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三年对比研究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解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为学校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与建议,采用档案分析法,以成都市S中学初2018级、初2019级、初2020级共4210位入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测数据为支撑,对三个年级新生在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突出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变化趋势以及性别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三个年级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2)突出问题表现在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学习焦虑几个方面。(3)三个年级的女生在冲动倾向和孤独倾向上都显著高于男生。(4)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和各因子检出率都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根据此结论最后提出了教育对策。
  关键词: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7-0013-05
  一、引言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各类相关社会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仅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30位代表为心理健康齐发声,其中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提案较多[1]。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2]。也有报告指出,我国中學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7.7%,自杀计划报告率为7.3%,自杀未遂报告率为 2.7%[3]。一项项数据足以表明及时有效地对在校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意义深远。
  初一年级新生正处于角色与环境转换的重要阶段,是真正心理断乳的开始,是从童年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心理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同时,学生也面临着来自生活环境、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的挑战。以往研究主要对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作了横向比较[4-5],较少有研究对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和变化趋势进行探讨[6]。因此,对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做纵向比较研究,有利于为学校教育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前瞻性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成都市S中学初2018级、初2019级、初2020级参与心理健康普查的新生为样本,共计4210份数据,其中男生2173人,女生2037人。所有普查均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左右完成。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主要采用档案分析法,在以往普查收集的资料基础上进行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研究。普查采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修订的适用于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测验由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组成,共100个项目。被试若在效度量表上得分超过7则为无效被试。这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每一内容量表计分在8分以上则属于高分,说明学生在该项目上存在困扰,需给予关注与辅导。若总量表计分在65分以上,说明该学生情绪状况总体较差,需给予关注与辅导。该量表具有效度高、信度好等优点,在教育研究中被广泛使用[7]。
  (三)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本次普查通过学校购买的某品牌心理教育管理系统进行团体施测,所有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所有数据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及突出问题
  从总体测评结果来看,三个年级新生各因子得分均值都低于5分,当任意因子大于8分时,标记为异常心理。初2018级异常心理人数占年级测评人数的19.08%,初2019级占16.23%,初2020级占19.97%,说明总体上三个年级新生的心理状况是积极的、乐观的,能够适应新学校,总体水平比较好。
  初2018级和初2019级检出率排序靠前的五个因子分别是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学习焦虑;初2020级检出率最高的前五个因子中,除过敏倾向这一因子替换为自责倾向之外,其他4个因子的检出率排序与初2018级、初2019级基本一致。
  (二)不同性别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
  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初2018级、初2020级男生女生在孤独倾向与冲动倾向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均高于男生。初2019级新生中,男生女生在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孤独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均高于男生。总的来讲,连续三年以来,男女生都在孤独、冲动倾向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此外,初2019级男生女生还表现出了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方面的显著差异。
  (三)连续三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1.不同年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变化趋势
  根据三个年级新生MHT总体测量结果,以年级为维度,比较新生异常心理的检出率(见表3),2018级和2020级的异常心理检出率基本一致,在19%左右,2019级新生的异常检出率轻微下降。总的来说,三个年级的异常检出率呈现先下降、再略微上升的趋势(见图1)。
  2.不同年级新生MHT各因子变化趋势
  从表4可以看出,初2018级新生在各个因子上的检出率均是三个年级中最高的,初2019级新生在各因子上的检出率都是最低的。三个年级新生在所有因子上都表现出检出率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见图2)。
  四、讨论
  (一)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及突出问题分析
  通过对初2018级、初2019级和初2020级新生MHT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三个年级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这可能与政策的落实、学校的重视、家长老师的关注关心及学生的自我关注等有关;(2)新生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学习焦虑几个方面。   身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学生经常头痛,容易失眠,身体容易疲劳,呼吸不畅,肠胃功能差,以及担忧日常小病等。新生在MHT测量中,身体症状这一因子得分最高,这可能与初一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密切相关。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加强锻炼的意识相对薄弱,身体素质较差,抵抗力较弱。并且由于年龄较小,对自身情况缺乏客观的判断,导致过度关注自身情况,有些“病”不是真正的病却引发了焦虑[7]。
  恐怖倾向主要表现为学生怕黑、怕鬼、怕虫子、怕看恐怖片、怕听鬼故事、怕被关小黑屋等。这是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相关生活经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客观评判,也可能是受过去创伤经历的影响。虽然恐怖倾向分数较高,但教师经过后续访谈发现,学生的恐怖感觉仅仅是偶尔在黑暗或独处时出现,并未影响日常学习及生活。
  冲动倾向表现为学生的脾气比较急躁、冲动,报复心比较强,遇到问题容易生气、发怒。甚至有些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言行,做出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的行为,如自残、攻击别人等。这可能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波动大,遇事冲动,缺乏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关[8]。
  过敏倾向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外界的噪音比较敏感,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常常无缘无故地担心将发生不好的事情,如亲人生病。这可能是生理上的原因,如学生比较敏感,心思比较细腻,很多学生比较在意别人的异常眼光或言语等。
  学习焦虑主要表现为学生害怕上课时被提问,为即将到来的考试感到焦虑,害怕考试的时候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遭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对自己的定位高,虽然努力但是总不能达成目标等。原因可能与学生进入新阶段面临着新的学习困难有关[9],也可能是学生对学习与考试缺乏合理的归因等。
  (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分析
  从初2018级、初2019级、初2020级男女新生MHT测量结果统计可知,三个年级的男女新生在冲动倾向和孤独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男女性别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传统文化中的性别角色观有关[10]。女生情感更加细腻、敏感,对人的依恋程度更高。从冲动倾向角度看,女生平时的活动方式比较轻柔,如遇伤心事,常采用“哭、写、闷在心里”的方式,负面情绪容易积压。当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就会用更冲动的方式加以表现。而男生的日常活动方式更为剧烈,大多数男生热爱体育运动,运动有利于负面情绪的宣泄。从孤独倾向角度看,当女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可能更在意是否能够结交到新的朋友,同时也会非常在意对方是不是适合自己。这些特点可能会导致女生的孤独感高于男生。
  (三)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分析
  从初2018级、初2019级、初2020级新生心理健康总体变化趋势来看,检出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初2018级和初2020级无显著差异,初2019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从各因子变化趋势来看,也是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总的来说,2018级到2019级的下降趋势可能与社会各界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有关,如根据以往经验,教师在入学初对学生展开了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及帮助。初2020级又呈现出上升趋势,这可能与S校生源结构发生改变有关。
  五、教育对策
  (一)心理教师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地开展工作
  心理教师可以根据心理普查和后续访谈工作中了解到的学情,例如学生高身体症状、情绪冲动、学习焦虑等,在入学初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心理课教学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向筛查出心理异常的学生发放咨询邀请卡,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分主题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例如,在军训时开展适应新环境等相关主题活动,帮助学生调整状态,适应新环境。
  (二)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积极引导,展开教育
  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与学生联系密切,容易成为学生信任的倾诉对象。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关怀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人际支持。老师们平时可以主动邀请适应困难的学生谈心,提升其自信,帮助其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通过设计一些班级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集体归属感,拉进同学间的距离。同时,还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刊和影音作品,避免因恐怖、犯罪、灵异等元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及时宣泄不良情绪。
  (三)生活老师主动关注,暖心帮助
  S中学为寄宿制学校,由生活老师管理学生的宿舍生活,部分学生在开学之初不愿与父母分离,想念过去的老师和同学,感到孤单无助。生活老师需随时关注到学生的状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理解,给新生多一些生活事务应对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快速地适应新环境、新生活。
  (四)家长多理解孩子,丰富心育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家长作为孩子坚实的后盾,应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增强对青春期孩子的了解。具体可以通过阅读心理教育类书籍,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情绪控制以及亲子沟通的相关技巧。生活中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掌握孩子的真实心理状况,必要时可作积极的引导,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进行亲子沟通。
  参考文献
  [1]2021两会教育声音丨代表委员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建议增设相关课程[EB/OL].https://www.163.com/dy/article/G48U68OG05198R91.html ,2021-03-04.
  [2]陈雪峰,张侃,傅小兰,陈祉妍.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心理健康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3]袁芳,岑焕新,元国平,等. 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预防医学,2019,31(3):225-230,235.
  [4]朱小佳. 基于MHT的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以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为例[J]. 求知导刊,2021(2):6-7.
  [5]李丹阳. 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某二线城市X中学的MHT数据为例[J]. 教育观察,2021,10(7):17-20.
  [6]張宇.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
  [7]文艳萍. 基于MHT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东莞市W中学为例[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8):54-59,63.
  [8]曲丽娜. 浅论中学生心理特点[J]. 考试周刊,2015(55):174-175.
  [9]孔德英,郝维毅. 初一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3):58,61.
  [10]张荻.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心理高危学生大多心理问题严重,并且心理问题的成因比较复杂,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来说是一项挑战.初三女生Z,情绪低落、易激惹,长期失眠、易做噩梦,经常请假,在家期间多次出现轻生的念头及行为,长期存在“父母不理解自己”“考不上普通高中人生就没有意义”的想法,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心理教师进行四次辅导后,将其转介至心理专科医院,经精神科医师评估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后期Z在接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同时,在校期间多次到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寻求辅导.心理教师整合认知行为疗法、表达性艺术疗法帮助其改变不合理信念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四川省阆中市实验小学一直致力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胆研究,谨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具体事例,阐述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需要做好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心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关键词:《红楼梦》;解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7-0072-02  賈环,大概是《红楼梦》里最不讨人喜欢的角色了。他是宝玉同父异母的弟弟,是贾府玉字辈的少爷主子。可就是这样一位王府公子,却形象猥琐、心术不正,数次陷害自己的兄长宝玉,害得宝玉险些毁容,还差点被父亲打死。  贾环为什么这么坏?细读原著,我们发现,曹雪芹对这个“坏
摘要:基于校园心理剧微视频资源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新尝试。本文在交代了实践探究的背景、校园心理剧微视频资源体系的建设后,结合具体实践案例,阐述了如何运用校园心理剧微视频资源开展学生团体和个体心理辅导,为学校教师、教研工作者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微视频资源;学生心理辅导;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德修养;情绪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7-0070-02  “老师,你这个小人!”坐在第一排的娃娃脸小李(化名)突然冲着我来了这么一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这个场景发生的前一秒钟,我还在激情澎湃地讲着“专注力”的心理概念。这是开学的第一堂心理课,教室里洋溢着热闹而活跃的氛围。无论是富有趣味的课前游戏导入,还是激发学
摘要:校园心理剧应用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既可以作为课程引入部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作为课程主要环节,帮助学生主动投入到情境中去体验,从中获得感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校园心理剧应用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设计情景、表演、分享与感悟,三者缺一不可,环环相扣。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初中;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利用CHARLS2015和2018年两期数据,实证分析实施城乡医保一体化制度的政策效果。研究表明,城乡医保并轨政策对于居民自付医疗费用比例和贫困脆弱性的降低影响显著,而对于自付医疗费用的降低影响不显著;总体来说,该政策对减轻居民医疗负担、减少因病致贫或返贫有较显著的积极作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创刊20年了,20年的发展历程值得每一个为之奋斗过的人去总结去分享.想到自己和这本杂志之间的一段难忘的渊源,我想借此机会来回望一下自己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得失.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增强,是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迷茫,处于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竞争与求稳的冲突当中,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如何引导初中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实现健康成长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将园艺疗法应用于初中心理课教学和个体辅导中,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社会、调节情绪等,获得内在成长力量。  关键
攻克品行障碍学生转化的难关只有决心和行动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家校勤沟通,争取同事支持,找准学生问题,放大优点,积极表扬,探本求源,对症下药,能使品行障碍学生消除不良行为,重塑自我.