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及其英译本的接受美学阐释与传播探析

来源 :黑龙江民族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代表,其英译本在海外传播效果突出,美国汉学家徐穆实的外译传播功不可没.本文在接受美学的框架下阐释《额尔古纳河右岸》及其英译本的读者接受心理,为民族文学的外译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学作品,符合海外受众的阅读期待和共有价值,是传播国家民族形象、文化价值最大的推动力.为了加强民族文学在异质文化中的传播效果,在翻译策略上选择与读者的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紧密相关的归化和异化策略,而在传播策略上需要寻求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受众间的认知共享,考虑目的 语读者跨文化语境的可接受性,达到推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形象的对外传播目的 .
其他文献
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的丧葬仪式繁复而隆重,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为卡萨仪式.卡萨仪式的产生和完备是通古斯民族精神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万物有灵论和灵魂转世观念为基础,不仅反映了通古斯民族关于灵魂和冥界的观念,也反映了其宇宙观和生命观,蕴含着朴素的善恶观念.
南岭民族走廊是我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是南北各民族交流互动要道,更是民族文化共荣共生的富集带,研究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总结梳理其实践经验,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对瑶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瑶族文化传承的对策建议,即以政府层面、学校教育层面、家庭教育层面为路径重视瑶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建立健全瑶族文化传承的制度,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瑶族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瑶族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