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单元格操作技巧三则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ji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合并单元格的问题,这里介绍几则利用函数进行合并单元格的操作技巧:
  技巧一:合并单元格求和
  例如图1所示的就餐补贴表格,现在需要在D列对各个部门的数据进行求和,我们可以借助两个SUM函数,对合并单元格进行求和:
  同时选中D2:D13单元格区域,在编辑栏内输入公式“=SUM(C2:C15)-SUM(D3:D15)”,这里之所以在第二个公式使用“D3”是表示错位引用,也就是说下面的计算结果被上面的公式重复使用,按下“Ctrl+Enter”组合键,即可看到图2所示的求和效果。
  技巧二:合并单元格添加序号
  COUNTA函数的作用是统计数据区域内不为空的单元格个数,使用COUNTA函数,可以实现对带有合并单元格的表格快速添加序号。例如图3所示的表格,現在需要在A列的序号列添加序号,可以同时选中A2:A15单元格区域,在编辑栏内输入公式“=COUNTA(B$2:B2)”,按下“Ctrl+Enter”组合键,即可看到图4所示的序号效果。
  需要补充的是,COUNT函数的功能是统计数字的个数,COUNTA函数的功能是统计非空单元格的个数,不仅仅是数字,文字也计算在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技巧三:对合并单元格进行计数
  如果需要对带有合并单元格的表格进行计数,例如图5所示的表格,现在需要对系部的人数进行统计,只要综合应用COUNTA和SUM函数即可。同时选中E2:E15单元格区域,在编辑栏输入公式“=COUNTA(C2:C15)-SUM(E3:E15)”,前面一个公式是统计C列的教师数量,后面一个公式是对E列进行求和,按下“Ctrl+Enter”组合键,即可看到图6所示的求和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術的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的支持下,改善传统的学习环境、创新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创建新的高校教学模式等成为目前研究者所面对的主要难题。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理念,构建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学习环境,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 ;数字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
俗话说,有备则无患,为了保护重要文件的安全,最稳妥的方式是对其进行及时备份。这样,当数据丢失或者损坏时,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恢复。现在有很多数据备份工具,功能上也各有特色,不过,这些工具通常都要求用户执行手工备份,操作起来比较烦琐。一旦出现疏漏,忘记及时备份文件的话,就会导致不应有的损失。所以,为了提高数据备份的效率和安全性,简化数据备份流程,最好对其执行自动备份操作。这样,无需您的任何干预,当到达
这部早在各大手机展会现身、及后又被传媒吹捧的无敌PDA手机——Sendo Z100,终于在英国现身!首次采用微软“Stinger”做操作系统的它,功能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