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经变》研究(摘要)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juren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金光明经变》,就笔者目前所知,仅见于敦煌莫高窟。唐以前,画史不见记载。唐以后,长安净土院有吴道子的弟子李生画《金光明经变》及宝历年间蜀人左全于成都极乐院画《金光明经变相》,但早已荡然无存。伯希和曾拍摄过莫高窟个别洞窟的《金光明经变》,发表过两幅,但他不知其名。松本荣一据伯希和图录发表了巨著《敦煌画研究》,对《金光明经变》也只列了两条材料,至于实物则付诸阙如。因此,从文化史
其他文献
和两优1号是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和620S&#215;丙4114配组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在建阳作中稻示范种植3 a来,表现出分蘖力强、株
黄永年先生是我国著名目录文献学家、唐史研究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唐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专家组成员。通过对在黄永年先生门下受教往昔的
<正> 吐峪沟石窟,古代称作了谷寺,位于新疆鄯善县火焰山脉吐峪沟悬崖上,西至吐鲁番县城60公里,距著名的高昌故城15公里。吐峪沟现已编号的洞窟46个。第44窟位于沟谷东岸南端较高处。窟的平面近方形,南北3.6米,东西3.7米,窟高约3米,窟门朝西,门高约2.5米,宽1.2米,门道长1.2米,也是方形。吐峪沟第44窟与敦煌莫高窟北凉时期的第268、272和275窟,尤其是后两窟,无论是
分析了Ⅱ优1273作早稻-再生稻的生育特性和单产超吨粮的经济效益,并阐述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采用秧龄与播种量二因素随机完全区组试验,观察不同处理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秧龄25 d与30 d的处理有效穗多,每穗粒数多,结实率高,产量显著高于秧龄20 d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