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建立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成3组,每组10只:(1)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脏平衡灌流30 min后,缺血30 min,再灌注1 h.(2)缺血预适应组(IPC组):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经2次缺血再灌注.(3)二氮嗪预适应组(DPC组):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给予2次含二氮嗪(100μmol/l)的K-H液灌注5 min再复灌不含二氮嗪的K-H液,缺血30 min,再灌注1 h.各组取心尖肌做冰冻切片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标本对心肌线粒体行Flameng评分.结果 IPC组、DPC组PGC-lα表达明显增高,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IPC及DP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meng评分:IPC组(0.44±0.13)、DPC组(0.47±0.10)、I/R组(1.78±0.14);IPC及DPC两组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心肌线粒体有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PGC-1α激活及高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采用PCR的方法对不同凝固酶基因型的30株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因子进行检测,包括α溶血素(α-hemolysin)、β溶血素(β-hemolysin)、白细胞毒素F(LukF)、白细
目的 分析腹腔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各期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4年1月-2007年9月腹腔术后肺部感染病程长的45例患者病程分为初、中、后期,
目的 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脑和肝脏的表达状况,探讨IGF-1在局部及外周的变化特点.方法 SD大鼠6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脑
目的 探讨低体质指数(BMI)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COPD患者BMI相关的因素. 方法 选取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38例,测量身高、体质量,按BMI分为低体质量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A激酶锚定蛋白12(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 12,AKAP12)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SCr下降率(CRRz)与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性,建立早期预测移植.肾功能恢复的标准. 方法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80例.分3组:①移植肾功能立即
脓毒症(sepsis)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严重感染、重度创伤、大手术后和休克常见的并发症
目的 总结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远期疗效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94例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TNM分期标准,Ⅰ期260例,Ⅱ期16例,Ⅲ
目的 探讨作业流程重组在住院患者院内检查护送过程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作业流程重组理论中"系统性重新整合"的方法,对住院患者院内检查的护送流程和服务环节进行重组
目的 观察危重病患者应激状态下血糖、胰岛素浓度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危重病患者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