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理论的节水农业综合效益量化方法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水农业工程的实施会对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方法,定量分析节水农业综合效益,有利于规模化节水农业发展.基于生态经济学能值理论,分析了节水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正负效益的构成,以能值作为统一的度量尺度,提出了节水农业综合效益的量化方法.以河套灌区沈乌灌域2016年节水改造工程为例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沈乌灌域节水农业综合效益为10.67亿元,其中生态环境效益比重最大,达到了79.8%,经济效益比重为20.0%,社会效益比重为0.2%.节水农业对于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节水农业在取得正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效益,综合来看节水农业是正效益大于负效益.所提出的方法可以为量化节水农业综合效益提供一种新途径.
其他文献
人口普查旨在全面查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力图做到不重不漏.人口普查不仅能帮助我们对国情国力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而且是评估社会调查质量,特别是其抽样是否有偏的基本标准.纵观七次人口普查,人口发展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低生育和高流出导致6个省份,154个地级市的2020年人口规模较之2010年出现负增长;人口正在向省会(首府)城市集聚,省会城市是省(自治区)内人口第一大市的数量从2010年的13个增加到2020年的20个;出生性别比先升后降,而总人口性别比长期稳定在105上下;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