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育问题初探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为了帮助中国实现幸福的城市化,检验小学教师对农民工子女是否有内隐歧视。方法:采用IAT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范式,考察小学教师对农民工子女的内隐刻板印象。采用2(男/女)×2(高年级教师/低年级教师)×2(相容任务/不相容任务)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发现小学教师对农民工与非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内隐态度上普遍存在显著差异,其性别和任教年级对这种差异没有影响。结论:上述差异反映了城里人对农村人的偏见。
  关键词:城市心理学;内隐联想测验(IAT);小学教师;农民工子女;刻板印象
  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而城镇化则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不仅要从硬件上缩小城乡差别,同时也要从心理上缩小城乡之间的隔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美国心理学会号召心理学工作者积极研究都市心理学,帮助解决都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例如歧视,犯罪等[1],这一研究方向对于中国也许更加迫切。
  在我国的都市化过程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问题。本文不讨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入学问题。我们要探讨的是,已经在城市入学的农民工子女作为一个背景完全不同的群体,他们能够在城市的环境中幸福地成长吗?教师们都说自己不会歧视农民工子女,事实果真如此吗?
  早在几十年前,很多美国人公开承认自己的种族偏见和歧视,即使到了今天大部分人仍为这样的情感感到羞愧,并且否认有这种情感。但研究却表明,他们很多人仍然存在隐性种族偏见,这种偏见的后果仍然会带来很多负面结果。例如,隐性偏见使得“为你提供的帮助减少……更少的信任……过分估计你的敌意”[2]。因此我们自然会问,教师是否存在对农民工子女的隐性歧视?如果此种歧视确实存在,它将会严重损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使农民工子女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国内外仍然缺乏足够的研究。为了消除偏见,使祖国下一代有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环境,本文试图利用IAT这一信度、效度俱佳的方法[3]来揭示小学教师对农民工子女的隐性歧视。
  一、方法与对象
  1.被试选取
  随机选取广东省珠海市金峰小学(以下简称“金峰小学”)教师120人,其中男教师28人,女教师92人;低年级教师56人,高年级教师64人。所有被试者均自愿参加实验,电脑操作熟练,矫正视力正常且达到实验要求(可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所有词条)。金峰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有较多农民工子女。
  2.实验假设
  ①IAT实验可检测到小学教师(以下简称小教)对农民工子女的评价存在内隐成绩的刻板印象。②小教的任教年级和性别差异,会显著影响其对农民工子女的刻板印象。
  3.基本设计
  本实验采用2(男/女)×2(高年级教师/低年级教师)×2(相容任务/不相容任务)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因素1教师性别(男/女)和因素2教师所处年级(高年级教师/低年级教师)为组间变量,因素3任务类型(相容任务/不相容任务)为组内变量。
  4.仪器和实验材料选取
  金峰小学电脑室奔腾系列计算机,E-prime软件编写的IAT内隐联想态度程序。
  内隐评价成绩刻板印象IAT测验包含类文字材料:概念词和属性词。
  概念词选取方法:先由金峰小学的5名教师提供10组形容农民工与非农民工的反义词汇。然后由金峰小学另外10名教师从中各选5组,最终得出得票最高的5个形容非农民工子女学生的词汇,它们分别是:本地、都市、本土、本地人、城市;得出得票最高的5个形容农民工子女学生的词汇,它们分别是:农民、外来、乡下、农民工、外来工。
  属性词选取方法:先由金峰小学的5名教师提供15个褒义词和15个贬义词。然后由金峰小学另外10名教师从中各选5个褒义词和5个贬义词,最终得出得票最高的5个褒义词是:和平、友爱、愉快、美妙、快乐;得票最高的5个贬义词是:可怕、肮脏、糟糕、失败、恐怖。
  5.实验程序
  实验要求被试者对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中央的概念词和属性词进行分类,总共有7个步骤:
  (1)被试者对概念词(非农民工类型词和农民工类型词)进行分类(非农民工类型词按f键,农民工类型词按j键)。
  (2)被试者对属性词(褒义词和贬义词)进行分类(褒义词按f键,贬义词按j键)。
  (3)被试者对概念词和属性词进行联合分类,把非农民工类型词和褒义词归为一类(按f键),把农民工类型词和贬义词归为一类(按j键)。
  (4)任务(4)与(3)一致,取消对按键是否正确的反馈,实验次数增为(3)的两倍。
  (5) 被试者对概念词(农民工类型词和非农民工类型词)进行归类(非农民工类型词按f键,农民工类型词按j键)。
  (6) 被试者对概念词和属性词进行联合分类,把农民工类型词和褒义词归为一类(按f键),把非农民工类型词和贬义词归为一类(按j键)。
  (7)任务(6)与(3)一致,取消对按键是否正确的反馈,实验次数增为(3)的两倍。
  其中,(1)(2)(3)(5)(6)为练习步骤,对反应是否正确做出反馈,不导出数据;(4)(7)为正式实验,不对反应是否正确做出反馈,导出数据。(3)(4)中涉及概念词和属性词是相容任务,所用反应时间短。(6)(7)中涉及概念词和属性词是不相容任务,所用反应时间长。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采用抵消平行法,一半的被试者第(1)(3)(4)步与第(5)(6)(7)步对调,既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的顺序对调。
  6.数据处理
  数据由E-prime程序自动导出,按照Greenwald等人2003年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对IAT测验进行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取第(4)步、第(7)步数据反应时数据进行处理。   (2)删除正确率低于75%的数据。
  (3)删除反应时间大于10000ms和小于400ms的数据。
  (4)求两个测量阶段的反应平均数和标准差。
  (5)不相容任务和相容任务反应时平均数之差除以相容与不相容任务所有反应时的标准差即是内隐联想测验效应值。
  获得120名被试者的数据全部有效。用SPSS17.0做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内隐评价成绩刻板印象的IAT效应值
  被试者对相容任务(非农民工-褒义词,农民工-贬义词)的平均反应时为M=870.87,SD=426.871,被试者在不相容任务(非农民工-贬义词,农民工-褒义词)的平均反应时为M=1217.6,SD=593.522。对被试者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两种测验的反应时差异显著(t=-7.373,p<0.001),不相容部分的反应时显著高于相容部分。结果见表1、表2。
  2.被试者性别、所教年级对内隐评价成绩刻板印象测验IAT的影响情况
  做2(男教师/女教师)×2(所教低年级/所教高年级)的二因素方差分析,分别考察被试者性别和所教年级对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间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任务的反应时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所教年级的差异。结果见表3。
  3.分析和结论
  对IAT所作的元分析表明,它具有令人满意的预测效度,而且这种效度独立于相应外显测量的预测效度[3]。相比于传统的显性的自陈方法,IAT对于社交敏感情境的行为(例如歧视)也是一个较好的预测指标[4]。其效果优于传统的显性自陈式的测量[5]。研究也表明,IAT具有令人满意的内部一致性和再测信度[3]。小教对农村学生刻板印象的IAT实验研究发现了显著的IAT效应。说明被试者在意识水平上把农村学生与贬义词、城市学生与褒义词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本研究第一个假设一致。而这种偏见不因为小教的性别或所教年级的不同而改变,这与本研究的第二个假设相反。这说明小教对农村学生存在刻板印象,会把城市学生看做好学生,农村学生看做坏学生,从而说明在小教中普遍存在对农村学生的偏见。
  三、讨论
  农村人与城市人相比,固然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农村人有很多宝贵的优点,例如朴实,耐劳等。遗憾的是城市人只会注意到农村人一些显眼的短处,而对农村人某些同样明显的长处却会“视而不见”,这就不仅是认知上的误差,同时也是偏见。这类偏见可能源于某些不良的普遍心理,例如排外或高人一等。
  当我们进一步考察小教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问题时我们看到,这是城市人对农村人歧视的一个具体例子。农村孩子在穿着上与城市孩子有差异,较为“土气”,卫生习惯较差,在学习成绩上平均而言可能比城市孩子差,这就使教师对“乡下人”的歧视似乎获得了更多的证据。但是这些教师没有充分注意到农村孩子的优点,例如勤奋,对家庭更有责任感等,同时这些教师也未能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缺陷,恰恰主要是社会环境造成的,而不是孩子的过错。
  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也可能与盲目排外心理有关。人们似乎更容易认同和信任与自己类似的人,而对相异者则会有一种莫名的疑惧,更多地聚焦于他们与自己的差异,特别是那些消极的差异,从而对他们加以排斥。而在成人中,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排斥则可能源于生怕自己的生存空间被外来者挤压的心理。
  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可能也与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有关。人们往往容易将弱势与无能联系在一起,担心弱势群体会成为社会的负担,他们没有意识到,弱势群体恰恰是社会发展不足造成的。其实弱势群体中同样蕴藏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条件和帮助,他们就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因此帮助弱势群体其实不是负担,不是你赢我输的局面,它最终会创造出双赢。
  四、建议
  (1)让小学教师和城市的孩子更多地了解农村和农村的孩子,尽可能地体验农村的生活和劳动,也可以让农村学生报告农村的生活,使城市的教师和学生能体会农民的艰辛和了解他们的闪光点。
  (2)让小学教师更多地了解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了解他们艰苦的付出和较低的待遇,而不是只关注于极少数农民工的犯罪行为。
  (3)帮助小学教师确立人才评价的多元价值观,不再单纯以成绩来判断人。
  (4)让小学教师充分认识隐性偏见造成的危害,提高其排除偏见的自觉性。
  (5)为农民工子女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农民工子女作为外来群体,其文化和口音都与本地学生大不相同,同时他们也往往是处于弱势的少数群体,容易受到包括同班学生在内的各种群体或个人的歧视。这种状态既是“危”,也是“机”。教师应该对农民工子女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关注,包括教育全体学生更加理解和体谅农村学生的境遇,为农民工子女创造更友爱的班级和学校环境;表彰其优点,使全班同学认识到农村孩子所特有的积极面;让农村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班级活动,以彰显他们的责任心和乐于助人等方面的品德,同时也给他们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等。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都拓宽视野,提高自信,获得成长的机会。
  (6)在学习上给农村学生更多的帮助与辅导,可以让城市孩子中成绩优良的学生去帮助农村孩子。这样就可以获得一个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结果。
  如今,我们正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但是由于我国原本是一个城乡差别非常大的国家,对农民工的差别对待在一定程度上是迫于无奈的,消除这种差别需要时间,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心理上对他们歧视的潜在依据。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尽快消除这种歧视,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Veronica G. Thomas,Susan Saeqert,Dorothy W.Cantor,etal.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Urban Psychology[EB/OL].http://www.apa.org/pi/ses/resources/publications/urban-taskfore.pdf,2013-01-01.
  [2]James W. Kalat.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M].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7.
  [3] [5] Greenwald, A. G.,Poehlman,T. A.,Uhlmann,E.L. ,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浙江省金华市第八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美术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从中找出困扰我校美术班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关键词:美术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教育对策  浙江省金华市第八中学美术班创建10余年,肩负着向高校输送合格美术人才的光荣职责,由于每年艺术类高考成绩
摘要: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应用写作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着学校重视不够、教师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偏低的现状。本文主要就这些现状展开调查并加以研究,提出解决思路。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谈到大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有关问题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
一、研究背景  在苏北农村高中英语课堂上笔者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保持沉默,几乎没人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课堂成了英语教师一个人的“舞台”。面对这一现状,笔者展开了调查研究,通过对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以下简称“本校”)英语课堂的重点观察和记录,总结出沉默现象的不同类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出学生保持沉默的原因,认真思考,探索出解决学生课堂互动中沉默现象的可行性对策,从而提高本校的英语课堂
纸造型不但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是基础艺术教学的一种手段,它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及材料美学为一体,对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创造意识及创新能力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同时开拓了学生在视觉语言、造型方法等方面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开放式授课,充分利用电脑技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其创造意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在这里就构成教学中的立体构成中,有关纸浮雕教学的内容,谈一些探索和体
摘?要:改革传统的考核内容和方式,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将对教学的质量提高及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深远影响。本文以合肥学院为例,介绍了N 2考核模式,包括其内涵与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及为了更好发挥其作用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改革;考核模式;N 2  课程考核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也是检查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学生成绩评价中仍采用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是先理论后实践,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一线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机电产品电气控制”课程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  关键词:电气控制;项目教学;教学设计  “机电产品电气控制”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先行课程是“电
Unit 3  Ⅰ. 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该单词的适当形式  1. At last, the fireman managed to rescue the little boy t in the burning house.  2. We are at your service. Dont h to turn to us if you have any further problems.  3
摘 要: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提问不科学,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
摘?要: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其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特点,缺少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课堂的驾驭能力和授课的方式等都亟须提高和改进。教学质量是决定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关键因素,作为学院应该积极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各种途径。为加强大连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我院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青年教师培训”,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民办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鉴赏诗词的前提是读懂诗词,而读懂诗词的关键是要读懂“诗家语”。那么,什么是“诗家语”呢?通俗地说,“诗家语”就是诗人的话语。诗词要求精炼、押韵,这决定了诗词的写作语言不能像小说、散文、戏曲那样直白、自由表达。“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对诗词的语言所做的一些变形处理。读懂“诗家语”,就是要求我们熟知、了解诗人是如何对诗词语言做变形处理的。  一、改变词性  诗人为了炼字、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