探析宋代磁州窑装饰艺术中蕴含的销售意规律,证实了宋金元磁州窑的能工巧匠们在制作时为了销路而产生的各种敏捷巧思.
南昌瓷板画是中国文化传统陶瓷绘画艺术瑰宝,也是江西特有的民间绘画艺术.其精髓在于表现形式是运用了超写现实主义写实表现手法,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为世人们所接受和欣赏.宣推瓷板画生命力的最关键步骤是陈列展览,围绕瓷板画作品与空间的关系论述如何更好展示这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群众愿意来、主动来参与的文化艺术.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和发展下,17至19世纪间中国出口外销了一种独特的瓷器类型,名为“宾扎龙”.该瓷器由泰国皇室从中国定制,专供皇室成员和统治精英使用,虽其本身是中国传统艺术成果,但在风格和美学上却是泰式的,融合了中泰两国的文化内涵.中国瓷器不仅满足了泰国王室的生活需求,并且对泰国瓷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也随之融入到了泰国的社会文化中,对泰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出现见证了中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至今还流行于在泰国民间.
自古以来,陶瓷器物始终是家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无论是陈设装饰陶瓷,或是实用陶瓷器皿,都体现出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倾向.从隋唐到明清时期,陶瓷器物更是作为国粹外销世界,出现在风格、文化、地域及审美各不相同的空间环境中,某种意义上彰显了中国陶瓷艺术强大的包容性特点.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流行的当代家居空间装饰中,探讨传统陶瓷器物的再设计与表现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当代家居空间的陶瓷装饰提供一个参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