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主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的比值快速确诊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z7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降主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的比值(rDA)在快速诊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118例胸痛患者,其中经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Stanford B型AD 42例(A组)、非AD 76例(B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C组)。测量各组的降主动脉直径及升主动脉直径并计算rDA,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降主动脉直径、rDA各临界值下对Stanford B型AD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

结果

A组男、女亚组的降主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rDA均较C组明显增加,而A组男、女亚组的降主动脉直径、rDA均较B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降主动脉直径以30.0 mm作为临界值对Stanford B型AD诊断的敏感度为92.9%(39/42)、特异度为82.9%(63/76);rDA以0.8作为临界值对Stanford B型AD诊断的敏感度为95.2%(40/42)、特异度为90.8%(69/76)。

结论

降主动脉直径、rDA可作为快速诊断Stanford B型AD的指标,同时rDA要优于降主动脉直径。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全部入选者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人群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的临床特征及破裂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5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19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并按年龄分为两组:青年组(<65岁)及老年组(≥ 65岁),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动脉瘤形态参数的差异。结果青年组共390例,单因素分析中发现破裂组与未破裂组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大小、最大瘤体高度、最大垂径、动脉瘤最大瘤体高度与周边血管平均管径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采取行全身麻醉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静脉泵注右美
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increase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by observing its dyna
Objective: To develop a simple, selective, sensitive and accurate high-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HPTL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quantity of hesperi
Objective:To establish stable and controllable brain injury with accurate degree and good repeatability in rat model.Methods: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CCI) dev
目的:分析CT诊断胸部弥漫性疾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胸部弥漫性疾病患者,所有病患均行CT和X线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其诊断价值.结果:CT检
目的 分析探讨在乙肝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抗癫痫药物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c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8月,选择其中关于新型抗癫痫药物对儿童骨代谢影响的临床试验。由两位评价者独立阅读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效应量并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
AIM: To construct tree models for classification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s (DLBCL) by chromosome copy numbers, to compare them with cDNA microarray c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