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ijj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物理新教材以来,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教学思想,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教学方法注重互动性、创新性,力争达到“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下面谈一谈我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动力的源泉
  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望,这种渴望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讲“汽化和液化”前,我布置了一个课下作业:观察用水壶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发生?同学们能提出哪些问题?上课时收集学生发现的现象及提出的问题.如,水烧开后有大量的“白气”冒出,但是为什么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一小段距离后才有“白气”?掀开壶盖看到水翻滚得很剧烈,但是把水壶从火炉上提下来,为什么水就不翻滚了?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是学生亲自发现而提出来的,他们想解释这些现象,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又如,在讲“眼睛和眼镜”时,我提出问题:我们班有些同学的眼睛近视,针对近视眼,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提出:近视眼为什么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睛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近视眼?为什么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想知道发生现象的原因,想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对新知识的需求,实现了“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二、重视问题的提出就是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
  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经过对物理现象的体验和感悟后提出的疑问.
  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我首先安排各小组学生用筷子去点击盛水的碗底的硬币,会有什么发现?学生操作后发现在水面上用筷子斜着点击,不易击中,筷子不太倾斜点击,很容易击中,同时发现筷子斜着放入水中,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偏折了.学生在提出疑问时,体验到眼睛受骗了.
  在科学探究的七要素中,首先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的问题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才能提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有的学生提出:家里的玻璃窗,晚上在房间里面能看到屋内物体的像(屋内开灯),而看不到外面的景物,白天能看到外面的景物,而看不到屋内物体的像,为什么?
  又如,为什么冰棒周围有时有“白气”,有时看不到“白气”,为什么冰棒周围的“白气”向下飘?等等.
  自古就有勤学好问之说,让学生学会提问,引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是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的.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新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物理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
  1.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探索性
  例如,在讲“体温计”时,我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学生可以马上答出是35℃到42℃.这种问题不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一看便知.如果这样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有哪些区别?这就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要认真观察、分析、比较或者讨论,才能回答得比较全面.
  2.注重问题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时,我用喇叭“舞台”上会跳舞的小人引出对声音产生的研究,学生的兴趣很浓,都在思索为什么喇叭响起来,小人会跳起舞来.
  3.注重问题的开放性
  例如,在讲“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时,我提出问题:北极探险队在极地遇险,所带火种丢失,虽然处在阳光照射下,仍然寒风刺骨,如何取暖?你能为他们想想办法吗?问题一提出,学生积极讨论,勇跃发言.教师逐渐引入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如果没有携带凸透镜,还有哪些办法?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可以用冰制作凸透镜,也可以把水充满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做成凸透镜等.这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设计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可以利用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目标.
  总之,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维想象的闸门,张开学生思维与想像的翅膀.在學习中,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探究,深入钻研,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带进精彩的物理世界和美妙的物理空间.
其他文献
当簌簌秋风扫走落叶的同时,一不小心身上的营养也随之“扫”落。在中医看来,秋季应当注意“养收”原则,避免元气外泄。于是,具有补气养阴功能的花旗 When the 簌 簌 autumn
期刊
用译文与原文间的功能对等取代二者之间的语义等值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取得的突破.为了更加充分地传达原文的功能,译者可以根据特定的翻译目的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创造性地
他说:“我这辈子只干了三件事,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让他感到最幸运的是:这辈子参与主持研制的6种新型火箭首发无一败绩。他最激动的是:用中国的飞船把中国人送上太空。他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  王永志长期工作在我国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的第一线,为我国战略火箭、新一代地地战略和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作出重要贡献。王永志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17年6月12日,他
期刊
我国的经济在经历了加入WTO和改革开发之中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全面发展.我国的各个行业有了全方面的快速式提升.特别是对于建筑行业来讲,如今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企
随着营改增变化,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发生了变化,如何正确核算投资性房地产收益是本文研究的目标.投资性房地产收益核算分为两部分:(1)企业购买房地产作投资性房地产入账后,各年
税收杠杆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四大经济杠杆中唯一一个由国家运用的经济杠杆,其机制是通过各税种的组合、税种中分布的税收政策导向、税收征管体制而形成的内在自动作用于经济
科技兴贸政策是我国创新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1999年到2008年的国家部委有关部门发布的支持科技兴贸战略的118条政策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文本研究.我们从政策的基本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各大工程领域中的前进方向,在供水设备机械电气自动化方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发挥人工智能的主要优势特点,让供水系统更加高效率运
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得到广泛关注,优先考虑的政策是怎样给老年人提供好的服务。我们需要考察各国老年保健服务的系统设计,并研究其演变趋势,看中国能借鉴哪些经验,避免走哪些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消费发展的必然规律.全面小康社会居民生活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消费由以数量扩张型为主逐渐向以提高生活质量型为主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