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生物炭复合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去除水中氨氮

来源 :环境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feed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去除水体中的氮素并实现水生植物的有效利用,以芦苇生物炭为无机载体,结合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作为复合载体,固定驯化后的硝化污泥制成固定化颗粒,去除水中氨氮。通过考察固定化颗粒机械强度、酸碱稳定性及传质性能,探究了生物炭添加量及生物炭粒径对固定化颗粒降解氨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生物炭有丰富的孔结构,表面含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和胺基、磺酸基、羧基和酰胺基等基团,从而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以及较强的酸碱缓冲能力,有利于微生物的黏附和增殖。以添加芦苇生物炭作为复合载体,固定化颗粒的破损率降低了2.4%,酸碱稳定性和传质性分别提升12.5%和55.8%;在72 h内,可以使氨氮降解率达到96.3%。此外,不同粒径生物炭的固定化颗粒对氨氮的吸附量有显著影响,随着生物炭粒径从0.60 mm减小至0.15 mm,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可以从0.30 mg·g-1增加到0.46 mg·g-1。因此,在固定化微生物的载体中添加生物炭,可以提升固定化颗粒性能,打通微孔孔道从而有利于基质的运输和扩散;同时减小生物炭粒径,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从而显著提高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降解能力。
其他文献
水库溢洪道泄流量的施测既要求有抢峰时间,又需要一定的精度做保证,否则施测不准会对下游河道以及周边的农田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本文针对铁甲水库对溢洪道泄流量进行无线测流选
本文以松原大桥施工控制测量的设计与实施为基础。重点阐述了该项目控制测量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思想,通过计算分析论证证明采用GPS观测方法和精密水准测量方法相配合完全能迭到
介绍了南通狼山水厂扩建工程DN2200大直径顶管复杂环境下的施工技术,并详细阐述了混凝土管顶管各施工步骤的施工工艺,实践证明本工程所采用的泥水平衡式项管施工工艺所适用的土
信息技术逐步走进各个领域,飞云江流域治理开发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参与。本文谨从计算机技术在飞云江流域水资源调度和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做初步分析,提出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
由于台阶式溢流坝坝面台阶的存在,使下泄水流在台阶之间形成横轴旋滚,并与坝面主流发生强烈掺气作用,使水流紊动加剧、掺气增强,大大减少了下泄水流的能量,改善了坝址处的水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