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加剧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巨大改变。原有的那些小巧宜人、布局合理、有特色、空间尺度较好的元素单元组织,被现代城市的结构紧凑高楼大厦和商业街的发展完全摧毁。这几年来,部分城市开始重视城市空间环境以及街道景观的设计,在这方面的建筑设计有了较为现实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空间环境;建筑;设计
1、城市建筑空间的概念
城市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场所,人们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城市的发展过程一直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城市基本框架五大要素分别为:路徑、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建筑发展或者人口发展,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文明的发展。因此,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贯穿了整个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整个城市建筑的设计理念主体其实就是文化的设计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针。
2、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通常,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和空间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的关系非常巨大,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当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时,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以各自城市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为依据,在考虑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筑的设计。建筑在形式上、格局上、空间上都要满足整个设计形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理念尽可能的融为一体。吸收精华,并通过深入的设计思考,体现在设计作品当中。因而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不但要涉及建筑形象的体现,还要涉及建筑周围环境和空间形象特色的塑造。
总体讲,环境空间设计是一个城市特色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的设计工作者一定要了解空间环境和城市建筑设计的整体目标和价值体现。在达到实用的基础上,不断地去提高建筑本身的文化和历史氛围,提高其价值所在。城市建筑设计不仅是要实现人们良好的生活和居住条件,更是一种城市风格和符号。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和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城市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机理
3.1重视空间生态环境
城市讲究综合性,这个综合性就是对城市的视角要是多方面的。要从自然生态的环境,要从社会生态的环境以及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去看待、思考;并用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原理分析,充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节省资源、节约土地,最大限度避免给城市带来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绿色建筑是人们现在追求的一大亮点。
3.2构建城市系统结构,适应大众生活需求
建筑设计,不仅是一个建筑物体的功能与和谐美感,我们现在提倡把城市规划设计当作一个总体系统来论述和把握。这个系统的理论的基点就是要适应大众生活的需求,大系统之下分割成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小的系统形式。比如,人行街道系统的设计构建,对于生活文化区域必不可少;在这一个小的系统当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身安全;没有垃圾的泛滥、没有交通的拥堵、更没有环境的破坏、空气的污染等,同时人行街道的系统的功能还应具备文化生活广场、健身娱乐设施等富于地方特色的栏目,以及完整的交通公共线路的畅通网络。
3.3建筑适应城市整体基调,丰富生活增加生气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师们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基调,这个基调是快乐还是含蓄、是高昂还是振奋;设计师们要给与自己设计的建筑以生命形式,让它同其他周围的建筑形成统一的信息表达,设计方法重要,设计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元素更重要。活力无限,充满生机,往往是一个新型发展城市的主基调,这就需要囊括很多现代设计艺术的元素;古典高雅、韵律深厚,这就需要建筑设计时,多考虑历史文化的渊源。
3.4发展地域文化特点,符合民族生活方式
城市讲特色,这个特色就是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特色不是在短时间形成的,而是通过当地上下几千年的生活、文化、经济、观念、习俗等发展过程当中沉淀下来的;它不仅是地域文化的基根,也是城市发展需要延伸的一条生命线。我们建筑设计师要尊重历史文化,在设计空间环境的大小和组合中,要适当吸收地域文化的特色和理念,将其融合在我们的设计图纸当中,以符合各地域民族习俗新的生活需求。文化凸显特色,特色陪衬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明和素养的标志;对于文化的把握度,对于设计师自身的文化底蕴有着较高的要求,是设计师要认真学习对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3.5关于绿色环保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很多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了保护大自然和稳定生态环境,我们现在正大力提倡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利用。广泛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使建筑与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减少建筑本身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合理利用太阳能,既节能、环保、生态,又不影响建筑外观。储存利用雨水,不仅可以浇灌花木和做汽车等物品清洗使用,也能和社区的河湖系统连为一体,发挥广泛的作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问题。建筑设计师应该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为主,使人更接近自然,增加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有益身体健康。绿色环保建筑既可以节能环保,又可以给设计师在设计绿色建筑的思考当中带来意想不到崭新的思路。
结语: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激发了一些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一些城市地区,想迅速改变旧的面貌。但是,在这一个发展过程中,规划设计师们,应该重视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从自然生态环境上、从不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尺度上、从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的角度上、从城市整体格调上、从适应人民生活的要求上多下功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多多思考。
参考文献:
[1] 赵俭斌.城市建筑设计工程特性及其影响――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A].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郑东.城市建筑设计工艺及质量检验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14(23):5658.
[3]黄伟.排水体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路基施工中的稳定和沉降控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45(20):1213.
[4]盛崇文.城市建筑设计新途径[J].水利水运科学研,2011,47(20):170178.
[5]刘文军.建筑小环境设计[M].同济大学.
【关键词】城市;空间环境;建筑;设计
1、城市建筑空间的概念
城市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场所,人们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城市的发展过程一直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城市基本框架五大要素分别为:路徑、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建筑发展或者人口发展,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文明的发展。因此,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贯穿了整个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整个城市建筑的设计理念主体其实就是文化的设计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针。
2、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通常,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和空间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的关系非常巨大,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当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时,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以各自城市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为依据,在考虑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筑的设计。建筑在形式上、格局上、空间上都要满足整个设计形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理念尽可能的融为一体。吸收精华,并通过深入的设计思考,体现在设计作品当中。因而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不但要涉及建筑形象的体现,还要涉及建筑周围环境和空间形象特色的塑造。
总体讲,环境空间设计是一个城市特色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的设计工作者一定要了解空间环境和城市建筑设计的整体目标和价值体现。在达到实用的基础上,不断地去提高建筑本身的文化和历史氛围,提高其价值所在。城市建筑设计不仅是要实现人们良好的生活和居住条件,更是一种城市风格和符号。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和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城市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机理
3.1重视空间生态环境
城市讲究综合性,这个综合性就是对城市的视角要是多方面的。要从自然生态的环境,要从社会生态的环境以及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去看待、思考;并用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原理分析,充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节省资源、节约土地,最大限度避免给城市带来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绿色建筑是人们现在追求的一大亮点。
3.2构建城市系统结构,适应大众生活需求
建筑设计,不仅是一个建筑物体的功能与和谐美感,我们现在提倡把城市规划设计当作一个总体系统来论述和把握。这个系统的理论的基点就是要适应大众生活的需求,大系统之下分割成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小的系统形式。比如,人行街道系统的设计构建,对于生活文化区域必不可少;在这一个小的系统当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身安全;没有垃圾的泛滥、没有交通的拥堵、更没有环境的破坏、空气的污染等,同时人行街道的系统的功能还应具备文化生活广场、健身娱乐设施等富于地方特色的栏目,以及完整的交通公共线路的畅通网络。
3.3建筑适应城市整体基调,丰富生活增加生气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师们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基调,这个基调是快乐还是含蓄、是高昂还是振奋;设计师们要给与自己设计的建筑以生命形式,让它同其他周围的建筑形成统一的信息表达,设计方法重要,设计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元素更重要。活力无限,充满生机,往往是一个新型发展城市的主基调,这就需要囊括很多现代设计艺术的元素;古典高雅、韵律深厚,这就需要建筑设计时,多考虑历史文化的渊源。
3.4发展地域文化特点,符合民族生活方式
城市讲特色,这个特色就是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特色不是在短时间形成的,而是通过当地上下几千年的生活、文化、经济、观念、习俗等发展过程当中沉淀下来的;它不仅是地域文化的基根,也是城市发展需要延伸的一条生命线。我们建筑设计师要尊重历史文化,在设计空间环境的大小和组合中,要适当吸收地域文化的特色和理念,将其融合在我们的设计图纸当中,以符合各地域民族习俗新的生活需求。文化凸显特色,特色陪衬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明和素养的标志;对于文化的把握度,对于设计师自身的文化底蕴有着较高的要求,是设计师要认真学习对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3.5关于绿色环保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很多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了保护大自然和稳定生态环境,我们现在正大力提倡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利用。广泛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使建筑与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减少建筑本身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合理利用太阳能,既节能、环保、生态,又不影响建筑外观。储存利用雨水,不仅可以浇灌花木和做汽车等物品清洗使用,也能和社区的河湖系统连为一体,发挥广泛的作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问题。建筑设计师应该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为主,使人更接近自然,增加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有益身体健康。绿色环保建筑既可以节能环保,又可以给设计师在设计绿色建筑的思考当中带来意想不到崭新的思路。
结语: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激发了一些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一些城市地区,想迅速改变旧的面貌。但是,在这一个发展过程中,规划设计师们,应该重视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从自然生态环境上、从不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尺度上、从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的角度上、从城市整体格调上、从适应人民生活的要求上多下功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多多思考。
参考文献:
[1] 赵俭斌.城市建筑设计工程特性及其影响――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A].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郑东.城市建筑设计工艺及质量检验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14(23):5658.
[3]黄伟.排水体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路基施工中的稳定和沉降控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45(20):1213.
[4]盛崇文.城市建筑设计新途径[J].水利水运科学研,2011,47(20):170178.
[5]刘文军.建筑小环境设计[M].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