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政策变化随时掌握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ke198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亮点
  今年4月,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工作方案》。《方案》指出,该市2014年实行小升初网上登记;2015年100%的公办义务教育段学校实现划片就近入学;2017年,民办学校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的行为将被杜绝。
  《方案》规定,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生源情况、学校布局等因素,划定小学、初中招生范围。小升初划片实行“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所属优质初中纳入“多校划片”范围。其中,优质初中“多校划片”范围的确定,既要体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平性,也要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得将划片范围扩大到所属行政区域全域。
  《方案》较以前的入学办法最主要的变化是:特长生招生办法的调整——特长生招生比例要逐步减少,2014年降到10%,2015年降到8%,2016年开始降到5%以内。成都市第十一中学等学校实行网上报名、随机派位录取,在2014年减少50%的特长生招生计划,到2015年不再招收特长生;民办学校招生办法的调整。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到2017年,民办学校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的行为要得到杜绝;高中指标到校生录取办法的调整——规定从今年起,新入学初中择校生毕业时,不再享受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政策。
  《方案》要求: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向社会公开具体政策,包括每所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划片范围、招生计划、办理程序以及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招生期间要主动公布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学校也要主动公开重要信息。
  家长反馈
  “四处打听招生政策,奔波于各种培训班,报名参加‘小升初’讲座。”家住成都武侯区的张平贵,这样说起自己一年多以前的生活状态。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不管到哪,他们一定是手机不离身;只要有空,就会坐在电脑前刷新各校官网的招生信息……这种“小升初综合征”让张平贵记忆犹新。那时候的张平贵,每当手机响起,就莫名紧张。那时候各学校报名信息都是通过手机发送,网上也不好查询。“越是临近报名时间,自己就越紧张。我是手机不离身,只要有短信过来,就期待是学校传来的信息。”张平贵说。
  从那时起,张平贵就开始关注成都的“小升初”政策。“虽然孩子已经上了初中,但是还是养成了习惯。”张平贵说,很羡慕现在的家长,起码这样的忧虑会少很多。张平贵认为,划片入学,让家长心理负担减轻很多。“以前可以择校、培优,如果不给孩子做这些,自己会感觉到愧疚,对不起孩子;现在划片入学,如果实在买不起学区房,起码自己能做到问心无愧,以后也不会后悔。”张平贵认为,这就是就近入学给家长带来的最大的好处。现在,划片信息都能很方便的查询到,自家孩子属于哪个小学,未来会升入哪个初中都能知道;不像以前,只能做无头苍蝇,到处向专家打听。“起码,现在的家长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用力。”
  也有家长表达自己的看法。网友“包子爹爹”说,就近入学打破了自主招生的规律,从此,所谓的民办好学校招的学生不见得多好了。生源平均化会造成名校的高考升学率下降,名校的头衔将会渐渐失去。其实,名校也就是因为招了好生源才成其为名校,事实上与教育水平并未成正比关系。就近入学后,好学生差学生都在一起。好点的会更有自信,差一点的也会迎头赶上,因为差距不会太大。以前,若进不了名校,从孩子的心理上首先就有被否定的感觉,对没考上的孩子成长极为不利。从长远的教育上讲,应该坚持就近入学的政策,虽然还需要很多配套的措施要完善。
  本刊述评
  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早已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就像很多家长说的那样:免试就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均衡教育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择校情况的出现。真正合理的义务教育格局是: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不为教育质量、条件择校,而为特色择校。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转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加大公办教育的投入,整体提高高公办教育的质量,同时给所有学校办学自主权,如果政府保障的大部分公办学校质量均衡,且与民办学校无办学质量差异,一小部分的民办学校只是为学生提供差异化选择服务,既保障了学生的择校权利、学校的自主招生权,也缓解了择校热。
其他文献
伴随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逐步进入我国普通民众的认知视野,也给我国中文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造成深刻影响和冲击。本文针对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择取两个方面展开简要分析。  新时代,我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类型多样的文化形态相互交流、相互碰撞,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发展特征之一。与此同时,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也是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的重要表现。从现阶段我国高
期刊
信息亮点  4月22日,北京东城区公布2014小升初政策。东城区将采取每人分两批次填报志愿,一次派位完成的方式,实施小升初入学。今年,随机派位进入品牌学校比例不会低于60%。此外,今年该区还将取消共建,并拿出10%的比例招收特长生。  北京市东城区拉开了从“学区化”到“学区制”的转型大幕。  学区制建设是否会导致小学划片范围调整呢?东城区教委及时发布划片信息,表示今年小学划片范围与以往一样。此时距
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来看,在语文教学中,默读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默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有其独特的功用。因此,为了使学生具有熟练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加强其默读能力的培养。  观察近些年来的语文课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只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默读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表面上课堂上书声琅琅,齐读、轮读、单独朗读形式多样,但学
期刊
信息亮点  2013年年底,上海市公开发布《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要求上海市公办初中可采取小学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方式招收学生。2014年2月11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又印发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意见》称:按照《上海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办法》,逐步扩大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
信息亮点  今年5月,《关于2014年天津市初中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出台,天津市教委有关人员立即与媒体对话,将政策精神传递出来:天津市内六区优质初中招生继续实行指标100%分配到小学的招生办法,要求采取多元评价方式进行推荐,严禁与学科竞赛挂钩,严禁举行选拔考试;同时,为分步实施划片就近入学做好准备。按照计划,3年内,天津95%以上的初中将实现划片就近入学。根据《意见》,初中不跨区县招生。招生政策、招
信息亮点  多年来,杭州公办学校的“小升初”政策是根据就近的原则,一所初中对应几所小学,免试入学。当初中招生人数超过小学毕业生人数时,再排序录取,没被录取的学生,由教育行政部门协调统筹安排。  今年,杭州又出台一种新的方式——多校划片,即招生片区内不止一所初中,小学毕业生先填报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未能进入参加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该成果明确了中国教育领域的育人目标与框架,从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角度阐述了教育变革新要求。其指出,学校等教育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社会发展适应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具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的人”。据此,笔者就核心素养定位下的中职生语文职业关键能力进行了调查。  一、核心素养定位下中职生语文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